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談談我個人對大學生創業的認識和態度。
這一年,相干不相干的、專業不專業的機構,都在搞“眾創空間”,適合創業的不適合創業的、靠譜的不靠譜的,名片上不是“創始人”就是“CEO”,媒體充斥著各種APP動輒融資數千萬、90后霸道總裁豪氣沖天之類的創業神(jī)話(xiě)和各類創業勵志雞湯。
近來,伴隨著資本市場的低迷,創業融資的難度陡然加大,“寒冬”說開始流傳,以O2O領域為代表的長串長串創業公司陣亡名單,令人不寒而栗。曾經星光閃耀風頭無限的創業明星,開始一個個被扒開炒作的面紗。而今的媒體上,正出現更多批評和反思,甚至對創業、尤其對大學生創業潑冷水的聲音。
鼓勵大學生們都打了雞血一樣沖出去創業,是不負責任,簡單粗暴地反對大學生創業,是目光短淺。雞湯可以有,冷水也應該潑,大學生創業,你怎么看?
幾個誤區誤區一、追求不切實際的高創業率
其實,只有少數人適合領軍創業,大學生更不例外。他們缺經驗、缺能力、缺資源,即使政策再好,扶持再多,很多大學生內在條件還不具備的情況下,貿然出征陣亡率會太高,期望錯誤的情況下,陣亡就是真的陣亡了,反而毀了好苗子,也許TA原本可以積蓄力量時機合適才創業的,原本可以歷經挫折失敗連續創業而成功的。
大學生人人都應該有創業精神,卻不見得都要馬上創辦企業,通過輿論倡導、教育培訓、模擬實踐,在大學生心靈中頭腦里埋下創業的種子,大部分人帶著創業的心態去就業,少數人勇敢地去創業,才是正途。
誤區二、為融資而創業的投機風潮
創業熱潮中,各種財富神話令人熱血澎湃,“創業”概念被扭曲了,如果不是搞個APP去融資什么的,而是弄點小本經營賺點辛苦錢,都不好意思叫創業。一個個所謂互聯網創業項目,沒有絲毫贏利能力,連盈利模式都看不到,靠造數據、講故事就融(piàn)了天使融(piàn)A輪,融(piàn)了A輪融(piàn)B輪。君不見,馬佳佳、余佳文們,千萬融資輕易得之于口水間?如今,已經可以看見大潮退去那些裸泳的身影。的確,移動互聯的發展創造了巨大的財富和創業機會,不斷會有新的偉大公司誕生,但”錢多人傻”資本過熱形勢下催生的泡沫,使大學生創業心態無形中受到影響,很多人好高騖遠不接地氣,也去醉心于為融資而創業。這樣的創業必然失敗。大學生創客,應該放飛夢想,更應該腳踏實地。
誤區三、大賽路演成災做表面文章
我們看到各種創業大賽、項目路演此起彼伏,有項目的大學生創客往往被拉扯得很疲倦,甚至有些浮躁起來,顧不上修煉內功和專心公司業務。大家都來出錢出力幫助大學生創業是好事,可是過猶不及,請客吃飯請人吃到吐就不好了,推動大學生創業有許多需要扎扎實實做的事。
觀點總結
一、所有大學生都應該接受創業意識教育,應該給予盡可能多的大學生創業培訓和創業實踐機會,只有少數的大學生可以馬上投身創業。
二、做小微企業、做能盈利的企業,才是大學生創業的主要方向,要激情不要雞血,放飛夢想也須腳踏實地。
三、政府、媒體和社會力量,多一點松土施肥,少一點揠苗助長,多一點雪里送炭,少一點錦上添花(luàn)。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