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的12月26日,在一片建筑物間的空地上,獨角獸第一代無人機在馬崢的操控下起飛,在幾十人的圍觀下,這款國內首款FPV(第一人稱視角)無人機算是正式發布。
如今大半年過去,馬崢帶來了獨角獸第二代無人機,一個他眼里的滿意之作,他給這個作品打了95分。
在這件狹小而且堆滿各種零配件的工作室里,馬崢講述了他的創業故事以及無人機夢想。
“大疆可以建立商業帝國,我也想去試一試”
我有很多年的積累。這句話馬崢在采訪中說了多次。他并非像常規科技行業創業者一樣是技術出身,大學專業學的是經濟管理,不過,他最終還是和無人機結下了不解之緣。
2011年,在國外工作多年后馬崢回到國內,玩了半年,沒錢后覺得該找份工作了,于是找到了一家叫大疆的公司,那時候,大疆還不是現在的大疆,并不那么為人所知。
“我以為他們是賣飛機的,結果不是,是做航模的”,進入大疆后,他從銷售做起,很快就做到了整個歐洲區的銷售負責人,但不到一年后便離開了,很多人和我一樣對此表示了疑問,他的回答透露著自信和野心,他說,大疆可以建立商業帝國,我也想去試一試。此時,大疆已經開始展露頭角,并隨后呈爆發式增長,如今這家公司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大消費級無人機企業,占據70%的市場份額。
離開大疆后,馬崢嘗試做過跨境電商,將中國的航模產品銷往國外。不過很快不滿足于做電商,最終他還是決定自主研發做產品,并隨后創立FPVSTYLE。
他說自己從來都不是一個多么有天賦的人,從小內向,不過比較好強,把不喜歡的學科考到第一也只是為了贏。“我從來沒把自己定位在哪個方向,我覺得自己還是比較能夠跟自己較勁的,所以在這個事兒上,只要是喜歡,以興趣為主,什么都能學。”
獨角獸一代
“我們不玩航拍,我們玩的是競技”
對于無人機而言,2011年是飛控年,2013年是云臺年,而今年則可能是娛樂年了。此前Lily無人機的爆紅讓無人機有了另一種可能,無人機變得不再高不可攀,而是徹底成為小白級消費品。而另外一些更加成熟的玩家則開始組裝起無人機,玩起更加刺激的穿越與競技比賽。這類比賽注重沉浸感,在佩戴第一人稱視角眼鏡后,通過無線電可實時將圖像傳至眼鏡顯示屏上,實現以無人機的視角看世界,享受“飛翔”的體驗。
其實,第一視角無人機競賽近兩年已經開始呈現正規化,從小眾玩家間的小打小鬧上演至各種國際性的競賽。英國、澳大利亞以及瑞士都曾舉辦過此類競賽,美國也于上個月在加州成功舉辦了首屆無人機FPV比賽。
不過,盡管無人機FPV比賽發展越來越快,參賽者的設備大多還是自行組裝。而馬崢要做的就是為這些玩家提供整個的一套式服務,從無人機到眼鏡。
獨角獸配備的眼鏡由FPVSTYLE自主研發,而在第二代中,則與暴風魔鏡合作開發了一款FPV暴風眼鏡。談起暴風魔鏡與暴風眼鏡的區別,馬崢說是在信號的延遲上,“暴風魔鏡它本來只是個殼子,本來用來裝手機去看的,但我們不用手機,手機接收的信號有嚴重的延遲,這個更適合玩航拍,而對于我們這種競技類的,則不能有這樣的延遲。”
獨角獸無人機的視頻傳輸系統使用了較原始的無線圖傳系統模擬圖傳,相較于數字圖傳,模擬圖傳可以做到幾乎沒有延時性,模擬信號可能會有干擾,但不會斷。而數字圖傳如果數據鏈斷裂的話,整個攝像就停了。不過,模擬圖傳存在的問題是整個的影像的清晰度不是很理想。
獨角獸無人機的圖像清晰度為600線,相當于40萬像素,這對于如今動輒幾千萬的像素而言猶如回到黑白相機的年代,不過馬崢表示這也是目前模擬圖傳的普遍水平,“目前的技術已經可以實現高清圖傳,但這種系統費用很高,其中做的比較好的大疆,他們的圖傳系統LightBrige需要8000多一套,而我們的則只要幾百塊錢。”
獨角獸無人機最大特點在于速度,每小時可飛行200公里,“它之所以那么快,是因為在這個飛行器的動力上面做了動態旋轉式設計。”馬崢說這樣的設計更易于飛行,可輕易躲過避障物。
無人機能飛多高,能飛多遠,并不是馬崢最關心的,他要的是速度。他說,這就是競技的玩法。
獨角獸二代
”這次,我給它打95分“
獨角獸無人機第一代從研發到量產只用了3、4個月時間,不過在外觀設計上遭到了一些詬病。馬崢也表示第一代產品并不令他滿意。因為外觀的設計還導致生產的難度,當時團隊曾一度陷入資金斷裂的境地。
第二代的產品相對于一代,研發周期顯得并沒有那么倉促。這次請到了荷蘭設計師Martin設計外觀,機殼使用了一級方程式賽車的材料,非常輕,非常堅固。同時機身采用了模塊化設計,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方便用戶維修和升級設備。
對于這款無人機他表現得很滿意,對著眼前還是裸露的樣機說,這次,我給它打95分。
目前,第一代獨角獸無人機已經停止銷售,第二代正在點名時間參與眾籌,目標10萬元。接下來馬崢的重心是比賽項目的搭建,目前正在與中國AOPA機構合作策劃第一屆無人機賽事。
他說,他想要的不僅僅是一場場激烈的賽事,而是要把這種賽事發展成一種文化,“這個文化可能就變成了每個月都要去干的事兒一樣,或者大家聚在一起來探討探討飛機哪個配件比較好,要怎么裝一個新機,這樣的一個互動式體驗。這種比賽其實最重要的不是最終拿什么獎,而是把這種文化給做起來,讓大家有一個生活方式的改變。”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