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V吳陳堯:不在意股份的創業者很無知

2015/04/21 10:37      thethief

我該在什么時候去接觸投資人?FA有用么?股份稀釋多少合適?

這些是每一個創業者在創業初期都會遇到的難題。上周的36氪融資小課堂上,GGV(紀源資本)副總裁吳陳堯 Joshua 從投資人的角度,給出了一系列創業者早期融資的建議。

由于場地限制,本期融資小課堂有 90% 的報名者都無法親臨現場。如果你不屬于那幸運的 10%,這篇文章不要再錯過。

該在什么時候接觸融資?

什么時候開始接觸融資,這是創業者最常提出的疑問。Joshua 提到,除了考慮公司和產品本身的節點,其實外部環境也很重要。“我們普遍相信,今年下半年開始 VC 的手頭會緊一些。”Joshua 說到。

互聯網創業投資在過去兩年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熱的一段時期。“兩三年前我們看一個項目,可能有一個月能夠慢慢思考。但到了 2014 年上半年,看完一個靠譜項目可能兩三天內就要給出決定,不然就會被搶掉。”Joshua 提到。而一期基金的周期大概是 5 - 7 年,投資大概會在 1 - 3 年內投完。如果不到一年已經把這期基金的一半投出去了,那接下來的步調自然會變慢。這個節奏的是會互相影響的,當幾家 VC 特別快,整個市場的速度也會跟上,反之亦然。所以市場有波動是很正常的。

前些天剛宣布獲得 1.6 億美元融資的 Slack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創始人在接受采訪時明確提到,公司賬上其實還有大量資金。選擇在這個時候再融一筆,是因為“現在是有史以來最好的融資時機”,他們偏向于在 VC 市場變糟之前囤下足夠的資金“過冬”。當然,VC 市場的具體波動幅度和周期,其實 VC 自己也無法準確判斷,更不用說創業者。

拋開外部因素的話,Joshua 提到,總體上天使輪并不需要有上線產品和運營數據才開始接觸,有了 idea、搭建好團隊即可。而天使之后,理論上當然是越晚融資對估值越有利,但如果是非常燒錢的領域,或者市場已邁入激烈競爭階段,則有必要更早融得資金。

天使輪之后的投資人看重數據么?答案是看重。尤其 VC 熟悉的標準行業,如果市場上已經有不少家在做,并且模式沒有太大差異,數據就會是 VC 判讀的重要因素。對于這類型的公司,Joshua 建議有了靚麗的數據再去接觸投資人。“有一些公司會在融資前的短期內拉一把數據,再去見投資人,”Joshua 提到,“其實 VC 都是看得出來。但哪怕是這樣短期拉起來的數據,也要比沒有數據有優勢一些。”

至于過早曝光導致被抄襲的疑慮,Joshua 想為投資人“洗白”一下:“整個國內市場的現狀就是這樣,旦見投資人并不是讓你的東西被抄襲的罪魁禍首。” 他提到哪怕創業者前期不接觸投資人,閉門造車,等產品上線后,該被復制還是會瞬間被復制。“只能說你在篩選投資人的時候要更盡心盡力一點,有過這方面劣跡的投資人就不要見。”

Joshua 提到了趣分期和分期樂這兩家的例子,這兩家是其中一家在做的時候另一家看打聽到了,也才開始跟著做。但最終結果是好的,兩家共同培育了市場,并且互相抬高了對方的估值。所以 Joshua 建議創業者應該把精力放在篩選投資人的環節,而一旦鎖定了投資人,就不要遮遮掩掩的,不愿意透露真實想法。

應該找FA嗎?

創業者融 A 輪的時候,基本上一定會有 FA 來找上門。FA 相當于中介的角色,在創業者和投資人之間起到連線和協調的作用。那么這個創業者是否需要請這樣一個“融資中介”?

Joshua 建議,如果有 FA 找上門,創業者應該去聊。因為 FA 至少會提供一些融資方案供參考。就算最后大家沒有合作,對于創業者來說,也是一個吸取信息量的過程。對了,Joshua 還幫氪星人做了個廣告:“某種程度上36氪也有這個功能,36氪現在也有一些創業者和資本之間對接的服務,應該說36氪是我見過比較靠譜的。”當然,他補了一句,“畢竟這是36氪舉辦的活動”......

Joshua 認為究竟要不要找 FA 還是從創業者自己的角度出發。好的 FA 是有它的價值的,這體現在幫助創業者定位、幫助創業者找到合適 VC上。另外,在談判過程,優秀的 FA 也能幫創業公司爭取更高的估值。從FA所提供的這些價值出發,他們的確能夠幫助創業者節省時間,另外在創投雙方鬧矛盾時也能居中協調,選擇一個相對客觀的方案平衡雙方。如果這些價值并不是創業者需要的,那當然也就不需要 FA 了。

找 FA 的話,該花多少代價才合理?Joshua 提到 FA 的收費會有一個行業默認的數字,大概是這輪融資金額的“百分之個位數”,大部分情況不會超過 5%。

至于現在有部分 FA 會要求占股的問題,Joshua 強烈建議創業者拒絕這樣的方案:“股份是創業這件事情的核心。創業者如果說‘我不在意股份,只要公司好就行’,這是非常無知的說法。任何一點股份變動都會對未來產生巨大影響。”試想一下,如果你的 B 輪 C 輪投資人,在你的股份列表中看到 FA 在里面占有一定股份,他們會怎么想?畢竟 FA 只是中間人,并沒有出資。讓 FA 跟投倒是可以,但 Joshua 認為不是首選。

股份稀釋多少合適?

Joshua 認為創業者在稀釋股份這件事上,按照行業正常比例來就可以了。一般來說,天使和A輪的稀釋比例在 10% - 20% 之間比較合理,15% 是比較公平的點,超過 20% 就不建議了。如果有具體的特殊考量,也可以更靈活一些,比如當創業者之前已經稀釋得過多了,或者投資人的確能帶來非常大量的資源。

稀釋得太快當然不好,創業者對公司的占股意味著控制權。如果前期稀釋太快,比方第一輪就創業者所占股份就打了 7 折,那么接下來的輪次里就要盡量謹慎。越到后期的輪次,稀釋的節奏會越來越慢,C輪、D輪時基本上都是 10% 之內的稀釋比例。

但這也不代表創業者可以抱著“少融一點,稀釋比例低一些”的心態來接觸早期融資。從 VC 的角度而言,太少的比例不足以吸引他們,VC 傾向于在一個較好的局里面占到足夠大的比例。在投十家成功公司但每家都只占一點點股份,和投一家占股足夠大的成功公司之間,后者對 VC 的收益貢獻更大。另外,如果只愿意稀釋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的股份,那么可能會“逆向選擇”,引來一些不太靠譜的漫天撒錢的 VC 。Joshua 提到,這些機構每個項目投一點點,占一點點股份,看下一輪情況,如果做起來了再跟投,如果做不起來也不至于損失太大。這類機構不會投入太多精力和資源幫助創業者,Joshua 建議創業者不要考慮。

該拿美金還是人民幣?

Joshua 認為這件事情背后的實質,其實是選擇一家美元基金,還是選擇一家人民幣基金。機構和具體的投資人才是創業者核心考慮的因素,幣種不是。

一般來說,美元基金的投資周期會比較長,人民幣基金則會較短,更偏向于在更短的時間內獲得財物回報。Joshua 還提到,美元基金過去這么多年已經在互聯網行業進行過非常多的投資,對行業的了解較人民幣基金更深。這會讓美元基金在戰略層面上更容易與創業者走到一起。“因為坦白講,互聯網所謂的燒錢模式等等,都是美元基金在背后支持。相比起來,人民幣基金受到他們的 LP 結構的限制,這方面可能會有限制。”Joshua 說到。在中后期,面臨收購誘惑時,美元基金可能會更支持創業者繼續獨立發展,而人民幣基金可能會偏向于快速退出。這會導致很大的分歧。

但目前也有很多美元基金投資機構開始設立人民幣基金,比如 GGV 自己。Joshua 認為,選擇幣種的實質是在選擇投資機構,所以這些美元機構背景的人民幣基金是可以考慮的。“畢竟現在也可以看到人民幣退出的渠道越來越多。”Joshua 說到。

而選擇美元的話,還會涉及 VIE 結構等問題。對于 VIE 結構,Joshua 建議“晚搭不如早搭”,提前搭好 VIE 的話,會讓融美元的過程順利不少。如果在接觸投資人的時候再去搭建 VIE,則會在意向確定和正式簽約之間留下一個時間窗口。對創業者而言,所謂“夜長夢多”,在這個窗口期間意向投資人改變主意,這方面是有過案例的。

至于資金到賬速度的問題,Joshua 表示,得益于政策和市場的手段,目前美元融資的資金到賬速度正在加快,一兩年后這方面應該不存在太大差別。目前來說,融了美元后,靠譜的 VC 會通過人民幣過橋貸款的方式,先向創業者提供一筆資金。等美元到賬創業者開辦的公司、完成登記備案后,再把這筆貸款還上。

所以選擇美元還是人民幣,這個問題的核心還是在于創業者希望誰出現在自己的董事會上。創業者應該根據機構和人能給公司帶來的價值,去選擇基金。他總體上的建議是,創業者選擇美元基金,或者美元機構背景的人民幣基金。

其他

現場的演講和問答環節中,還誕生了很多其他有價值的信息:

不要因為投資人已經投資過領域里的其他公司,就過度抗拒。除了個別不靠譜的 VC 可能會抱著“套料”的心態,大部分 VC 約見你就表示他們認為在投資上兩家是可以分開的,還是應該見一下。

如果細分市場上已經有兩家跑得比較超前的公司,VC 對這個領域的創業公司會非常謹慎。

和線下結合緊密的領域,將一個區域做成一個樣板市場后,再去接觸融資。就像是提供一個“最小化的證據”給VC看一樣。

出于管理團隊預期的目的,創始人不應就融資結果去和團隊內部做過多分享??梢噪A段性的分享,但具體的融資金額,不要對內部尤其是中基層透露太多。

在見投資人時,“把最好的投資人放在最后見”是一個可以借鑒的策略。一開始可以見一些最終投不成也不會遺憾的基金。

見投資人時要注意細節。尤其和合伙人一起見投資人時,要注意配合。投資人會默默觀察創始團隊的各種問題,心里都有一張“打分卡”。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