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薦書派,騰訊科技周末薦書欄目,借由我們的視角,發現一些你未曾注意到的好書。
《從0到1》(Zero to One)擁有暢銷書必備的所有特質:作者彼得·蒂爾(Peter Thiel)是連續創業成功的明星人物,探討的是時下互聯網創業時代最熱門的話題,引用的案例是Google、特斯拉、Uber等聚光燈下的公司。即使不了解他作為Paypal聯合創始人、大數據反恐公司Palantir創始人的身份,看看一個哲學學士、法律博士、曾獲21歲以下年齡組國際象棋大師稱號的天才怎么看待時下熱門創業話題,本身也很有意思。
創業者可以在書中讀到創業者應該問自己的七個關鍵問題,可以找到從組建團隊到發展團隊的原則。但除此以外,這本書還有不少讓人耳目一新的觀點。這些觀點的有趣之處可以總結為“哪些說法是錯的,但卻有很多人贊同?”
哪些觀點屬于這一類呢?以下就是部分代表:
商業世界充滿競爭,必須面對競爭——錯。創業公司應該避免而不是應對競爭。當你開始迷失自己想要的,關注對手想要的,必然無法實現從零到一的增長。亞馬遜在網上賣書的時候沒有想過競爭,Google在做搜索引擎的時候也沒有。當Google開始和微軟在Google Search VS Bingo Search、Chrome OS VS Windows,Docs VS Office全面競爭的時候,蘋果一舉拿下市場,這讓二者的競爭不再有顯著的意義,至少從財務表現上來看。
壟斷是壞事——其實不然。壟斷是成功生意的常態,意味著很可能已經實現了從零到一的突破。如果一家公司費盡心思挑一個極為細分的市場,盡力證明自己是業界第一(這也是很多平庸的公司在做的),那么它還不夠成功。成功的公司其實也在忙著挑一個極細分的市場,只不過要證明自己沒有那么大的市場份額,沒有形成壟斷。就好像Google會說自己在廣告市場的份額還是個位數,怎么可能壟斷呢?不過也只有法庭上的法官才會認真對待這套說辭。
科技創業團隊重技術,銷售不那么重要——錯。創業團隊通常由一群geek或是nerd組成,他們常常懷疑很多事,包括廣告的效果。但廣告被證明是對nerd和普通人都是有用的。銷售的角色在于他們的優先級是說服,靠隱藏的能力完成工作。人們常忽視這些隱藏實力,他們的職位叫做客戶經理、業務拓展經理,而不是“銷售”,因為他們背后有比銷售二字更強的隱藏實力。對于B2B類的公司,常常CEO就是最大的銷售,能夠把Space X的產品賣給政府的人,絕對需要復雜和強大的銷售技巧。
創業公司很靈活,請兼職、遠程工作都可以接受——非也。創業團隊的組建是從茫茫人海中篩選出志同道合的人,不愿全力投入的候選人會影響團隊的專業度和執行力。硅谷的創業者們不喜歡穿西裝,但愿意穿印有公司logo的T恤,就是因為他們對同事和公司有高度認同。作者認為,創業團隊應盡力避免兼職和遠程工作,而且招聘這件事永遠不應該外包。
書里澄清了很多創業者可能會陷入的誤區,文字易讀,是一本不用花很多時間,看完卻可以很有收獲的書。雖然關于后發制人等商業策略的表述略無新意,但作者得到這一結論的過程,以及引用的顛覆者和被顛覆者的事例仍然有趣。
創業者,特別是科技界的創業者是個很有意思的群體:他們中很多人出身技術,身處在資本集中、充滿傳奇故事的圈子里,思維活躍,善于從成功人士的成功故事中總結經驗。硅谷的創業明星,以及充分解放個性、技術至上的流行創業文化對他們有莫大的吸引力,這本書受歡迎一點也不讓人意外。然而合上書捫心自問,“我有哪些自認為正確但少人贊同的觀點?”如果身為創業者你也答不上來,那么,從Peter Thiel身上要學習的第一點,就是做一個善于觀察、發現、總結、思考的人,想想創業之路究竟該怎么走。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