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創業公司融資為何不敢虛報金額放衛星

2015/09/08 09:06      鄭峻 liuzhengru

創業公司融資數據造假是近期國內科技行業的一個熱點話題。近期的一份報告統計,目前國內80%的創業公司都存在虛報融資金額的情況。為了追求媒體推廣、進行市場營銷以及施壓競爭對手,一些創業公司對外宣布的融資額度甚至是真實金額的五倍。

那么問題來了。這種放衛星的現象是中國特色嗎?作為全球創新創業圣地的美國硅谷,這里是否存在創業融資弄虛作假的情況,背后又存在什么原因?新浪科技采訪了身處美國又對國內有所了解的數位資深投資人與創業者。

沒有聽過。“我在硅谷創投圈沒有聽說過此類事件”,華山資本創始合伙人楊鐳對新浪科技表示。因為一旦被發現,這不僅會遭到外界恥笑,還會在整個行業失去信譽。而美國社會是建立在信用體系之上的,這邊的信用文化和法律體制使得公司造假很難生存。“華山資本在硅谷未曾遇到過財務做假或者數字虛報的情況,當然我們的調查也比較嚴格,而且投資的都是有一定知名度的成長期公司”。

華山資本的投資視野橫跨中美兩國。“我們在國內聽說創業公司關鍵指標造假的事件,在國內投資則會更加細心,對指標進行更多驗證和調查。建議國內媒體在報道創業的時候事先多進行調查,而不是只聽創業者的(一面之詞)就進行吹捧,尤其是涉及到用戶、流量、融資等關鍵指標。國內媒體傾向于與知名的企業家、創業者和投資人建立起良好的關系,當然這也可以理解。”

國內太浮躁了。一位在硅谷和國內都從業多年的華裔投資者表示,“國內創業環境太浮躁,尤其是這兩年搞全民創業。創業公司把融資當作比賽,以為融資多就是成功。而且中國的法規不太健全,有待完善。”

“我沒有在硅谷聽說過此類情況(虛報融資金額)。站在VC角度來說,我們不允許所投公司出現虛報數字,因為這直接關系到創業者的信譽,也會對創業公司下一輪融資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如果發現創業公司有虛報數字,我們一定會要求創業者糾正。信譽是美國投資界非常重視的問題,也是一個道德底線。

“當然,這也與美國社會健全的信用體系有關。因為創業公司正式融資要向監管部門遞交融資材料以及相關法律文檔。律師也會介入融資的每一個環節,他們很清楚做假的法律風險。所以,美國創業公司通常對公開新聞稿非常謹慎,寧愿不公布具體融資額度,也不敢去虛報”。

他進一步表示,虛報融資數額會影響到創業公司未來的發展。如果公司發展順利未來上市或者進行并購交易,所有的融資文件都要接受審計,那么此前的做假情況都無處藏身,沒法向投資者交代。信用是一家公司發展的基石。沒有信用機制,一家公司也不可能有長遠發展。

實際上,融資金額并不是越多越好,融資只是一個手段和過程,而不是評估一家創業公司的標桿,創業公司要成功發展,最終還是取決于能否給用戶和投資者創在價值,而與融資多少毫無關系。很多公司很少融資也取得了巨大成功,例如eBay實際上只融了一輪資金。

這是欺詐。美國華爾街資深投資顧問付少遠認為,“在安然財務丑聞爆出之后,近年來美國公司極少有出現財務造假的問題。這與安然事件之后,美國監管部門不斷加強相關法律和執行力有著直接關系。”。(2001年全球最大能源公司安然因為財務造假丑聞在很短時間內就宣告破產,而負有直接責任的五大會計事務所之一安達信也因此宣告破產。這一事件促使美國政府通過《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加強了公司治理、審計監管和證券市場方面的監管。)

“目前美國公司宣布的融資以及業績狀況基本可以相信,而國內情況十有八九存在水分。這是因為美國公司造假的成本太高,如果發現就是欺詐,按照美國法律屬于商業重罪會遭到嚴懲。創業公司的融資交易也要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文件。而國內的審計遠遠不如美國嚴格,系統制度也相當不完善;在這樣的資本市場上,造假成本太低,不造假不行。”

美國監管機構對創業公司融資有著非常嚴格的規定。舉個簡單的例子,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規定,創業公司在公開場合提到融資,必須提前15天告知SEC,公布給投資者的任何信息都需要在SEC進行更新。如果沒有嚴格遵守相關規定,可能會遭受一年不得融資的懲罰。

發現弄虛做假怎么辦?曾在美國知名風投KPCB工作的資深投資人Chi-Hua-Chien認為,這是個嚴重的道德問題。如果沒有得到解決,最終所有人都會受損,包括創業者、投資者和員工。他多年前曾經遭遇過這種情況。當時一名員工發現了虛假之處,報告了創業公司董事會,最終糾正了問題。后來這家公司在財務方面控制的非常嚴格,但完成了融資,還最終上市了。(這一段來自他的公開言論,并非新浪科技采訪。)

有些是擦邊球。美國知名投資人安普若透露,國內創業公司虛報融資的情況大部分是只披露有利的信息,把其他條款隱瞞。比如說融資3000萬美元,但是這個錢要分三次給,而且還必須達到業績指標才能拿得到,或者設有對賭協議。而公司經常對外直說,“我們融資了3000萬美元”。

“這種情況屬于擦邊球,在國內融資比較多,沒人管,因為業界很多人這樣吹牛,大家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能完全算欺騙,因為他沒說謊,只是沒有告訴你事實的全部,算誤導。而美國這種情況不能說完全沒有,只是少一些,因為怕被人告。比如說,第二輪投資人進來,如果創業公司對第一輪融資情況有所隱瞞,后面就可能被告,這是欺騙投資者。而且在美國,如果發現被投公司不誠實,投資者是不會進行投資的。”

美國也會小吹。在硅谷一家知名律師事務所工作的資深創業融資律師表示,她沒有見過美國創業公司虛報融資額度的問題,或許是因為美國虛報的風險很高,未來被發現可能遭到訴訟。“不過,雖然美國創業者不會在數字上造假,但也會用各種措辭美化自己公司的現狀和前景”。

寧愿拿國內錢。一位不愿具名的的留學生創業者表示,“美國這邊盡職調查很嚴格,每輪融資都要好幾遍,有的可能要數月時間,所以創業者從一開始就不敢瞎吹。”他在美國沒有聽說過創業公司虛報融資額度的案例。

“但是美國VC這么搞,要是著急資金的話,都要被拖死了。所以我們留學生更情愿拿國內VC的錢,因為他們雖然也做盡職調查,但是沒有美國人那么嚴格,給錢也很快。”這中國創業者雖然在美國創業,但將目標市場對準國內,獲得了國內風投機構的投資。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