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集楊浩涌要出手了,比想象中來得晚一些,趕集網將在2015年沖擊IPO,黃道吉日已經看好了,就在今年六月。
2014年8月,趕集網獲得老虎基金和凱雷投資的2億美元的第五輪融資。之后楊浩涌說,有人下絆子,58同城的宣傳讓華爾街誤以為58一家獨大。姚勁波的思路再清晰不過了,融資之后的趕集必定會在2015年沖擊納斯達克或紐交所,他希望將這個進程扼殺在搖籃里。而現如今,58同城對趕集網的阻擊則到了最后一道防線上。
成,58將有可能在未來收購趕集,形成壟斷;不成,58與趕集的十年鏖戰,還需要無休止的進行下去。
這就是互聯網江湖,像麻將,吃上家,摳下家,盯對門,自己不胡別人也不能胡,就算自己胡了,只要沒出牌局,照樣截住別人胡牌。
58和趕集的新一輪戰場,在局外。
雖然58同城和趕集網都是分類信息平臺,但各自都在進行O2O服務的探索轉型。58力推“58到家”;趕集網狂砸一億美金到“趕集好車”,將趕集融資金額的一半分給“趕集好車”,楊浩涌要All In搏殺。換句話說,想阻擊趕集網IPO,先阻擊“趕集好車”。
留給58同城的選擇其實不多,要么自己下水直面對手,要么召集禁衛軍與趕集肉搏。新消息是,58已經花2.67億美金拿下了安居客,目的顯然志在拿下“58到家”這塊陣地。這意味著在守和攻之間,姚勁波已經有了決斷,只會選擇后者。
58狙擊趕集好車,流量催熟or資本注入?
58需要的是一個在“趕集好車”的發展路徑上與之對抗的對手。58與這個伙伴的結盟有兩種方式最可能出現:
1、流量催熟。58同城二手車交易為該產品提供專屬流量通道。趕集網的二手車流量大約占市場份額的15%左右,58同城的市場份額會略高之。
2、資本注入。58同城已經投資許多O2O公司,多一個并無不可。資本注入之后二者可以合作更加深度,會產生一個趕集的巨大對手。
問題來了:誰是老姚的Mr. Key?
最大變量:人人車
中國互聯網獨特的競爭歷史告訴我們,寡頭斗爭,必然會產生一個關鍵性的第三方角色,比如3B大戰中的金山,抑或3Q大戰中的搜狗,王小川用來形容搜狗的那個詞匯很貼切:最大變量。在58和趕集的這一場戰爭中,最大變量很有可能就是李健的人人車。李健在2014年4月創立了人人車,首創了中國二手車的C2C交易模式,目前在交易量等核心數據方面一路領跑,是趕集好車模式的copy 原型。據58同城同學的線報,姚勁波和李健已經約談了不止一次。人人車會是58需要的那個合作伙伴嗎?
1、人人車是國內C2C虛擬寄售領域第一個吃螃蟹的公司,是趕集好車的copy原型。從2014年4月成立以來,成長迅速,已經是目前二手車C2C領域最有力的參賽選手,完全有實力正面與趕集好車對壘;
2、人人車有雷軍站臺,獲得了雷軍旗下順為資本領投的2000萬美元B輪融資,以雷軍的投資風格,人人車和趕集好車打一場持久戰是完全有可能獲得持續彈藥支持的。如果趕集陷入與人人車的二手車PK泥潭,姚勁波自然樂見楊浩涌燒錢,反正你趕集沒上市,耗光你彈藥,看你還怎么玩;
3、人人車的CEO李健此前正是58同城的產品副總裁,與姚勁波有著深厚的戰友情誼,真正的58系,參與過多次與趕集的肉搏戰,可靠度沒問題,不存在優酷和土豆當初打著打著打成了一家人的情況。
4、而更為關鍵的還在于人人車的管理團隊,相比于一般的創業公司,可以說堪稱豪華,根據人人車公開的資料,人人車的核心創業團隊由李健、杜希勇、趙鐵軍和王清翔在內的四位成員組成。據了解,人人車創辦之前,李健在百度有7年的工作經驗,曾是百度最年輕的產品總監,后歷任58同城產品副總裁和微軟亞洲工程院副院長;其他三位聯合創始人分別曾任職太平洋汽車網總編、百度LBS副總經理和百度地圖搜索技術負責人。所以,人人車的模式趕集能復制,其他公司也能復制,但要復制人人車的管理能力和執行效率則相當困難。這也是李健可以叫板趕集好車的真正底氣所在。
目前看,無論是趕集,還是趕集好車,都表現平平,不溫不火。正是意識到了人人車對趕集好車的威脅,楊浩涌于是在春節前果斷單方面停掉了人人車在趕集網的推廣,也算是打響了趕集網反阻擊的第一槍。
而對于變量公司人人車來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千億級的二手車市場完全可以孕育巨大的可能:3B大戰壯大了獵豹,3Q大戰升級了搜狗,無論趕集與58的戰爭結果如何,人人車都有可能就此脫穎而出,更上一層樓。通過與趕集好車的對位肉搏,估計國內C2C二手車交易市場,將重演王老吉加多寶之故事,和其正們再不打起精神,估計就再也爬不起來了。至于“王老吉”和“加多寶”誰能笑到最后,這就要看雙方的決心了,如果趕集真的豪賭趕集好車,那么就不妨拿出賭徒的本色來,堅持至最后一張底牌,如果趕集只是為了講個資本故事,那么就要掂量一下要不要死磕人人車。因為棋逢對手之時,勝負往往就是看耐心和決心。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