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工業機器人制造龍頭企業之一的日本發那科公司12日股價上漲6.2%至22045日元(約合183美元),創出歷史新高。美國知名基金經理丹尼爾·勒布(Daniel Loeb)旗下對沖基金Third Point在致投資者的最新信件中稱,已大舉購入發那科股票,并將敦促后者回購股票,成為當日刺激發那科公司股價走高的導火索。
官方網站顯示,Third Point主要奉行“事件驅動型”、“價值導向型”投資風格,“公司旨在確定的情況下,參與有催化劑促使價值‘解鎖’的投資機會”。
Third Point以及其基金經理勒布一向以激進方式改組目標公司而聞名國際資本市場。該基金曾因購入雅虎公司股權,促成梅耶擔任雅虎首席執行官,最終大賺數億美元離場而名聲大噪。
傻瓜理財網精選出5支優質概念股分享給大家文中個股僅供參考,不做買賣建議。
天奇股份:定增加碼報廢汽車拆解產業鏈布局
收購湖北力帝,進一步向報廢汽車拆解產業鏈上游布局。湖北力帝自上世紀60 年代就致力于固體廢棄物的回收利用,具有40 多年廢鋼加工設備制造歷史,擁有省級技術中心和全國唯一的金屬回收機械研究所。通過收購湖北力帝,進一步向報廢汽車拆解產業鏈上游布局,收購標的2015-2017 年業績承諾扣非后分別為4,000 萬元、4,700 萬元和5,400 萬元,收購對價4.9 億元合理。
收購寧波回收,報廢汽車回收資質再下一城。寧波回收是寧波市唯一擁有廢舊汽車回收與拆解資質的企業,主要負責寧波市海曙區、東江區以及江北區等,公司此前已經完成在銅陵、蘇州以及吉林白城的布局,此次收購將實現對寧波市場的覆蓋。2014 年寧波回收凈利潤 1317 萬元,而其整體估值1.3 億元也較為合理。
循環產業大棋局正穩步推進,未來值得期待。公司聯手德國ALBA、參股中資再生交易網和中國機動車二手零件交易網、收購蘇州以及吉林回收拆解資質,此次再次將行業翹楚湖北力帝收入囊中,可謂動作不斷,循環產業大棋局正穩步推進,未來值得期待。
華昌達:并購布局精準,汽車機器人系統集成龍頭迎來業績爆發期
兩國汽車自動化行業維持高景氣:1)中國汽車行業機器人密度約為300 臺/萬工人,相對發達國家(1000-1500 臺/萬工人)仍有較大差距,且系統集成訂單約80%的份額被外資占有,進口替代空間或達200 億;2)美國經濟復蘇,汽車固定資產投資回升,14 年全美汽車行業機器人訂單量大增45%。
未來5年將是中國工業機器人發展的黃金期,若僅依賴自主研發將錯過占領市場的時機,國產廠商跨越式發展勢在必行。公司未來將持續并購,有望打造全球化行業整合平臺。同時,與合肥工大合作,提前研發汽車制造業工業4.0解決方案。
秦川機床
公司是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也是我國齒輪磨床的龍頭企業,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公司作為國家唯一定點生產磨齒機的企業,精密磨齒機已經形成七大系列產品,磨齒機產量占國內企業總產量的75%左右,價值份額在50%左右。同時,公司成功研制的SCJC500×6多層中空成型機、龍門式車銑鏜VTM180復合加工中心都具有很高的技術水平,市場需求較好。司曾獲“中國機械工業優秀企業”、“中國機械工業管理進步示范企業”、“全國機械工業企業核心競爭力30佳”、“全國機械工業企業核心競爭力之星”、“全國機械工業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等榮譽稱號。躋身“2005、2006中國工業(金切機床)行業排頭兵企業”,位列第三。2004年取得ISO/TS16949-2002汽車行業質量體系認證。
機器人:國內“工業4.0”先行者,新數字化車間列入國家示范補助計劃
數字化工廠是“工業4.0”的核心環節,發展空間巨大、爆發趨勢漸近。“工業4.0”是通過信息物理系統相結合的手段,實現整個供應鏈的動態最優化的先進智能制造思想。數字化工廠是實現“工業4.0”的核心中間環節,是信息化與自動化重要結合點,智能制造必要的一環。隨著全球、全國產業升級,工業4.0、數字化工廠將不僅僅是停留在鮮活的概念階段,其能極大地改大企業、行業、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已在一些行業逐步應用,爆發趨勢漸近,發展空間巨大。
作為國內數字化工廠先行者,公司項目經驗豐富、軟硬件基礎強,競爭力持續增強。公司作為國內數字化工廠的先行者與領先者,已接單美程、駿馬、九天項目累計金額約9.3億元,應用領域涉及印刷、石油機械、閥門等,在國內一枝獨秀。憑借著公司工業機器人、AGV、自動化立體倉庫、MES等寬厚的軟硬件基礎與豐富的自動化項目集成經驗等超強的競爭力,公司數字化工廠業務有望實現高盈利快速拓展,成為我們預期的業務高成長主力。
科遠股份:受益一帶一路,走出國門
“一帶一路”成為國內制造業出口海外的有效戰略方針:2013年國家領導人提出打造“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將有效促進沿線各國優勢資源暢通流動。在2014年11月18日,絲路基金的成立為一帶一路戰略沿線國家基礎設施、資源開發、產業合作和金融合作等與互聯互通有關的項目提供投融資支持平臺;也為我國電力行業的相關產品出口開拓了海外市場,為國內電力行業相關產品走出國門提供了契機。
電力行業迎合“一帶一路”需求,未來有望走出國門:“一帶一路”覆蓋國家總人口達到46億,其中大部分國家人均用電量不及發達國家的四分之一,隨著社會的發展,當地本身具備電力建設投入的剛性需求,具有廣闊的市場潛力。包括中國、印度、中東在內的亞太地區用電量持續上升,相關國家電力設備需求也迅速增加。另外,部分國家和地區不僅要滿足國內用電量增長的需求,比如中亞五國擁有豐富的水利、煤炭資源,開發率低,建設大型電源基地及電力外送的潛力巨大。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