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6日,在北京中關村一間非常普通的辦公室里,14個人每人用一次性碗喝了一碗小米粥,一家名為“小米科技”的公司就開張了。“按創始人雷軍的話講,他都沒有敢告訴朋友和家人他開始做手機了,他投了1億多元人民幣,做好了打水漂的準備。”
8月2日,在2015年全國大學生實訓營綿陽站的現場,見證了小米科技成長全過程的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楊建華,和實訓營的成員分享了大學生創業應 該注意的幾大問題。“像雷軍創業一樣,大學生創業前要對創業風險有充分的認識,創業不僅風險大,并且失敗率高。”
楊建華舉例,“小米科技”從當時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如今一躍成為國內領先的IT企業并非偶然,這源于屢敗屢戰的雷軍和他的合伙人一次次實踐與積累后的厚積薄發。
同樣,2014年入駐中關村創業大街的“36氪”,其創始人劉成城也創辦過一些其他的小公司,都沒有成功,“但是如果沒有這些多次創業的經驗積累,他們也很難有今天的成功。”
如今,中國的創業已經不是孤軍奮戰,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下,全國各地的創業社區、眾創空間不斷興起,對創業公司和創業者的服務也在不斷升級。并且,像小米、36氪等創業企業也開始做自己的創業孵化器。楊建華提醒大學生創業者,“從事創業活動可以依托眾創空間,但要盡量選擇在創業孵化環境比較優化 的地點創業,要學會利用大的平臺來配置創業資源。”
創業到底怎么做?輕資產創業如今已經成為了創業初期的主流模式,“由于互聯網的存在,由于制造業在后端大量委托加工的方式出現,無論是做硬件還是做軟件的公司,尤其是初創期,都要盡量通過這種方式來創業以降低風險。”
此外,合伙人的選擇同樣重要。當下,天使投資、合伙融資、眾籌成了創業的主流模式。“創業不僅需要投資,還需要有伙伴、有合伙人,并且必須要志同道合,能夠跟你一起歷盡千辛萬苦走完創業歷程。”
楊建華談道,能夠獲得天使投資是一件幸運的事,但是絕大部分創業企業沒這么幸運。據中關村內部統計,創業企業能夠在線下獲得天使投資的比例大概是千分之五。
“如果你能夠在線下完成融資,那是你的大幸,不過還是可以通過眾籌平臺廣泛獲取社會投資?,F在眾籌的平臺比較多,大學生創業者一定要選擇好的眾籌平臺募集創業資金,比如36氪、京東、阿里巴巴。當然,既要學會尋求資金扶持,更要能夠自力更生。”楊建華說。
當然,尋找投資需要創業者有“推銷自己和公司的本領”,能用簡短的話把創業項目、公司核心業務、收入模式、未來規劃等講清楚。“馬云曾在阿里巴巴上市之前進行了一次全球路演,這次路演活動使阿里巴巴的市值拉到了1000億美元,最后上市達到了2000億美元,這就是路演的魅力。”
最后,楊建華坦言,他大力支持在校大學生積極參與創新創業實踐跟創業活動,也贊成具備條件的大學生在校期間以多種方式創業,但并不鼓勵在校大學生面對創業一哄而上。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