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創空間雪中送炭:3500億資本 創業不再單槍匹馬

2015/02/09 14:21     

2014年,我國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超過1600家,在孵企業8萬余家,就業人數175萬;國家高新區115家,園區注冊企業超過50萬家,僅中關村就新增科技企業1.3萬家;全國創業投資機構1000余家,資本總量超過3500億元。全國近30萬項技術成果通過技術市場轉移轉化,全年技術合同成交額8577億元。

2月6日,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將通過加大政策扶持、完善創業投融資機制等多方面措施發展“眾創空間”,構建面向人人的創業平臺,打造新常態下經濟發展新引擎。

“眾創”熱潮涌起

“近年來,隨著全面深化改革和繼續擴大開放,我國創業服務基礎設施和市場環境得到很大改善。”曹健林說。2014年,我國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超過1600家,在孵企業8萬余家,就業人數175萬;國家高新區115家,園區注冊企業超過50萬家,僅中關村就新增科技企業1.3萬家;全國創業投資機構1000余家,資本總量超過3500億元。全國近30萬項技術成果通過技術市場轉移轉化,全年技術合同成交額8577億元。

在這一背景下,我國創新創業規模不斷增大、效率顯著提高,出現了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眾創”現象。當前,“眾創”呈現4大特點:一是創業服務從政府為主到市場發力,涌現出一批市場化的新型孵化機構,據了解,自2009年以來,北京、深圳、武漢、杭州等地區涌現出創新工場、車庫咖啡、創客空間、天使匯、亞杰商會、聯想之星等近百家新型孵化器;二是創業主體從“小眾”到“大眾”,越來越多的草根群體投身創業;三是創業活動從內部組織到開放集聚,創新創業不再是單槍匹馬,而是互幫互助;四是創業理念從技術供給到需求導向,滿足個性化需求成為創新創業的出發點。

注重互聯互通

股權眾籌平臺天使匯CEO蘭寧羽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天使匯現有登記注冊項目已近3萬個,為平臺上掛牌的近300個企業促成的融資總額已突破30億元,其中包括滴滴打車、黃太吉、小豬短租等知名創業項目。”

盡管像天使匯這樣的新型孵化器十分給力,可當前我國大眾創新創業依然面臨一些問題。“調研中,我們發現創業者還有更多期盼,主要是希望創業成本能更低、企業工商注冊能更便利、投融資機制能更順暢,政府能多為初創企業雪中送炭。”曹健林說。

解決這些問題的突破口是,構建一批滿足大眾創新創業需求和特點,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創業服務社區——眾創空間,為大眾創新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間、網絡空間、社交空間和資源共享空間。

曹健林說,發展眾創空間不是大興土木搞新建設,而是要在研究創客空間、創新工場等孵化模式的基礎上,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主導,利用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高新區和高校院所的有利條件,不斷優化現有創業服務機構的服務業態和運營機制,發揮創新創業政策“互聯互通”系統有效性,構建面向人人的創業平臺。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