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找懂你產品的錢 花錢找最好的人

2015/02/12 11:21      Leody

融資找懂你產品的錢 花錢找最好的人

投資人和創業者的關系

首先我認為投資人和創業者的關系應該是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合作必須基于信任的前提。我最不喜歡的投資人就是那種自以為是、高高在上的。曾經碰到過開會不止遲到還哈欠不斷的,遇到這種投資人我通常會寒暄幾句就草草結束,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連起碼的尊重都沒有的人不值得我花時間去溝通。我也曾遇到還沒等理解清楚就自命不凡地開始各種亂噴的,我不畏懼任何挑戰,但只針對理解透徹,思路清晰,真正有觀點的人,因為這樣的思維碰撞雙方都會受益匪淺。不懂得尊重,帶著VC的帽子就自以為了不起的人是我最不屑的,其實真正有身份,有地位,有思想的人通常愈是謙遜有禮的。

其次是誠信和正直,很多人會說如今爾虞我詐的商場如戰場,如何保持誠信和正直?這或許是個難題,就像我最初不懂得跟投應該如何操作,也曾遇到過投資人背后溝通壓價的情形;創業路上也曾遇人不淑被欺騙利用,而我能做的也只是把他列入黑名單,在不愉快的經歷中成長而已。不過即使如此,也并不能改變我的樂觀和道德標準,我想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潔身自好,不隨波逐流,我們的世界一定會更加美好。

在創投圈,每每提起投資人和創業者的關系,大家出于立場的不同都會有各種感慨,“當年你棄我不顧,如今讓你高攀不起”的創業者故事時有發生,且被媒體所關注和報道,可我反而認為這種創業者沒有胸懷,當年可能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合作成功,然而世界很小,未來仍然有可能的合作空間,何必耿耿于懷?我認為投資人和創業者的關系應該是相互成就的,創業是孤獨的旅程,一路上需要各種支持,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有投資人認可和支持你的夢想,惺惺相惜,相見恨晚是極好的,還沒有碰到可能也只是機緣未到。

我的兩次融資經歷中,最終選擇的都不是估值最高的,反而是我覺得更懂我和我的產品,有誠意,有“Chemistry”,感覺更為契合的伙伴。也許因為我是ENTP(MBTI職業測評)的類型,除了程序員背景的理性思考之外,還有身為女性的感性直覺,我并不知道是對是錯,只是在面臨決定時追隨內心的選擇而已,創業的路還很長,能找到真正契合的人一路相伴是一種運氣,我希望未來每次的抉擇都離成功更近一些。

在國內浮躁、急功近利的大環境之下,找到真正理解我的夢想的投資人其實挺難的,因為相比硅谷,更多國內的投資人看重的是近在眼前的回報,不是顛覆未來的創新。從這個角度來看我真的很幸運,每次看到Leo王利杰寫的文章“心有戚戚焉”,聽到楊守彬說他覺得我做的是“興趣所致,能力所及和幸福所向的事兒,成功只是遲早的”,我心中升騰的莫名的感動告訴我已經找到了“同類”。

希望創業環境越來越好的中國能有更多放眼未來的投資人,當興趣和夢想取代財務目標成為一個創業者的激情和動力時, 當這樣的創業者越來越多成為創業大軍的主力時,中關村才有可能成為硅谷。追求財務目標的創業者面臨可能有更快實現其目標的選擇時絕不會堅持,也不會有巨大的成功,而追求夢想的創業真正實現之時,其他諸如財富、名利等的附屬品也一定會接踵而至。投資人的回報是承載在創業者的夢想之上的,找到喜歡的契合的創業者,信任他/她,支持他/她實現夢想才有可能得到十倍,甚至百倍的回報。

拿最多的資金,找最優秀的人?

最初看到關于創業的這個忠告時,我其實挺不以為然,我想精益創業應該是拿足夠的錢做到下一輪,讓公司不斷的成長和增值,在適當的時候用適合的人。例如因為我有技術背景,所以最初并沒有考慮找一個CTO做合伙人,我做過Marketing,所以也并不需要CMO, 甚至我認為創業之初沒有必要有CXO,需要的是真正做事的團隊,優勢互補的組合。

然而經歷過這一年之后,我越來越認可這個建議,正因為開始時的資金不足夠多,所以不得不同時有兼職的團隊成員,也不得不用外包的UE/UI,無法讓那些我曾經帶過的最優秀的人全部加入。因為即使我承諾給他們超級美好的未來,卻無法給他們足夠美好的現實,創業公司的薪資如何能與BAT、外企等抗衡?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會選擇拿更多的資金組建更有戰斗力的全職團隊,新一輪融資我一定會這樣做,把最優秀的精英“同類”匯聚在一起,為了大家共同的夢想而奮斗,是多么有趣且令人振奮的事兒!

融資的計劃、節奏和所謂“燒錢”

前面的經歷告訴我融資是需要有準備的,事先計劃的,不能過于隨機和拖沓,從大量公開信息中過濾和篩選可能適合的投資人,有針對性的排除和選擇,集中時間專注處理,才是最有效率和節省精力的,同一時間段得到的TS也更便于對比和決策。

另外融資的規模和額度應該依據自身的情況而定,不要被外界所影響,在入駐氪空間之后,劉成城的一次分享中我才知道,原來媒體上報道的眾多創業公司融資數額都是被夸大的,可能3-10倍不等,這讓我很驚訝,無法理解資本市場的“規則”,也無法想象融資上億的初創企業究竟要把錢花在哪里?難道各種漂亮的數字都是靠這些融來的資金砸出來的?這樣一輪又一輪的拔苗助長真的有益嗎?

我認為在產品模式真正清晰和成熟之前,“燒錢”只是制造一種虛擬繁榮的假象,可能反而掩蓋了用戶真正的需求和價值。

每個創業公司都應該有適合自己的節奏,不應該按照資本的要求和目的而盲目失去自我,資本運作固然重要,但在沒準備好的快速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埋藏下各種隱患,我不喜歡指手畫腳的投資人,也不愿被資本所左右,我希望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持不斷試錯、迭代和挖掘產品的核心價值。而當時機成熟時,則必須借助資本的力量快速做大,積累和增強先發優勢,這樣才可能在隨后復制品的惡性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資本運作是雙刃劍,能夠做到人劍合一,游刃有余的才是最牛X的創業者,例如雷布斯。

Smart Money ,契約精神和分享

正如前文所述,我致力于找到真正懂我,理解我所定義產品的未來,有“Chemistry”和契合感,除了資金之外能提供一些其他互補資源幫助到我的 “Smart Money”。然而從創業者的角度,大部分投資人都會告訴你說我們就是 “Smart Money”,可以給你除了資金之外的很多幫助??墒聦嵣?,有的投資人純粹是在吹牛,有的投資人即使有很多資源也沒有精力顧及所有旗下投資的創業公司,能真正幫助你的投資人或許真的屈指可數,一切還是要靠自己,擅于發現和利用資源是創業者的必修課。

這也是我在融資之后的實踐經歷中領悟到的,代價依然存在,這時就要遵守契約精神,已經簽署的協議沒有反悔的可能,承諾和信用大過一切。

契約精神還體現在合伙人之間,國內經常聽說***創業公司引入投資,卻因為股份分配不合理而爭執不休最后關門大吉,這其實是沒有契約精神的表現,也是在利益面前充分暴露的人性。我認為創始團隊必須是“三觀”一致的,寧缺毋濫,不能求同存異;創始人則必須有分享精神,尤其在物質方面,因此AppMagics全員持股,我希望每個團隊成員都因為興趣和共同的夢想而凝聚在一起,共同經歷和成長。視野決定格局,細節彰顯卓越,夢想需要腳踏實地的執行力,和團隊風雨同舟,甘苦與共,才是最有成就感的。

互聯網造就了眾多奇跡,然而因為我們的起跑線落后于歐美發達國家,所以”Copy to China”模式成為主流,而移動互聯網讓全世界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蘊含著創新和超越的可能。國內的環境下創新無疑是更艱難的,但創業本身就意味著不走尋常人走的路,我夢想用軟件實現的超現實魔法,打造一個硅谷范兒的創新產品和公司,在圖像社交領域中創造奇跡,未來能走出中國影響世界。

在過去一年的創業歷程中,我接觸過眾多創投行業的朋友,對那些不理解我的人,只是生命中偶然相遇的匆匆過客,質疑帶給我的啟發和思考同樣是一種成長。而無論是投資人還是同在路上的創業者,包括我的團隊和粉絲,對于每一個認可及支持我的興趣和夢想的人,我都心懷感激,在這“痛并快樂著”的成長路上,很幸運有你們相伴同行!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