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國際社會對互聯網思維的討論較多,認為互聯網思維是一種用戶體驗至上、商業民主化的思維,是在云計算、大數據和移動互聯網背景下思考企業發展、產品創新、營銷推廣,將形成一個全新的產業生態環境?;诨ヂ摼W思維下的企業轉型升級,推動了眾多制造業新業態的崛起,成為當前制造業發展新的亮點。引導制造業新業態的健康快速發展,是我國制造業的一種發展思路、發展模式的挑戰,更是當前經濟形勢下難得的發展機遇。
一、互聯網思維推動制造業新業態不斷涌現
互聯網應用的逐步豐富,深刻影響和改變人們的生活和消費方式,促進人們用互聯網的思維,重新思考和構建制造業的生產模式和組織方式,進而形成了大量的新業態。整體上,基于互聯網思維形成的制造業新業態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基于社交化生產的新業態:如小米手機、開源硬件、眾包等。人們日?;诨ヂ摼W的交流、評論等社交行為,逐步滲透到制造業的生產模式中,對產品的外觀、性能進行個性化創造,對產品的流通渠道進行擴展。如,論壇上40萬粉絲以及來自11個國家粉絲站為小米手機提供升級建議,而開源硬件讓用戶成為產品的設計參與者。
基于用戶體驗的新業態:互聯網汽車、智能手表、智能眼鏡等。在互聯網思維下,汽車、手表、眼鏡等傳統產品,通過互聯網及相關軟件系統,變為手機一樣的移動智能終端,提供娛樂、查詢、維修等智能化服務。例如,寶馬汽車已經實現了與iphone的無縫對接,而Google Glass已經參與“兩會”報道。
基于平臺經濟的新業態:大數據、O2O服務、數字出版等。大數據通過收集用戶個人年齡職業、消費偏好等個人信息,或產品性能、維修故障等產品信息,深入挖掘提取內在規則,改變產品功能參數,并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產品和服務。O2O則利用線上查詢,為線下消費提供信息,進而引導用戶對產品的選擇。
二、互聯網思維下制造業的基本特征
從產品形態看,更像一個產品與服務的“綜合體”。 在互聯網的推動下,價值鏈將進一步服務端延伸,提供優質豐富的服務及解決方案將是制造業的重要收益來源,產品將逐步轉化為制造商提供服務的載體。2012年,樂視網宣布推出“超級電視”,構建了“構建“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全產業鏈業務體系,而其推出的“樂視盒子”,更是打出了“硬件免費+服務收費”的產品策略,對傳統電視行業造成了不小的沖擊。
從研發制造看,個性化定制、社交化生產成為新趨勢。傳統制造業中,用戶是通常是產品的被動接受者,只能根據企業既定的產品選擇自己的需求。而互聯網思維下,用戶將擁有對產品形態、功能等方面更多的話語權,個性化將成為很多產品的基本屬性,這也為解決企業同質化競爭困境提供新的思路。小米手機通過廣泛收集并采納論壇上粉絲的意見,貫徹了“用戶需要什么,我們把它做出來”理念,造就了從2.5億美元到近百億美元的行業傳奇。2012年,海爾在“雙十一”時推出了顏色自主選擇的電視機,當日即獲得上萬訂單。
從組織形式看,消費者、品牌商、渠道商等共同組成“并行制造”體系。傳統的工業化思維以層級結構管理企業的內部運行,以串聯結構與上下游企業共同形成產業鏈條,強調管理組織等級分明,強調企業業務“大而全”,難于適應市場和產品的多樣化需求。而互聯網思維強調開放、協作與分享,要求減少企業管理的內部層級結構,在產業分工中注重專業化與精細化,企業的生產組織更富有柔性和創造性。近年來,海爾通過不斷合并業務單元、削減邊緣業務等方法來實現企業運作的扁平化,取得了不錯成效。
從經營管理看,企業需重點經營用戶而非經營產品。在傳統制造業思維模式下,顧客僅為產品的購買者與使用者,企業與客戶之間僅存在簡單的購買關系。而在互聯網思維下,客戶將成為產品推廣的重要力量,參與到產品的設計、消費和宣傳的多個環節,用戶將成為產品的制造的合作伙伴,論壇、微博、微信等渠道從社交平臺轉為產品展示平臺和用戶集中平臺。企業需要將經營重點,目前,小米手機的“米粉”, 華為手機的“花粉”等圈子經濟、粉絲經濟的興起,正是各企業對互聯網思維的理解和實踐能力的較量。
構建新業態統計分類體系。制造業新業態中,產品的價值同時凝結在產品及配套服務中,企業的業務類型、收益實現與積累方式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而現存的分類與統計體系,仍是以傳統制造業、服務業嚴格劃分為基礎的,難以反映新業態的發展動態和趨勢,不利于對行業整體情況的掌握和判斷。因此,需要加快對新業態統計體系的研究,重新拆分、整合相關環節,構建能反映制造業新業態發展狀況的和運行規律的統計分類體系。
實現多部門的協同支持。制造業新業態跨界趨勢明顯,企業業務同時將同時包括產品設計、研發、物流、服務等多個環節,其健康發展需要多個政策上的協調和配合。因此,必須加強新業態政策制定上的系統性和一致性,統籌不同部門和機構的協調配合,形成政策合力。同時,應深入理解互聯網思維的作用方式和模式,靈活采用政府采購、基金投資等支持方式,促進新業態健康快速成長。
推進新業態試點的應用推廣。目前,在電子信息制品等部分行業中,由于用戶群體較大而且產品貼近生活,新業態發展和創新速度較快,而在生產性裝備等領域發展相對滯后,新業態的實踐應用較少。因此,對于發展前景較好、增長空間較大的新業態,政府應組織實施一攬子支持計劃,從政府采購、消費測補貼等方面,加強對制造業企業試點示范的支持,鼓勵企業進行模式探索和實踐創新。
成立四位一體的創新綜合體。在互聯網思維下,制造業企業創新是一個開放的、多方參與、多種模式的交流互動過程,涉及到企業、用戶、科研院所、政府等多個主體,包含人才、資金、基礎設施、制度法規等多方面協調配合。因此,需要建立由銳意進取精神的骨干企業進行領導,政府大力支持、科研院所提供智力支持、用戶進行反饋的綜合創新體,共同推動創新產品的實現。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