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本土還是赴美股上市,目前依然是創投業界和創業企業的話題焦點,截止7月8日,盡管經歷了斷崖式的連續下挫,國內創業板平均市盈率仍然達到86倍,仍然超過納斯達克歷史頂點時期的前100指數80倍市盈率,在當前國內股市波瀾不定的狀態下,對創業者、創投業會有和影響?我們采訪了韓投伙伴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王平,作為今年唯一一位同一月內操作兩家中外企業登錄納斯達克的投資人,他就有關熱點問題進行解答。
“你們投的長三角精細化工是今年唯一一支在納斯達克掛牌的制造業題材企業,感覺制造業企業在美股上市是挺難得的,相比之下,制造業企業的市盈率好像在納斯達克并不高,他們公司的情況請介紹一下?他們有過去A股或創業板上市的想法嗎?”
王平:納斯達克對中國企業,特別是制造業企業的審核是到了有色眼鏡檢查的地步了,上市過程非常艱難,證監會和Nasdaq對材料的細節審的很嚴,最近這幾年很多國內企業都在對手交易過程中退了回來。我們好在還是經受住了考驗。要說最終能上去的原因是這個企業確實是目前中國大陸能做到零排放的少數企業之一,這一點是是關鍵,在中國升級經濟結構的這個大趨勢里,這個價值是顯而易見的。我看過很多號稱零排放的企業,也許是技術儲備、投入不夠這些原因,對外宣傳原料利用率能到多少多少,實際還是拉十幾公里長的水管深到湖里或是海里排掉,長三角這個企業在產品線的組合上很用心,又愿意先去投入做這么一件事,所有的廢料排到下道工序產出其他產品,氣體液體都是,利用率100%,美國人之前對大陸這方面的大體情況有了解,所以材料交上去的時候他們并不當真,還專門進行了單獨調查,審計事務所、其他機構的報告不看,專門調查才知道確實是零排放,他們這個產品線組合能力被認可。
我們投了A輪400萬美金,B輪又給了400萬,凱鵬華盈B輪投進來1000萬美金。另外你說的納斯達克制造業上市難的事情,其實制造業企業本身也并不存在難上的問題,客觀上是因為財務造假行為在早期中概股上市公司很普遍,傳統制造業可能這方面被認為更明顯一些,不過造假行為未必是單方面原因,華爾街的一些律所起了很壞的作用,設計出中方企業幾乎不可能完成的條款,利用中方企業不熟悉在美國投訴律所的流程,導致最終中方企業站在一個或者高額兌現,或者放棄上市殼價值的境地。盡管這樣我們也沒有A股或創業板上市的想法,我們認為他們具有全球競爭力,他們生產高分子化工產品,一百多個品種,在很多細分領域他們的市場占有率是第一位的位置,在各方面的領先優勢都是世界級的,他在納斯達克上去的時候,市值只有兩億美金左右,確實不高,要是同期在創業板上市,肯定在百億人民幣以上,但沒關系,最近中概股普遍受到低估,處于被觀察的階段,長期只要你業績不斷拿出來,最終還是回到正常的評估線上。
“最近國內創業板都停牌了,跌的很厲害,比這幾天美股中概股跌幅大多了,沒在國內上市是不是感到很幸運?”
王平:國內創業板平均市盈率太高了,調整是早晚的,我們也有在A股、創業板等待過會的企業,所以沒有影響。具體在哪里上市是看企業本身的情況的,像長三角精細化工這種我們就選擇在美股上了。大的層面說,各個股市都有間歇性的表現,有時候東京股市很火,有時候新加坡股市很火,馬來西亞股市也有個非常好的幾年,長期來看,最契合經濟趨勢也相對比較穩定目前來看還是美國股市,特別是納斯達克對高科技發展的趨勢一直是緊密相關的;另一方面,達到了一定基本面的要求后,美國市場上很多行業基金、指數基金和一攬子基金會無差別認購,起到穩定股價作用,高科技行業獲得全球性主流市場和機構投資者認可對于成長期的高科技企業很重要 --- 如果你的夢想是在更大的市場拼搏,而不是回老家蓋五星級酒店,那就不需要在本地化市場里套現。這個企業的創始人雖然年輕但是很早就財務自由了,有更大的夢想,他們主要是為了長遠的事情,去納斯達克就意味著不斷地往前跑,不然市盈率馬上下跌,去A股對很多創始人就是人生的高峰,事業的終極目標,就可能是個終點,而Nasdaq更多的是個起點。
“你個人認為國內股市最近這段時間的形勢對創業期團隊和創投下一步有沒有影響?“
王平:我剛才說了,國內股市至少一段時間還是本土化市場的格局。雖然中國股市已經走過四分之一個世紀,但是仍然很不成熟,路上又太多的 Sirens song(海妖的迷幻歌聲,意指不確定的誘惑干擾), 要讓企業家想Odysseus(意指專注致行的人)一樣塞住耳朵不容易。這對創業團隊是很不利的,一會兒想著眼前有這么容易上去的高估值高市盈率市場就激動不已,一會兒又覺得還是要踏踏實實做實事趕緊提高盈收能力,我想創業板這么高的平均市盈率肯定會調整一段時間,這對現在的創業企業是好事,可以專注著手實際的事情。風險機構來說現在沒有不在中國尋找業務的,必然介入國內的證券市場。前一陣子這么火爆,又有一些從美股私有化然后回歸的,這就是一個大的趨勢。這個趨勢我認為還是在的,具體的操作計劃上,即使沒有這次劇烈的震動也會有結構化的調整,這個市場它還是一個退出的選擇。
“如果國內股市這次平穩了,你覺得創業板市盈率還會那么高嗎?那么你們投資并且成功上市的企業有沒有這個回歸的打算?如果這是個趨勢的話?”
王平:今天已經翻紅了,但市盈率還是很高,比納斯達克還是高很多?;貧w不回歸不能看市盈率,要看企業所處的具體情況,它的治理能力、所處的發展階段,行業內地位,我個人認為目前巨頭型和高成長性的企業不會選擇回歸,假設A股一直會保持6.26之前狀況的話,如果我是一家中等規模企業,目前還看不到行業內絕對的領先優勢的話我會考慮回歸,畢竟經歷過納斯達克的洗禮了嘛,這個含金量是有的。另外還有一種是模式沒有充分得到美國投資人的理解的中概股,比如360通過殺毒介入流量分發、游戲這種模式是中國特色的,老外看不懂,當然應該回來。我們目前還沒有這樣的標的企業適合回歸。
“據說這次你是本年度最成功的投資人,同一個月就有兩家企業上市的,今年韓投伙伴的投資業績如何?另外韓投伙伴是一家什么樣的基金,能不能介紹下你們的投資情況和你們的收益率?你們的投資特點是什么?
王平:韓投伙伴是韓國投資控股(三星最大的機構股東)的全資子公司,目前管理的資金規模大概在十五億美金吧,從1986年創立到現在,每年新發1-2只基金,同樣每年到期清算1-2只基金,我們走的很耐心,平均的基金周期是7年?,F在有些投資人或許會告訴你一個天文數字的資金規模,但實際上自有的可能是百分之幾的比例,并且只是一次性基金。我們關注對象很寬,新材料、生物、能源、電子和TMT,只要是標志著未來趨勢的行業,制造業、媒體、服務業我們都投了很多,每年投資大約50家企業,基本每周一個。我想韓投的操作特點是穩健和精確,一個是前期的研究和學習工作要求非常高,另一個是通過我們自己投資決策委員會的過程比美股監管機構的審核還要難,所以成功率還是比較高的,從創業投資的案例數來說大概可以排在全球前十,最近的交割清盤的基金獲得了2-3倍的總資金收益,不算高,但是比較穩,即使在亞洲金融危機大量基金崩盤的時候也獲得了超過30%的總收益。而且我們的募集對象都是機構投資者:社保金、銀行、政府母基金、財團,還沒有針對散戶,非常好發。
我個人負責投出去的項目大概有十個左右,這個月有兩家在美國上市的包括長三角精細化工(納斯達克)和一家硅谷做藥物研發的公司(紐交所),年底之前應該還會有其他在美國上市,剛才我說過正在國內A股過會的也有兩家。
“這個業績好像是蠻高的,感覺比較精確,精確度重要還是回報率重要?”
王平:韓投的機制和文化決定我們篩項目過程很高質量,從來沒有說是誰拍腦袋就這么定了的事,必須經過投資決策委員會的流程,當然原則上我們也可以自己覺得有把握投了就投了,但不能這么做。投資長三角時候我被獵頭從別的機構轉到韓投不久,項目過投審會時候有個學化工的同事讓我解釋某主產品的分子合成過程,我當時汗立刻從背上留下來,我中學到大學的化學課都是60分萬歲過我們自己的會的時候,這個案子被同事嘟囔了句“王平不懂他在做什么”差點被否了,所以就趕緊的
到處找找專家,全世界的專家都找遍了這才有把握做這件事。我們的原則是如果對一個核心問題沒有理解,那錯過了那就錯過了,重要的是后來把失誤的原因找出來,吃透。并不是說錯過了就錯了,只要你概率放在那里,趨勢判斷沒錯,后面機會還很多。不過其實特斯拉我也曾有機會在價格很低的時候入股,很遺憾沒有投,這是我經常反思的案子,沒有投是因為技術上看不懂,我請教了某電動車方向院士,也去托人在韓國現代汽車設計部詢問,甚至我們自己也投資過電動汽車設計的企業,但沒有一方認為用小電池的方案有可行性,恰逢特斯拉樣車燒毀,就放棄了。我最多的思考是碰到下一個特斯拉,我怎樣不錯過。
創業投資都會有個結構化理解公司的過程,對細節和肌理性的,不論是財務、行業特點、治理、技術的拆解,但韓投與其他一流機構一樣,投資經理要能看到審計師和律師看不到的一面,而不僅僅是一個格式化的報告。保證精確度的前提上,我會再選擇回報率,我不認為這是個矛盾的問題。
領投的項目里我會盡量扮演Co-pilot(大副),協助創業者在風雨中飛翔,我理解并且不斷的在體驗高速發展的企業面臨的各種起伏。 當然每個機構看法不同,同一個機構里每個投資人的風格也區別非常大。
國內現在有一種情況,PE做VC,VC做天使,天使做孵化器,全民搞眾籌,大學生拿著一張紙就融到幾百萬人民幣,好像精確性已經很少被提及了,但創業團隊的估值和創業成本都被推到很高,有人說這是個創業泡沫時代,你怎么看?
王平:顯然這次國內股市大跌之后,泡沫會撇掉很多。眾籌行業估計過關模式會受到很大影響,個人投資者手里沒有錢了嘛,而且也會更清楚看到風險的比重。用一張紙拿到幾百萬的傳聞一直有,但這個故事一般來說省略了很多過程,這一點上說,這是你們輿論上的泡沫。大跌會好好去去你們造成的泡沫(笑)。
但長期來看,這個泡沫時代不壞。從技術、市場到利用互聯網而產生的新組織方式集中出現,就像水盆里的泡泡浴,它不是一個,是成千上萬個小泡沫組織的大泡沫,而且它還在增長。我覺得關鍵首先別闖到馬上就破的那個,然后是不錯過最有成長性的, 不論什么時候精確度會越來越重要,而不是你投出去的規模,市場只承認最多前兩名,你介入的越早判斷力就應該越強,永遠不應該擔心好項目沒有了,只應該擔心在火爆的氣氛里,你的判斷力會不會失焦,你的后期服務能不能充分匹配,這是我的觀點。
“那能否一句話來描述一下在當前這個創業形勢下和創投形勢下VC跟其他背景投資人的不同?”
王平:我認為如果說現在是創業流水線時代,VC投資人已經是里面的手藝人了。進一步說,在有充分投資經驗的機構里拿投資對企業是一次雕琢,每一輪都要求你精益求精。不論創業者是什么樣的野獸,是老鷹就得強壯胸肌,磨厲鐵爪。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