一百萬的教訓——當我也是“90后”

2015/01/23 18:58     

在創業這個圈子里,絕對不流行姜是老的辣。在互聯網創業這個圈子里,經驗往往比不上干勁。在本地市場夠大的中國創業,只要產品對了,很容易得到融資,進行規?;?,從而攻占市場。中國的這種“市場地緣性”使得很多硅谷的創業理論并不適用,因為后者更多建構在“產品”與“市場”的綜合基礎之上。

雖然時間永遠不代表經驗,但我想說的是,有些本質的事情,我們非得到一個年紀才能理解他的面貌。缺乏體驗的時候,我們的語言中欠缺對這個東西的描寫,也不容易描述它的存在。一種東西如果沒有適當的詞匯來描述,就好像不存在,亞熱帶的人們稱呼雪就只有雪,而愛基斯摩人描寫“雪”的詞會有千百種。

90年出生的少年們,今年25歲了;回想我當初第一次創業,也是24歲末開始。當時天不怕地不怕的自己放棄了公司期權和一周后到手的年終獎,投入到無風投、0收入的創業之中,直到大半年后才開始成為“無合同”的員工。整整兩年沒有上過保險,損失不止百萬,當然,可能也浪費了投資人的百萬。錢是小事,但損失了大量時間最終卻發現自己打得完全是毫無準備的敗仗?,F在看到這么多小鮮肉投入創業大軍,還是想說點什么。

我所說的90后,只是指相對比較年輕的創業者。很多90后反對貼標簽,事實也的確如此,將70后、80后、90后橫向比較沒有意義,創業的成功與否和年齡無掛,主要是看團隊的綜合成熟度。但年輕人有時候會過于樂觀,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年輕的感覺我也有過——這世界是為我們開展的,有好多希望和可能性等在前方,我們不懼怕失敗、不懼怕摔交,什么都不懼怕。這是好事,但這和我下面要說的內容并不沖突。

在創業之前,其實很重要的一件事,是要先認清自己是哪一種創業者——“先天”還是“后天”。創業有四種類型:

1、復制型創業

復制其他公司的經營模式,創新的成分很低。實際上創業公司中屬于復制型的比例很高。

2、模仿型創業

雖然創業的領域是成熟市場,但這種形式的創業對于創業者而言還是具有很大的冒險成分,就像程序員去開飯館一般,具有較高的不確定性,學習過程長,犯錯的機會高,代價也較昂貴。

3、安定型創業

這種形式的創業,雖然為市場創造了新的價值,但對創業者而言,本身并沒 有遭遇太大的改變,做的也都是比較熟悉的工作。這種創業類型強調的是創業精 神的實現,也就是創新的活動,而不是新組織的創造。很多大公司的團隊在開發完一個產品之后,出來開發類似的新產品即是此種。

4、冒險型創業

這類型的創業除了對創業者本身的轉變大,不確定性高;因為創新,也面臨很高的市場不確定風險。這一類型是難度很高的創業類型,有很高的失敗率,但成功所得的報酬也很驚人。

通常來說,創業公司所創造的新價值都是由少往多的方向移動,主要的差異在于創業者個人應對情勢的變化所采取的改變。天生適應創業的人,在創業后其個人的改變是由少變多的,他們在剛開始時對于創業機會、資源及團隊等掌握度并不充足;而后天的創業者則相反,掌握程度越高個人改變的需求就越少。也就是說在象限圖中,先天創業者容易向上方向遷移,而后天創業者容易向下方遷移。

先天創業者的優點就是行動力快,本身的學習力強,在創業過程中積累的社會網絡資源以及解決困難問題的經驗中洞悉新的機會發展;后天創業者的優點則是思考細膩,清楚自身的能力及市場發展,循序漸進地累積創業經驗,因此風險相對要低。不同的人格特性建構出不同的創業形態,所以創業者應明辨本身的特質,決定何時跨出創業的第一步。

對于互聯網創業而言,由于市場環境變動快、需要不斷適應新的變化,對于沒有在這個產業工作過的人,建議先去加入一家好的公司學習兩、三年,嘗試讓自己處于類似的情境。對于先天創業者,可設法感受創業初期所面臨的各項問題及挑戰。例如:多方的嘗試不同類型的職務,設法讓自己處于創業時的情境,告訴自己如果這是我的公司我希望這個職務的人會是如何思考解決并取得多方面的經驗。而對于后天創業者,建議從“興趣”到“專長”,最后再過渡到“事業”。

就我個人而言,完全不屬于“先天”創業者,在生活中很早就養成了一個習慣:總是喜歡分析和研究,希望找到規律,不愿意在混沌不清的情況下貿然做決定。而最終導致的結果,是我經常想得多推進得慢,并且不太喜歡調節團隊內的流程細節,同時,面對沖突非常糾結(因為選項太多),這是性格使然。

而這種性格帶來另一個糟糕的問題,即吸引到的投資人往往也是喜歡“思考”、“規律”的人,他們往往在剛開始的時候非常認同,但發現細節問題之后要么主動插手,要么旁敲側擊,要么質疑團隊。與資方配合時,剛開始總是一段蜜月期,在這段時光里,他的眼里我選擇的思路和方式都是對的。但遲早有一天,他會把執行不力或者經過插手后的四不象歸結于沒準備好。而認為沒準備好的一種投資方式本身也體現了投資者的經驗不足,最終,或者資金不到賬,或者資金消耗完之后,大家各奔前程。這種明顯的問題,一心想創業的我往往無法意識到,而事后才有所意識。

所以創業的時候,最好要想想你自己的性格,它不僅僅影響創業時機的好壞,還輝影響找投資人的好壞、找合伙人的好壞……重點在于,要學會利用自己性格的優勢,而不是讓性格中的缺點把自己帶進錯誤的跑道。

創業與跑步一樣,同樣需要掌握自己的節奏。除非要和對手斗快,看誰先到達同一個終點。否則別人跑得多快,和自己沒什么關系。大家各有目標,各有終點,就算天天放衛星,一會有朋友募得巨資,一會某產品突然爆紅,也和我無關。只要能夠保持清醒,對準目標進發,做最正確的決定,早晚也能帶領公司到達理想的終點。

不管怎么說,投資人當然希望一押就中,創業團也隊期待有更多愿意承擔風險的投資人。即便事情不能完美,每個人的努力都將創業的邊界推進一點點,多累積了些知識,多留了血汗,在時間默默的流動中孵化更多種子,化作春泥更護花。所以也很感謝我的投資人,花了一百萬訓練我。

你問我相比十年前有什么區別?當然,一天仍是24小時,天依然是藍的,和一百萬年前沒區別。但我逐漸捉摸到的那個東西是時間的“沉淀物”。摸到自己心內的那個沉淀,就像摸到賢者之石,往前數刻度的思考方式轉變成分段的倒計時。共勉。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