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來臨,衍生了一大批創業達人,但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如何將傳統行業與互聯網碰撞出火花、怎樣利用互聯網技術提升辦事效率、沒有資金如何創業、大學生創業應注意哪些方面……這些問題困擾著無數的互聯網創業者。
近期, “上交創業匯”首期《互聯網時代創業:機遇還是泡沫》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百姓網創始人兼CEO王建碩、網絡訂餐平臺“餓了么”創始人張旭豪等5位創業家精英齊聚一堂,共話互聯網時代里新的創業契機,并與眾位學子一起分享了他們的創業故事。
互聯網創業是年輕人的天下
潘石屹,地產界大碗,SOHO中國董事長,他打造的SOHO中國在北京、上海城市中心開發和持有高檔商業地產,被譽為地產界的“喬布斯”。
在談到互聯網創業趨勢時,潘石屹提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他曾走訪了100多家互聯網企業,無一例外辦公環境都很“糟蹋”,員工多為85后90后,扁平化、高效率的辦事節奏令他非常驚訝,這在世界500強企業是絕不可能見到的。“互聯網創業的人都非常年輕,他們打破了常規企業那些墨守成規的廢舊制度,依靠互聯網先進技術以及年輕人超強的執行力,帶給世界很多的不一樣。”
潘石屹表示,SOHO中國作為傳統地產行業,這2年也在嘗試轉型,探索互聯網之路,未來希望通過互聯網的技術,聯合其它地產商和社會的力量,將社會上空置的房屋全部利用起來,讓每個人可以有所居。他同時表示,SOHO中國非常支持大學生的創業之路,通過減免租金、出國留學等手段來鼓勵年輕人勇敢追夢。
互聯網創業 心態要寬容
創業難,互聯網創業更難,面對互聯網日新月異的行業環境,創業者必須具備怎樣的素質和心態?怎樣應對突如其來的高壓?百姓網創始人兼CEO王建碩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寬容。
在圓桌訪談環節,王建碩與大家分享了他的創業故事,他回憶起在交大的求學經歷,特別是交大的頻繁講座、自由和寬容都讓他印象深刻,這些種子為他走上互聯網道路埋下了伏筆。在王建碩看來,從事互聯網行業,必須要擁有一顆寬容、自由的心態,能夠接納一切新鮮事物,不斷創新,跟過去的墨守成規說再見,才更易成功。對于這樣的觀點,潘石屹等其它嘉賓也表示贊同。
據了解,百姓網自2005年成立以來,通過10年的精耕細作,已經成為了中國分類信息領域三甲之一,榮膺分類信息前三甲行列。百姓網專注于打造“人人都可以免費發布廣告的平臺”。截至目前,百姓網月活躍用戶數過億,月新增信息量超5000萬條,覆蓋全國380個城市。其中,來自移動的流量已超過全站流量的80%。
坦然面對創業失敗
創業,有成功就有失敗,互聯網也不例外。當下是互聯網創業的良好機遇嗎?哪些人適合互聯網創業?創業失敗了怎么辦?網絡訂餐平臺“餓了么”創始人張旭豪鼓勵大家勇敢的去追夢,去嘗試。
“互聯網創業是個小概率的事情,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創業,最重要的是找對方向,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這個過程會很孤獨,因為沒人理解你在做什么,但也會很有意義,因為你結識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知道自己的夢想在哪里,這樣也更容易成功。“張旭豪表示。
王建碩進一步解釋道:“互聯網創業不可能百分百成功,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就代表給了你1%的機會去成功。即便只有1%的成功率,也能創造出很多新的經濟形態。”
互聯網創業,需要通過一千種、一萬種方式去解決同一個問題,時間越久也就會幸運。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