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前8個月新三板的表現,可以用“輪回”二字來形容:自4月攀上市場行情最高點以來,又經歷了4個月的下滑,無論從成交金額還是成交數量上看,新三板二級市場似乎又回到了接近年初的水平。但是如果從這8個月的投資數據來看,自5月新三板的投資暴增以來,無論從投資金額還是從融資的企業數量上來看,現階段新三板的投資行情可以說依舊熱度不減。
現階段投資新三板的機構、基金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VC/PE傳統派,它們比較傾向于在企業掛牌之前進行投資;由于新三板企業大都處于企業發展的中早期,具有較強的成長性,與做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的要求不謀而合,因此傳統的VC/PE機構會在一些新三板掛牌企業的早期,參與投資,具有代表性的有九鼎、深創投等。一類是陽光私募“跨界派”,既參與掛牌前投資,也參與企業的定增,從2015年前8個月的數據來看,是新三板投資市場的主力軍,代表機構有天星資本、鼎峰資產等。一類是公募基金,2015年上半年以來,隨著新三板的火爆,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分一塊新三板的蛋糕,各類以新三板為主題的基金產品也就應運而生。這部分新勢力的加入加大了對原有投資機構的競爭,某種程度上破壞了原有股權投資的玩法,除了原有的公募基金,一些傳統的VC/PE為了應對這種挑戰,也相應的推出了自己的公募基金,比如深創投旗下的紅土創新。
但在流動性很差的情況下,未來的退出問題是很多新三板基金不得不面對的一個風險,除了傳統的做股權投資的基金有著比較長的運作周期以外,很多新成立的新三板基金或者資管計劃的周期都比較短,比如2+1或者2+2,這種情況下,對退出的要求就顯得比較迫切,所以相對而言,這部分基金會傾向于投已掛牌或者確定有做市商的新三板企業。另一方面,新三板的退出還可以通過并購重組來完成。
從截止到8月份的投資數據來看,機構對于新三板的態度并沒有被市場的行情所干擾,畢竟股權投資是一個長期的價值投資,在企業基本面和成長性沒有大的變化的情況下,面對市場的波動,還是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尤其現在已掛牌和正在排隊掛牌的企業,不乏一些質量優良的標的。在IPO暫停的情況下,新三板的掛牌情況依舊很穩定,看不到停擺的跡象,很多原有新登陸主板的企業也會考慮轉而投向新三板的懷抱。
當然,由于很多新三板基金都扎堆在今年的上半年成立,因此對這些基金而言現在正是急于把錢投出去,這也是新三板投資市場熱度不減的一個因素。
從活躍在新三板的私募股權機構來看,天星資本依舊獨領風騷,無論是投資金額還是投資案例數,都將其他機構遠遠甩在后面。天星的大氣磅礴和對未來中長期看好的鑒定投資信心,也將鑄就未來的豐厚收益。
從投資的行業上來看,前8個月主要的投資主要流向了金融、機械制造和IT行業,其中金融行業居首。除了成功轉型的九鼎,以及完成大規模融資的中科招商等等機構,還有很多即將要登陸新三板的PE機構,比如浙商創投等。除此之外,活躍的互聯網金融題材,也使得新三板上的金融企業成為資本追逐的對象。
總體而言,新三板依舊是機構掘金的熱土,二級市場的寒風還沒有吹到這里;在“大眾創業、萬種創新”的國策之下,收攬極具成長性企業的新三板市場依舊是被長期看好的市場之一。當然,流動性問題也是懸在各個投資機構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方面機構仍然堅持價值投資理念,另一方面,大家仍然對分層制和轉板等的紅利政策翹首以盼。
新三板的火爆揭示政府對于未來1-2年的資本市場的信心十足;未來新三板的轉板將成為引爆資本市場長牛的集結號;使得一、二級市場的聯動閉環疏通,形成“虛擬與現實”的時空轉換通道……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