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長石資本管理合伙人 汪恭彬
彼得·蒂爾在他那本紅的發紫的《從0到1》中說,進步可以呈現兩種形式,一種是水平進步,意思是照搬已取得成就的經驗——直接從1跨越到n。第二種是垂直進步,意思是探索新的道路——從0到1的進步。
彼得·蒂爾概括說,垂直進步即科技。而任何新方法,任何可以使事情更易完成的方法便是對科技最好的定義。
這暗合了凱文·凱利的觀點。
而近500年來的科技進步推動的人類社會呈現指數級發展,也適時地為兩位大佬點了贊。
在經歷了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的相當長時間內(如上圖所示),人類并沒有取得飛速的發展。直到最近500年來科技的興起,才帶來曲線發展;近數十年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將這種發展推到指數級別。
作為一家聚焦于早期的風險投資機構,長石資本一直試圖從科技發展規律中發現端倪,尋找我們的投資邏輯。
我們特別參考了凱文·凱利的經典著作《科技想要什么》,在長達數百年的科技發展史中,我們發現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現象和大家分享。
第一個發現是科技的趨勢是可預見的。
20世紀50年代早期,人們發現世界呈現有規律的飛速進步,也許可以繪制出到目前為止的科技進步曲線,然后從這條曲線向后延伸,預測未來的前景。第一個系統開展這項工作的是美國空軍。
根據美國空軍1953年繪制的速度趨勢曲線,4年內他們就可以研制出達到軌道速度的飛行器,此后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擺脫地球重力的束縛。
結果四年后的1957年,蘇聯人發射人造衛星,盡管政治上錯誤(蘇聯代替了美國),但時間完全吻合。接著12年后美國人登陸月球。
另一個最有利的證據是摩爾定律。
1965年,仙童半導體公司研究員摩爾通過研究發現計算機芯片每18-24個月體積縮小一半的規律,被稱為摩爾定律,過去50年它的準確性令人吃驚。
1990年,庫茲韋爾成功地預言了電腦在1998年戰勝棋王,他還預言在2027年電腦將全面超越人腦。
事實證明,科技的發展不只是人類的自我實現的功能,而是必然的趨勢。
第二個發現是科技的發明和發現具有同步性。
1876年2月14日,貝爾和格雷同一天申請電話發明專利;
過去的100-200年間,電報、打字機、疫苗、注射器、太陽黑子等,在同一時間由不同人獨立產明/發現。
研究發現:
在古代,不同大陸存在獨立的科技時間表,但單項的排列順序趨向固定;
在現代,一系列進步更加難以阻擋、偏離或變更;
因此,科技進化的趨同方式與生物進化一樣。
“科技是人類的第二自我,是第七王國。”凱文·凱利說。
綜合上面兩個發現,我們得出的結論是科技具有獨立的不依賴于人的自我進化的需求。在條件具備時,科技會應運而生,它有內在的預定需求;但這也并不妨礙科技建立在歷史發展的基礎上,同時人類仍然保留選擇科技的自由。
事實上,不丹是一種鮮明的代表,它拒絕汽車現代交通,選擇馬車。也有一些年輕人或族群選擇性與科技為伍,但我們想說的是,這都并不足以改變科技自身的發展趨勢??萍加兴能壽E。
所以,我們相信,在uber、易到用車、滴滴、快的相繼問世之時,不能簡單的把它歸結為抄襲模仿之戰,而是,水到渠成,該來的自然要來。
既然科技有它自己的規律,那么問題來了,規律是什么?
我們試著總結出以下幾點:
第一,科技進化史的普遍性推演出移動互聯網的必然。
科技希望無處不在(農業、公路、建筑物),每一項新的發明和新的發現目的就是希望為全體的人類所使用,盡管這個目標沒有達到過。
20世紀電網的普及,帶動了第三次工業革命。21世紀云計算的普及,勢必會帶來第四次工業革命,即物聯網。
基于科技進化史的普遍性,得出長石的投資邏輯乃是基于移動互聯網,基于移動是一切。
第二,美感。人類喜歡進化之美,也喜歡創造物之美。既體現在對美的追求,也表現為體驗的美感。
蘋果的流行最重要因素一定是體驗,而不是科技。我們關心的APP,最重要的也一定是體驗。
第三,自由和機會。根據圣經記載,人類始祖亞當夏娃為自由而偷吃禁果,喪失生命。為了追求自由和機會,人類寧愿放棄舒適的鄉村生活,去選擇城市貧民窟。今天的紐約、巴黎等大都市都是由貧民窟發展而來。
我春節回到安徽農村,村里面的小學從一年級都五年級只有不到50個學生,個別班級只有1個孩子。這些孩子要么到父母打工的城市就讀,要么讓爺爺奶奶帶著在縣城讀小學。
今天的三四線城市就是明天的農村。今天的美國是明天的中國。
所以我分析這里面至少存在兩類機會,一是中國農村的城市化,農村走城市發展的過程。京東副總裁顏偉鵬提供的數據顯示,農村網民對網購的接受率高達84.41%,預計2016年農村網購市場規模4600億元,農村電商被認為是下一個藍海。
另外一個數據則顯示,目前移動互聯網的人口紅利在農村6億人口,在當下20%的互聯網滲透率里面,有64%的農村網民有過網購經歷。
第二個機會是中國城市向發達國家城市看齊。這便是海淘的機會。顏偉鵬預計2016年跨境電商交易額達6.5萬億。
農村的機會,其次序應該首先是交易,然后才是社交。
第四,企業服務。從整個的經濟史來看,所有的GDP,所有的技術消耗,只有1/4是直接服務于C的,另外的75%是服務中間過程,比如貨物的運輸、存儲、冷凍等,即所謂的服務于B端。所以B2B機會更大,很多的投資人愿意賭C的概念,因為C的概念很好講,但是B的機會更大。2014年長石投資的第一個案子就是服務B端的,現在來看發展不錯。
第五,共生性和專業性。科技如同生物一樣有自己的生態圈,共生共享。同時,科技從一開始往往“大包大攬”,比如一開始的汽車幾乎涵蓋了所有功能,但后來專業化,區分為貨車、卡車、跑車、小轎車等。
共生性和專業性帶來的投資邏輯是分享經濟。
根據凱文·凱利的考察,人類歷史上絕大部分時期,絕大部分人的天賦、才華、能力都沒有發揮出來。一種是他自己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才華,第二種就是你知道有才華也沒有用武之地。更多的可能性是第二種,現在移動互聯網提供了這種平臺,讓手藝人解放,讓教師、醫生、教練、財富管家從資本的壓迫中走出來,向C提供服務。
除了手藝可以分享,產品也可以分享。比如分享房屋的airbnb,分享汽車的uber、pp租車等。
移動互聯網跨越邊界,改變世界對成功的定義。成功乃是發揮好自己的天賦,而不是一味追求財富和地位。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你一定有價值,移動互聯網可以幫助你實現你的價值。這也暗合了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
第六,人工智能。這個趨勢很明顯,科技的智能元素將慢慢注入一切物質,整合所有嵌入式人造大腦,感知能力通過多樣化轉變為思維的多樣性——人工智能、物聯網。
基于以上科技進化史的六點規律,我們總結出自己的投資策略:一切基于移動互聯網,基于移動產品/服務的新商業文明。我們主要聚焦四個方面:O2O(移動對餐飲、物流、教育等行業的改造)、移動醫療健康、互聯網金融和企業移動服務。
長石資本從2014年3月18日成立以來,累計投資14起,其中包括餐飲O2O的易淘食、美食送和鮮急送;快遞云平臺暨O2O的指尖快遞;移動醫療健康的村醫工作站;企業移動服務的appcan等。均是按此邏輯前行。
作為投資人,預測未來的趨勢只是第一件事情。接下來更重要的,是要找到操盤的團隊。對于早期投資而言,DD里面應該有超過50%的權重放在團隊身上,而所謂的商業模式、法律和財務的DD應該不到50%。
我們喜歡怎樣的創業者,或者我們之前投過的成功或失敗的案例,都有哪些教訓?
我最喜歡的創業者至少具備以下三個要件:
第一,他是我朋友圈里靠譜的聰明人。靠譜必須背書,要么是直接的朋友,要么是朋友背書;聰明毋庸置疑,愛迪生想成為電燈的發明人,在那個年代也只是萬分之一的概率?,F在你想成為十億美金的上市公司老板,智商是萬萬不能欠缺的。
發明的金字塔
愛迪生成為發明人的概率僅為1/10000。
現在的創業者成功的概率是多少?
第二,講故事、做實事并行。一個好友前不久和我回憶十來年前與馬云的一場對話時說,“我當時問馬云,市場上忽悠的人甚多,且也有極少數蓋過馬云的忽悠高手,但最終你成功了,他們敗了,為何?這次,馬云沒有忽悠我,‘我們都是在外忽悠,但我忽悠完,后面還有18個羅漢幫我落實,他們忽悠完就完了’。”
我還注意到一個更有意思的歷史事件。
始于5萬年前的現代智人,用5000年時間征服歐洲,又經歷15000年到達亞洲邊緣。在迅猛占領全球的過程中,現代智人擊敗地中海尼安德特人的歷史充滿神秘。
尼安德特人肌肉更發達,腦容量更大,也更能適應寒冷的氣候,會語言,會用工具,會用火,打獵技巧高明,某些方面優于現代智人。
但最終尼安德特人滅絕了。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現代智人如何屠殺了尼安德特人?
尤瓦爾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中給出了一個全新的解釋,雖然尼安德特人也懂語言,但現代智人已經是一種社會性動物,能夠運用語言作為八卦的技巧,幫助了解不同的陌生人,發現誰更可靠,從而發展更緊密、更復雜的合作形式。
更為重要的是,尤瓦爾赫拉利認為現代智人竟然有了講故事的本領,虛構部落的守護神等籠絡人心,快速合作。
我相信滴滴打車三年早就百億美金,與程維宣講的移動出行故事密切相關。移動出行不僅讓滴滴的所有員工相信,也讓社會相信,“忽悠”的讓柳青相信。我也相信滴滴和快的合并還只是一個開始,后續還有很多好戲將要上演。
第三,不懈的堅持。現代的創業者最大的挑戰可能并不是挫折,而是面臨的誘惑和機會。今天流行上門美容,明天又有很多投資人追捧上門按摩;后天又有上門洗車。如何保守你的初心,堅持最初的判斷非常重要。
我們希望能夠找到這樣的創業者。我們要做怎樣的人?投資人一定不會比創業者懂得多,否則該是我們創業。我們終日要做的,是要判斷趨勢,是向創業者窮盡提問。
我們的投資哲學乃是蘇格拉底式的堅守和探索。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