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拍賣平臺 100offer 今天宣布獲得 2000 萬元人民幣 A 輪融資,這筆投資來自國內一家投資機構,但并未透露具體名稱。這筆資金將用于技術水平、人工服務以及市場推廣,爭取在年底實現盈虧平衡。
100offer 的目標用戶定位于 20 萬—80 萬年薪的程序員,一般在一線互聯網公司工作 3-4 年。不過目前參與拍賣的程序員平均年薪是 35 萬。
其創始人兼 CEO 賈智凡畢業于復旦大學物理系,出生于 1989 年,12 人的團隊多是他的大學同學。
商業模式
100offer 采用的是程序員拍賣模式。拍賣每周一期,持續時間為 2 周。在 2 周時間里 HR 都可以給正在拍賣的程序員發送邀請。每期拍賣時間定在周一。100offer 向企業一次性收取入職者年薪的 10%作為傭金。
拍賣模式的流程是這樣:程序員將自己的簡歷、Github 賬號、社交網絡賬號等提交給 100offer,經過 100offer 審核之后,100offer 將會對程序員進行包裝,比如一句話簡介等。通過審核的程序員將進入拍賣程序。
獲得面試機會后,這一平臺將為程序員提供其合作伙伴的車輛,前往面試地點。面試成功并入職的程序員將獲得來自 100offer 的資金和禮品。對于在前一期中沒有獲得滿意職位的程序員,還可直接進入下一期拍賣,無須重復提交資料。
100offer 設有“招聘體驗師”這一角色,做的是傳統獵頭公司的職業顧問提供的服務:幫助參與拍賣的程序員突出簡歷中的亮點、篩選合適的職位等個性化需求,并追蹤程序員面談情況直到入職。不過在這一平臺上,這些服務都是通過電話和網絡完成。
因為要將程序員展示給很多企業,在隱私保護方面 100offer 是這樣做的:
1. 系統會自動選擇現任雇主無法看到程序員的拍賣信息;
2. 在向其他公司 HR 展示時,HR 只能看到簡單介紹,名字、電話、具體從業經歷等都被隱去。只有在 HR 發出意向邀約后,才能看到程序員的詳細情況。
而對于合作的用人企業,100offer 也會進行篩選,比如所有企業必須來自北上廣深杭五大城市,拿到融資,且擁有明確上線的產品或服務。賈智凡介紹,目前的 1800 家公司是從申請的 6000 家企業里篩選出來的。
運營情況
自上線以來,每期拍賣的程序員數量在一百到兩百人,一月拍賣 400-800 人。
每月約有 8000 名程序員申請注冊,注冊用戶總數已突破 3 萬。但審核成功進入拍賣的通過率很低,只有 5%—10%。
這種嚴格的審核為的是提高面試成功的機率。“以前互聯網公司 HR 需要面試 7 個人才能產生 1 個 offer,而通過 100offer 只需要 3 次。每位申請成功后參加拍賣的程序員每期拍賣可拿到 5—10 個面試邀請。”他說。
對于公司的發展,他說計劃引入精準匹配率,并擴大人才種類:從程序員擴展到產品經理、互聯網 sales、UI 設計師等互聯網人才。到年底
在團隊方面則是到年底擴展到 30 人用以支撐公司發展。
市場前景
在賈智凡看來,與傳統的獵頭公司相比,100offer 的優勢在于,傳統獵頭一月成交一單就算是很好的業績,因為傳統獵頭要重復向不同 HR 介紹人才。但 100offer 通過互聯網的方式節省了重復介紹的時間;此外傳統獵頭一般只服務于二十多個企業和幾千個人才,對兩邊都是沒有壓制力,而隨著 100offer 越多越大,求職應聘雙方數量規模都擴大后,就能出現相應的獎懲機制,可以保證雙方的信譽。
其他很多的在線招聘公司則是通過將流量賣給公司的方式,模式與 100offer 很不一樣。
在他看來,招聘是一個低頻活動,每 30 人里才有 1 人想要跳槽,因此一些 IT 在線教育平臺雖然也希望憑借擁有大量學員,切入招聘領域,但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太高。
國內唯一與它模式一樣的則是實力拍。但這一空間很大。“符合平臺定位的程序員在中國 500 萬程序員總量中約占 10%~20%,這意味著該群體人數多達 50 萬~100 萬。”他說。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