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兆江的微信簽名是:創業,是意志力的較量。這句話或許正是他對三年創業生涯的總結與感悟?;ㄈ陼r間,歷經三次轉型,期間不斷摸索、爬坑、歸零、再出發,才找到了現在的路。這條路找的很辛苦,他曾經很迷茫,還曾經在產品規模上因為“貪”這個字犯下讓他終身反省的錯誤,不過好在他現在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從Discuz!到伙伴云表格
2006年,袁兆江加入社區軟件平臺Discuz!團隊,擔任產品運營副總裁,幫助50萬中小站長實現創業夢想。2010年Discuz!被騰訊收購后,他進入騰訊互聯網事業群,擔任Discuz!總裁。2013年他和合伙人戴志康創辦伙伴網,立志再為上千萬中小企業提高工作效率,因為這是他們曾經的痛。
說起創辦伙伴網的初衷,袁兆江回憶從09年開始,那時候Discuz!還沒有被騰訊收購,他們希望做好聯系客戶用的跟蹤記錄,花了10萬買了一個軟件,對方兩個人駐扎公司部署了兩個月,培訓了一個月,但是用了一個月之后他們就不用了。為什么呢?你想,什么樣的軟件需要培訓一個月才能用?那這個軟件得有多復雜?從那時候起,這個“痛點”算是被袁兆江記在心里了,于是2013年從騰訊出來,他毫不猶豫的投身“團隊協作領域”創業了。
產品摸索:從1.0到4.0的蛻變
剛開始袁兆江并不知道企業級協作應用應該怎么做,于是“參考”了當時國外很火的Yammer。眾所周知,Yammer是一個企業內部協作通訊軟件,用戶可以在這個平臺上聊天、討論等,2012年被微軟以12億美元高價收入囊中,是當時企業服務的明星。然而花了兩個半月的時間做出來之后,袁兆江發現自己團隊都沒用起來,原因很簡單:中小團隊成員很少,背靠背就解決溝通問題了,沒什么社交需求。企業社交、社會化交往,這就需要建立在一個內部管理具備社會化屬性的企業,這往往是大企業的需求。
后來袁兆江和團隊開始發掘自我需求,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是Evernote的重度用戶,于是開始轉型,花了半年時間,終于做出一個基于文檔的團隊版Evernote,不過,袁兆江卻開始跳進了另一個坑——“貪大”的坑,他說這個教訓會令他反省終身,以后的創業生涯時都會時刻提醒自己:一定要腳踏實地。當時他覺得“像我們這么豪華的團隊,豪華的資金,就做這么一個小應用,有點不值??!”當時公司已獲得紅杉資本、晨興創投兩家全球頂級風險投資商的A輪數百萬美金投資。他認為做個團隊版Evernote,市場適用面比較窄,發展空間小,盡管產品做得很優秀,但最終還是沒有發布。半年時間就這樣白白過去了,不過這個“坑”才剛剛開始。
后來袁兆江抱著“做大必勝”的思路,又花了一年半時間,做出了伙伴3.0,號稱一站式企業協作解決方案,產品規模做的越來越大,大到連袁兆江自己都無法形容它“究竟是個什么東西“,在推廣時他發現一句話竟說不清楚這個產品究竟是什么。那時他突然頓悟:互聯網產品應該追求小輕快??!而他們卻一直在背道而馳:產品應該是做成一個“釘子”扎進市場,而他們卻做成了錘子,針對市場的痛點,不尖銳何談快?!于是他們破釜沉舟,痛定思痛,開始給產品做減法,砍去了2/3的功能,把最核心的數據管理部分提煉出來成了現在的伙伴云表格,新版網站已于今年7月3日上線。
市場在變,創業者的思維也要變,眼界和境界也要跟著變。袁兆江稱,現在伙伴云表格開始回歸最樸實的釘子精神,立志把一款小而美的產品腳踏實地的打磨好。他現在一點也不覺得這個產品“小”了。他選擇以Excel切入,做Excel版的Evernote。因為他發現Excel作為一款單機軟件已經存在十幾年了,在數據管理上很靈活,但是在在線協作方面一直沒有什么改變,大部分中小團隊還是在用Excel辦公,雖然巨無霸公司都引進了CRM、ERP、OA等等,但其實員工個人還是普遍在用Excel,因為公司級的信息協同系統不夠靈活,滿足不了員工當下的緊急需求。
袁兆江說,對于企業和員工來說,數據管理是他們一個很大的痛點。這個“痛”是小數據的痛,大數據離他們還有點遠,他們更需要有人能幫他們解決眼前小數據管理的困難。
萬能的表格:論Excel的正確玩法
表格簡單嗎?套句時髦的話叫做:簡約而不簡單。雖然表格形式上很簡單,但是任何你可以想象得到的使用場景它都可以滿足你:客戶信息匯總、嘉賓邀請進展、考勤、Bug匯總、報銷、KPI......
嘉賓邀請進展不斷地更新?議程不斷地更新?數據匯總反復粘貼修訂?不清楚客戶跟蹤進展狀態到哪步了?同一主題的郵件一天收到八遍?——戳中你的痛點了吧?這種落后的工作方式相信在中小企業中還很普遍存在,其實基于云端的共享就可以解決了。那么團隊的Excel應該是什么樣的?員工如何在Excel上實現協作?
伙伴云表格主打兩個特性:多人協作共享、多終端同步。
比如在伙伴云表格上,上傳你的Excel,簡單配置就可以成為在線表格,數據及其所有變化都可以與你的團隊成員實時共享,通過集中展示的動態列表,第一時間了解工作區的新變化。
當多人進行錄入和修改時,你可以得到通知提醒,而且每次修改都留有記錄,數據追蹤全程可追溯。你可以和你的小伙伴在伙伴云表格上進行深入交流,針對單條數據進行討論和安排后續工作。 表格的設計非常靈活,通過簡單的拖拽就可以創造一個新的表格,或者對已有表格數據結構作出調整。業務需求發生變化時,相應的表單也能隨時適應這種變化。這對中小團隊業務調整快、變化多的特點來說,至關重要。
支持智能篩選排序,快速直達自己想要的數據組合,比Excel的篩選排序更加輕便。
再提下Excel的移動端辦公。Excel在移動端查看比較容易,但是新增、修改幾乎是不可能的?;锇樵票砀竦囊苿佣耸褂昧艘惶讋撔碌慕换ピO計,可以很方便的對每一條數據進行增、刪、改、查,篩選和排序,實現移動數據協作。
目前市場上的云辦公平臺不少,比如我們之前報道過的格子云、IMO等,伙伴云表格與其它產品有所不同,一是定位不一樣,伙伴云表格專注于數據協作管理,而其他產品模式更“重”,覆蓋辦公全領域,類似于伙伴3.0時代。不過袁兆江認為一款小而美的產品簡單易用,已足夠解決用戶痛點了;二是伙伴云表格用戶更精準,即使用Excel管理業務數據的團隊,他們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三年時間才找到了一個方向,如何讓團隊堅持下去,曾經是讓袁兆江很花心思考慮的事。歸根結底,只有創始人自己堅信能把產品做出來,才能帶動其他人信任你,跟著你。袁兆江認為這三年也值了:三年時間我們的團隊練出來了,我們對市場、對產品、對用戶的理解練出來了,未來我們將帶著這些理解,陪伴中小團隊一起走過最艱苦、也最有樂趣的創業之路。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