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消息,虎嗅科技已于近日正式申請掛牌新三板,9月25日其掛牌材料已在股轉公司官網上公開披露。 據公開資料顯示,虎嗅科技成立于2012年2月24日,公司法定代表人為李岷。
截止2015年7月31日,公司共有員工50人;截至2015年5月31日,公司員工37人?;⑿峥萍级聲衫钺?、李勇、蔡鈺、蔣純、陳亮5名董事組成,其中李岷任董事長。
據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報告顯示,虎嗅科技2013年、2014年和2015年1-5月營業收入分別為350萬元、926萬元和565萬元。
虎嗅公開信息顯示,虎嗅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日期為2012年2月24日;虎嗅股份公司成立日期為2015年8月27日。有限公司成立時注冊資本150萬元;股份公司注冊資本為2500萬元,截止2015年7月31日,公司共有員工50人。
主營業務方面,虎嗅主營業務收入來源由網絡廣告(廣告發布)、線下活動、整合營銷服務收入構成。2013 年、2014 年、2015 年 1-5 月,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 349.91 萬元、925.78 萬元和 564.77 萬元,均占當期營業收入的 100%;凈利潤分別約為19萬、66萬和78萬。
公司所服務的客戶大多為國內知名科技、互聯網相關行業公司及其廣告代理商,目前公司主要客戶有京東、拉勾、平安、騰訊、百度、支付寶、高德、網易等。公司前五大客戶銷售額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均較低,不存在對單一客戶重大依賴的情形。
以下為詳細圖表信息:
主要服務的收入及占比
公司固定資產
股東構成
線下活動服務情況
根據虎嗅科技披露的報告信息:
虎嗅科技競爭優勢
(1)高質量文章優勢與UI優勢
公司主要通過虎嗅網、“虎嗅”app、虎嗅網微信公眾號發布個性化的以科技、互聯網為核心及其所能影響到的相關產業的免費資訊。公司自成立之初即定位為社會化的資訊平臺,資訊由公司采編部編輯、外部作者(文章需經公司審核)協同生產,充分共享信息與互動。經過三年多的發展,公司形成了較為穩定的高質量內容生產模式。同時,公司積累了大量用戶、作者以及客戶資源。公司形成了以下良性發展態勢:大量用戶資源形成行業地位——獲得資深作者(撰稿人)資源——高質量原創文章——產生足夠影響力——大量用戶資源鞏固行業地位。公司根據資訊內容版塊以及用戶需求不斷改版升級UI(User Interface,用戶界面),優化用戶體驗。公司自成立至今,網站外部作者數穩步增長。
圖表:公司網站外部作者數
(注:公司于2012年2月24日成立)
(2)整合營銷服務優勢
一方面,公司的整合營銷服務媒介包括虎嗅網、“虎嗅”app、虎嗅網微信公眾號、“虎嗅網”新浪微博、第三方新聞客戶端等平臺,能夠覆蓋擁有不同閱讀習慣的虎嗅用戶和第三方新聞平臺的用戶。另一方面,公司專注于以科技、互聯網為核心及其所能影響到的產業的資訊服務,能夠更有效地為該領域的客戶制定并執行整合營銷方案,為良好的營銷效果提供了保障。
(3)用戶與客戶資源優勢
經過三年多的發展,公司積累了一大批較高粘度的用戶資源、作者資源,引導其形成對公司網站的使用習慣和依賴性。依托于此,公司亦積累了互聯網廣告、整合營銷及線下活動服務優質客戶資源。截至2015年7月23日,Alexa排名顯示公司網頁三個月日均IP訪問量675,000 余次,三個月日均PV值為2,025,000 次。目前的客戶主要包括京東、拉勾、平安、騰訊、百度、支付寶、高德、網易等。公司成立至今,網站注冊用戶數以及微信公眾號訂閱用戶數穩步增長。
圖表:公司網站注冊用戶數
(注:公司于2012年2月24日成立。)
圖表:公司微信公眾號訂閱用戶數
(注:公司于2012年7月26日申請開通微信公眾號。)
(4)團隊優勢
公司所從事的是智力密集型業務,經過三年多的發展,公司積累了豐富的內容采編、運營、營銷經驗,形成了專業、穩定的管理與業務團隊。以董事長兼總經理為代表的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具備豐富的行業經驗,憑借資深的行業背景、高度的需求敏感性和對市場趨勢的準確把握,帶領團隊不斷革新,推動公司快速發展。公司建立了科學的經營管理體系和完善的管理架構,不斷優化業務鏈條,改善公司形象,提升管理思維,激勵員工積極性,增強公司的競爭力。
虎嗅科技競爭劣勢
(1) 經營規模有待提高
公司目前業務規模較小,通過本次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可以更好地樹立公司的良好形象,將利于公司經營規范化,進一步提高公司經營規模和市場占有率,增強公司的品牌號召力和盈利能力。
(2)人才結構有待優化
作為互聯網科技媒體公司,公司的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準確判斷科技、互聯網相關產業發展趨勢及迅速應對市場變化,公司對具有一定互聯網知識、具有科技、互聯網相關行業及媒體從業背景和具有營銷經驗的復合型人才有較大需求。隨著公司業務規??焖賶汛?,對高端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人才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