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七成公司業績上漲 金融機構最吸金

2015/09/14 11:45      liuzhengru

昨日晚間,新三板的中報正式收官,3000余家掛牌企業交出了自己的中報成績單。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有2000多家企業業績較去年實現增長,但被市場看好的做市股卻面臨著逾一成的虧損難題。而最值得一提的是,為數不多的金融類企業搶盡了中報風頭。

逾一成做市企業虧損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昨日,新三板有3097家企業披露了中期業績。這些企業在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144億元,占A股上市公司12.5萬億元營業收入的17.2%;實現凈利潤192億元,占上市公司實現凈利潤總額的1.6%。其中,有2091家企業宣布凈利潤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占比達67.5%。而在業績預喜的企業中,最為引人關注的當屬六行君通與瓦力科技,由于經營規模擴張,兩家企業的中期凈利潤分別實現了3086倍以及2640倍的增長。值得注意的是,備受市場追捧的做市轉讓股展現出了更好的盈利能力。在759只做市轉讓股中,74.2%的掛牌企業實現業績同比增長,優于市場的整體水平和協議轉讓65.9%的比例。

雖然業績成長性較好,但做市企業也面臨著逾一成企業虧損的難題。據同花順(37.890,-4.01, -9.57%)iFinD數據顯示,有82家做市企業在上半年出現虧損,占比達11.24%。其中,虧損額度最高的為恒神股份,作為首家登陸新三板的碳纖維企業,恒神股份在上半年實現凈利潤5657萬元,較去年同期微增14%,但是由于公司主營業務結構的調整等原因,公司的毛利率仍然為負值,受此影響,公司也出現了5623萬元的虧損,領虧700余家做市股。

金融機構成吸金高手

就像A股市場的成績排行榜中從未少過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的身影,新三板的吸金大戶也均來自金融類企業。

“受證券市場交易活躍、交易量增加等諸多因素影響,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6.61億元,同比增長249.49%;實現凈利潤17.1億元,同比增長334.51%。”8月27日,剛剛掛牌新三板不足一個月的東海證券披露了中期業績報告,一舉摘得新三板營收和凈利兩項桂冠。

排在凈利潤榜單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別是湘財證券以及PE巨頭硅谷天堂,兩家企業在上半年分別實現了16億元、8.2億元的營業收入以及7.5億元、6.8億元的凈利潤。除了上述3家金融企業外,中科招商、開源證券也分別以3.5億元、3億元的凈利潤躋身盈利榜十強。

值得注意的是,這6家企業的凈利潤總和已達到40億元,占新三板掛牌企業盈利總額的20.8%。在分析人士看來,這一比例還有擴大趨勢。隨著掛牌企業數量的增長,新三板的金融版圖也不斷擴大,在永誠財險、中郵基金提交了公開轉讓說明書后,新三板掛牌的金融企業已經覆蓋了包括城商行、券商、私募、公募、小貸、信托、期貨等多個門類,近期P2P也開始躍躍欲試。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日前,國富力弘已經攜旗下P2P平臺“國富貸”啟動了A輪融資,拉開掛牌新三板的序幕。

業績兩成來自政府補貼

在資本市場,上市公司吃軟飯的現象一直飽受詬病,但這一現象卻從未有過緩解。隨著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的增長,政府對新三板的財政補貼也開始形成規模。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上半年,有1755家公司得到了政府的財政補貼,補貼總金額達21.8億元,占這些企業凈利潤總和的19%。主營業務為再生資源回收、儲存與綜合循環利用的金科環保是所有新三板掛牌企業中獲得政府補貼數量最多的幸運兒。報告期內,公司收到各種財政補貼多達5608萬元,遠遠大于公司2433萬元的營業收入,也正因此,即使經營業績下滑了六成,公司仍然取得了436萬元的凈利潤。

此外,多家企業還因政府的財政補貼實現了扭虧為盈。中報顯示,包括北國傳媒、云南文化、寧波公運、中聯信通在內的多家掛牌企業在中報中是盈利的,但其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卻是虧損的。而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有502家掛牌企業所得的政府補助大于其所取得的凈利潤。北京商報記者 馬元月 姜鑫/文 王飛/制表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