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搏資本會議室的墻角安放著一臺朗空智能空氣凈化器,窗臺上擺著一架億航無人機和一款METAS智能電子積木。楊寧就坐在這諸多智能產品的包圍圈中,他說,將來就連這張會議桌也可具備運算能力。
自2013年開始布局,迄今為止,在智能領域,楊寧已經投資了三十多家公司,堪稱是智能領域最火投資人。
楊寧毫不避諱地表示正在下一盤智能領域投資的大棋,他從產業鏈著手,不僅覆蓋了上游的芯片、傳感器,甚至包括兩家電影公司。在楊寧看來,TMT本身就包含Media內容模塊,而娛樂版塊和智能版塊實質上密不可分,都屬于一個產業鏈,因此,必需占據戰略制高點。
楊寧總結出了一套“智能思維”理論,他說,很多人知道智能好,但沒人能說出它具體好在哪兒,有了指導思想,就不容易疑惑。
下面來聽一聽楊寧關于智能領域的投資邏輯:
互聯網思維out了
大家都聽說過“互聯網思維”,但對于“互聯網思維”的概念并沒有達成共識。
現在有互聯網思維四大家,為首的是雷軍,其次是雕爺、赫暢和馬佳佳?;ヂ摼W思維的精髓是將信息化發揮到極致,把原本沒有連上網的東西連上,讓信息進行交互和溝通,由此產生原來所沒有的價值。
以前要跟上海廣州的朋友溝通非常困難,現在有網絡可以隨時溝通,這是人與人信息上的溝通。過去買東西只能去商場,現在直接上網就能看到商品信息和用戶評論,剛一下單東西就能送上門,這是商品與人信息上的溝通。信息化發揮到極致就是互聯網帶來的價值。所謂“互聯網+”就是把物品連上網,利用網絡的力量來重構過去的商業。
雷軍說手機是一切的入口,“入口”的概念就是互聯網思維,智能時代是不會有這個概念的。比如說空氣凈化器,很多人問我第一句話是“噪音有多大?”我可以告訴你,你不會知道噪音有多大。比如咱們在說話,它就能測出當前環境噪音是多少,并且自動將噪音降低到環境噪音之下,你根本不知道它存在。白天家里沒人的時候,它會加大功率換氣,等你下班回來,它又進入安靜模式,睡覺的時候換氣自動放緩,噪音非常小,睡著一段時間后又會自動提高換氣頻率,不需要用遙控器。
雷軍提出過風口理論,互聯網原本是個大風口,現在豬太多,全擠在風口,風口被堵死,互聯網風口里全是死豬,風口再大也架不住豬多。智能領域就是下一個風口,現在是風大豬少速來。
智能思維才是王道
互聯網思維發展到現在已有十多年,我認為它的下一個時代是“智能思維”時代。所謂“智能思維”,即把運算能力嫁接到原本沒有運算能力的地方去,是運算能力的全面普及。
智能思維不同于物聯網思維,智能思維是智能時代全新的一個思維體系,而物聯網思維只是互聯網思維的2.0版?;ヂ摼W思維更多是網絡化思維,運算處理能力在云端、在服務器、在IDC,而智能思維是把運算能力本地化。在智能時代,如果用物聯網思維來作為指導思想體系發展就會產生誤區。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思想指導體系,如果不用這套指導體系,就會與時代格格不入,會被時代淘汰。
最早的時候,全世界只有一個CPU,Eniac,由當時偉大的科學家馮·諾依曼用圖靈的計算機理論制造。到60年代,全世界不超過一萬臺cpu,到70年代,比爾蓋茨開始編程序時,全世界不超過幾十萬臺cpu。直到80年代,蓋茨提出每個家庭都應該有臺計算機,每臺計算機都應該跑著微軟的軟件,在當時被認為是個很瘋狂的概念,大家不理解為什么每個家庭都需要有個芯片。到了90年代,多媒體、手機的時代,每個人都有了芯片,再到現在智能可穿戴時代,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眼鏡、智能手表……每個人會擁有超過一個芯片。更夸張的是,當朗空智能空氣凈化器、智能無人駕駛汽車等產品出現,甚至獨立的機器人出現之后,每人可能有幾十個芯片。過去那些無運算能力的東西都會擁有運算能力,小到水杯,大到會議桌。
不過,至于會議桌有了芯片能干什么并不是我要考慮的問題。我是一個體系的提出者,提出之后,由創業團隊沿著思想體系發展,去考慮在原本沒有運算能力的地方植入運算能力之后可能產生什么樣的應用和價值。
智能時代這四類公司大有可為
智能時代,有價值的是智能思維的價值體系。
具體到投資,按照價值的不同,可將智能時代的公司劃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硬件做生態,成就他人,成就自己。在硬件平臺上能夠產生第三方公司的巨大機會,甚至產生許多上市公司,比如手機平臺的出現催生了很多手機游戲上市公司的發展,PC平臺曾創造出微軟的巨頭。
第二個層次是智能硬件引發社區。與粉絲經濟不同,硬件引發社區是通過使用硬件產生社區,很多用戶通過使用硬件形成關聯,能有效地留住用戶。
第三個層次是硬件時尚。硬件有時尚的屬性,更新速度快,比如手環,一年換一次。
第四個層次是硬件做工具。這僅僅滿足需求,價值不高。
智能時代的價值體系跟互聯網時代不一樣,互聯網時代是重營銷、重運營、輕產品、輕技術,而智能時代的指導思想則恰恰相反,是重產品、重技術、輕營銷、輕運營。
有的智能產品公司前期宣傳很到位,后面卻不了了之。能走得遠的都是產品好、技術好的公司,因為只有這樣的公司,才能形成核心用戶群。
整理/鄧紹鴻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