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6日-27日,2015中國創客大會暨第十五屆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在北京喜來登長城飯店舉行,經濟日報副總編輯林躍然先生發表了開幕致辭。
林躍然先生說,在國家的鼓勵下,創業熱情席卷全國。今年以來,每分鐘就有7家新興企業誕生,北京每160秒誕生一個企業,每日新增16000家企業。和以往歷次創業潮相比,這次創業潮展現一些新的趨勢,林躍然副總編輯總結為融合,深耕,年輕化。
以下是經濟日報副總編輯林躍然先生精彩演講實錄:
林躍然:女士們、先生們,各位企業家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能來到這樣一個由創業者和新興企業唱主角的舞臺。大家知道在今天的中國,沒有比創業更火熱的事業了。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經成為國家的重大發展戰略。在國家的鼓勵下,創業熱情席卷全國。
我看到工商總局的統計,今年以來,每分鐘就有7家新興企業誕生,昨天北京市工商局還有一個統計,北京每160秒誕生一個企業,每日新增16000家企業?;仡櫸覀冏哌^的歷程,可不可以做這樣的判斷,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歷過三次創業高潮,第一次是上個世紀80年代初的改革開放之初,第二次是上世紀90年代,第三次是上世紀90年代末,第一波互聯網熱潮風起云涌?,F在是第四次創業熱潮,前三次創業潮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這一次我們可以預見,10年之后必定有一批引領潮流的領袖企業在今天的創業者之中。這批創業潮領袖公司更年輕,商業模式更具創新性,他們在不同的放心進行大膽而有趣的探索。
和以往歷次創業潮相比,這次創業潮展現一些新的趨勢,其中有不少是值得我們關注的。第一個詞是融合,或者說基因重組。今年以來,“互聯網+”成了熱詞,在不同的行業之間,傳統行業和互聯網行業的深入融合?;ヂ摼W不再是單獨一個行業分類,而是整個商業中的水和電,利用這樣的水電作用,幾乎每個面對最終用戶的企業,都可以在傳統行業已經固化的利益格局中擠出利潤。越來越多的創業正在被“互聯網+”模式洗牌,基因重組出更具適應性的新物種,可以說是新物種大爆發的時代。
第二個熱詞是深耕?,F在僅僅選擇足夠細分的市場,已經不能形成阻擋競爭對手的防火墻。因為這是對傳統行業的深入改造,充分利用互聯網手段的企業,也不能不輕生產重運營。他們要面對用戶,提供產品和服務。過去幾年流行的平臺思維,或者已經進入了瓶頸期了。深耕中曾經遇到一個陷阱和障礙,無數次挫折積累的經驗,沉淀的客戶需求才是真正的優勢。
第三個詞是年輕化,80、90后創業已經不是炒作的概念,事實上已經成為新興企業的新熱點。以前新興企業的創業者,有很多都是海歸。新興企業創始人的平均年齡呈現出越來越年輕的趨勢。我們《中國企業家》雜志的研究,未來之星企業的創始人超過一半在30歲左右,十年以前創始人年齡一般在40歲左右。我們相信新的趨勢,在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創新中發揮重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決定中國經濟的未來。
股市火爆,股權眾籌等等層出不窮,創業創新配套各種制度和游戲規則也不斷完善,雨露比任何時候都充沛,土壤比任何時候更適合創業企業的生長。今后一定能看到更多新物種的誕生,一定會有更優秀的創業企業橫空出世。預祝2015年中國創客大會,第十五屆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取得圓滿成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