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業者心中,天使投資人們被光環所籠罩。他們抑或是人生導師,抑或是創業達人,于創業者而言,能夠得到知名天使投資人的青睞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情。毋庸置疑的是,天使投資人們大多有著極具代表性的投資案例,這些成功案例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了他們的成功。但正如硬幣的兩面一樣,那些知名的天使投資人同樣有著不愿提及的B面。當創業者考慮是否接受天使投資人們投資時,不妨透過他們的B面了解最真實的投資人。
李開復,臺灣人,在2009年9月創立創新工場前,曾擔任谷歌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微軟全球副總裁。2013年9月,因罹患淋巴癌,返臺治療。沉寂17個月后,于2015年2月13日,重返創新工場。6月27日,紀錄片《筑夢者者之李開復懺悔錄》首映,同時,李開復還推出了自己的新書《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學分》,重拾青年創業導師身份。
今年2月,李開復公布了創新工場成立以來的成績,已投資150多家企業,涉及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硬件投資、O2O等多個領域,而在2012年3月,這個數字是47,其中18個項目已經獲得A輪融資。李開復坦承,有3個項目進入“休假式治療”,投資失敗,但未公布具體項目名稱。
創新工場投資的項目,已經有很多接近或超過上億美金的估值。其中美拍估值超過20億美元;elex、豌豆莢估值超3億美元;快牙、face++、知乎、小魚在家、蜻蜓FM等估值超1億美元;暴走漫畫、有妖氣、墨跡天氣、友盟、安全寶等估值超5千萬美元。
對于VC來說,項目退出、資金收回就算不得失敗。從公開資料來看,作為天使投資人的李開復獨具慧眼,投中了多個回報十倍甚至百倍的項目,比如同步推、友盟;估值上億的有知乎、豌豆莢。但也有一些項目,或許沒有達到最開始的預期,黯然收場;或許屢屢轉型卻仍無頭緒,到處亂撞;或被收購,或徹底失敗。
點心OS:三次轉型,團隊流失,終被百度分拆
“點心”成立于2010年8月,是創新工場孵化的第一款重量級產品,也是創新工場首個夭折的畢業生,創始人張磊是前百度無線技術負責人。點心算得上是第一波搶占OS平臺的企業,項目布局不能說不早,曾被認為是有希望和MIUI競爭的產品。2011年3月,點心移動獲得金沙江創投千萬美元級別的A輪融資,搬離創新工場。
2011年的點心一直在做點心OS,他們理想的商業模式是將點心OS賣給手機廠商預裝,手機廠商只需要做好硬件,節省操作系統開發成本,點心OS獲得海量用戶。結果Android手機興起之后,三星、HTC、華為、中興等手機大廠通常使用自己開發的系統,最終點心只能和夏普、天語這樣介于一線和二線之間的廠商合作。
之后點心經歷過三次轉型:從面向手機廠商定制OS,到向用戶提供ROM,再到主動轉型去開發基于系統層面的工具應用。期間,在安卓優化大師(蔡文勝投的項目)剛剛推出時,由于張磊和蔡文勝私交甚好,安卓優化大師被點心拿下,后來被認為是點心最具價值的資產。
正是由于多次轉型,讓點心內部核心骨干人員的流失,成為其后來出現危機的重要原因。2012年底點心被百度收購,安卓優化大師也改名為百度手機衛士。2014年底,成立四年的點心團隊被百度拆分,整合進百度大安全業務團隊和百度收購的91無線,成員吃了最后一頓“散伙飯”。
可以說,點心OS錯過了系統平臺機遇,也錯過了ROM刷機時代,當360、樂視、小米等依托客戶端、生態和終端再度在OS端發力時,點心卻依然還是那個孤零零的點心,有點悲愴。
點點網:微博興起,輕博客式微,被創始人拋棄轉型
點點網由前盛大邊鋒總裁許朝軍于2011年2月創辦,專注做輕博客社區,并獲得李開復200萬美元天使投資,許朝軍本人也加入了創新工場推出的明星創業家計劃。2011年4月,從開放注冊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點點網便獲得來自聯創策源、紅杉資本超過1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正式搬出創新工場,成為創新工場孵化最快的項目。
然而,前期發展如此之快的點點網卻在1年之后夭折,被創始人拋棄,轉型做移動語音“啪啪”,雖說自微博興起后,輕博客集體低谷是整個行業面臨的困境,但點點開始走向衰落,也是因為經歷了“山寨門”、“涉黃門”等事件。點點網曾因直接效仿美國輕博客網站Tumblr(后被雅虎收購),而廣被網友詬病。也曾以色情博取流量,從而漸漸失去用戶。許朝軍也曾反思點點網失敗的根本原因在于“輕博客”是個超我產品。
2013年,許朝軍轉型做語音社區“啪啪”,這款語音+圖片的移動互聯網社交產品曾在上線八天就沖至蘋果商店社交類應用的首位,下載量破萬。爆紅之后又歸于沉寂,暫無新的融資消息傳出,也許啪啪從未爆紅過。
豌豆莢:錯過了最好的賣身時機,進退兩難
豌豆莢成立于2009年12月,曾是創新工場最具入口內核的產品,進入時間也很早,也曾是應用分發市場的主流渠道,是創新工場有潛力發展成平臺和大入口的項目,但卻在幾年間,喪失了機會,錯過了合縱連橫的整合窗口,同樣也從分發視線中漸漸模糊。
作為市場的先入者,豌豆莢享受了可觀的市場早期紅利。但從2013年,百度、騰訊先后在應用分發領域發力,市場格局迅速向巨頭集中。百度與360以大哥身份互不相讓,小米應用商店則憑借強大的終端實力后來居上。而豌豆莢堅持不被收購也不站隊,更沒有終端支持,沒有“干爹”的豌豆莢從應用商店轉型移動內容搜索平臺,過去的應用商店品牌正在弱化。作為曾經的行業老大,豌豆莢已退出主流應用商店之列。
目前估值超3億美元的豌豆莢曾一度引起各大巨頭公司的“瘋搶”。2013年因百度收購91助手,豌豆莢的估值也水漲船高提升至12—15億美元,成為阿里巴巴、360、甚至京東覬覦的收購項目。據說豌豆莢已經和阿里巴巴就收購事宜進行了多次交涉,如果當時選擇“賣身”,一定是個好價錢,然而,傲嬌的豌豆莢卻執意要獨立發展,回絕了巨頭的美意,選擇投入軟銀的懷抱,接受1.2億美元的融資。
在最輝煌時期,豌豆莢錯過了賣給阿里的最佳時機,導致后來發展陷入困境。外部百度、360、騰訊巨頭夾擊;內部管理層糾紛嚴重,人心渙散。在合適的時機選擇被收購,是資本運作的需要,對產品長遠發展也有好處,最終回報也越大,但是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后悔也無用。
美味書簽:水土不服,黯然離場
美味書簽的外文版Del.icio.us是互聯網最大的書簽類站點,早在2003年就做出過多項開創性嘗試,如社會化的標簽機制、信息基于標簽的自組織等,直至今日仍然被大多數社區類產品如微博等沿用。
2005年,雅虎公司收購Delicious。2011年4月,YouTube聯合創始人陳士駿(SteveChen)和查德·赫利(ChadHurley)宣布,旗下公司AVOS從雅虎手中收購Delicious,并開始了在中國的運營。2012年4月,美味書簽獲得李開復數百萬天使投資。
作為開創Web 2.0 時代的傳奇性的產品Delicious,卻沒有在中國生存下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用戶閱讀習慣的顛覆,一直在消耗資源的美味書簽于2014年2月15日正式關閉網站。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