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股轉系統披露了天星資本的掛牌申請材料。從5月以來的瘋狂掃貨,到A輪300億的估值,再到掛牌前期承諾1個億的年終獎金,天星資本這四個字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新三板市場關注者的視野中,逐漸成為“新三板投資機構首席”的代名詞。這次登陸新三板,更是將自己的命運與新三板市場緊緊聯系在一起,而伴隨著新三板市場的壯大,不禁讓人想起拿破侖形容中國的一句話——“這是一條沉睡的巨龍”。
(天星資本的怪客團隊,wabei.cn挖貝網配圖)
一. 因為年輕,所以敢拼
天星資本成立于2012年6月,對于剛滿3周歲的他,卻成為了PE界的后起之秀。截至2015年8月31日,公司在管基金投資項目、直接投資項目、作為投資顧問與其他機構合作發行產品投資項目以及簽訂投資協議未到付款期的投資項目共計306個。其中,在管基金累計投資項目155個,投資金額為17.89億元,直接投資項目累計41個,投資金額為5.04億元,共計196個,投資金額共計22.93億元。而根據公開轉讓說明書顯示,截止8月31日,上述196個項目估值達到25.53億元,綜合IRR(內部收益率)78.97%。這一成績已經可以和已掛牌新三板的三位前輩相媲美。
在業績方面,在財務報表中,基金公司的業務收入主要可以分為三部分,一塊是投資管理業務收入,主要包括基金管理費收入(通常為管理資金金額的2%-4%)、項目管理報酬(或超額業績報酬)、投資顧問費用等,是公司基金管理能力的體現;另一塊是投資收益,主要是公司在退出階段、持有階段分配的紅利等;最后一塊是公允價值變動,即公司手中持有的股票賬面盈虧。
由于成立較晚,公司收入的絕大部分都來源于基金管理費收入,201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3434.45萬元,而基金管理費收入為3257.27萬元,占比達到94.84%,雖然目前公司收入結構并不理想,但在196個在管項目中,已經在新三板掛牌的企業共計147家,且已有87個項目采用做市轉讓方式,在管項目可以通過做市轉讓或協議轉讓的方式實現退出,退出渠道明確,只要天星資本等待新三板市場明朗,選擇恰當的退出渠道和退出時機,未來的退出收益將充滿想象空間。
二. 君子善假于物,借力篩選優質企業
針對新三板市場投資的特殊性,天星資本也摸索出了一套屬于自己的投資模式——借力。公司利用自身龐大的專業新三板投資團隊,可保證對大量項目來源進行篩選、判斷,并經過兩年多的積累,與開展新三板業務的券商達成了深度合作,具有相互信任方面的先發優勢。與券商的聯合,使得天星資本能夠從做市券商渠道手中第一時間獲得掛牌或即將掛牌企業的資源并迅速逐一篩選。
同時,公司有著一套完整而嚴謹的標的篩選標準,能夠從項目所處的行業、行業潛力、市場大小、成長性、業務模式、實際控制人、公司管理團隊、企業估值等方面多維度進行評判。具體如下:
1)企業處于國家產業政策重點支持的朝陽行業,代表行業的發展方向;
2)具備高成長性,未來一至三年營業收入可實現高速成長;
3)擁有所在地區的資源優勢[0.01%],并可憑借資源優勢構建競爭優勢;
4)擁有獨特技術或者采用了新穎的商業模式,可以快速覆蓋市場;
5)核心團隊成員有很強的企業家精神及突出的企業運營管理能力;
6)企業面臨的風險是否可控或可承受。
7)企業的估值水平是否合理;
8)企業已掛牌或擬掛牌新三板市場,或者未來具有IPO潛力。
最后,通過快速對接,篩選出剩余的優質企業,入選公司投資標的池,成為大浪淘沙后的珍珠。
三. 一諾千金,堅定未來信念的對賭協議
今年5月,天星資本進行了首輪定增融資,這次融資中,天星資本拋出了驚人的業績承諾:在2015年凈利潤不低于3億元,并且2016年凈利潤不低于30億元。而今年的上半年,天星資本的凈利潤僅僅為911萬元,遠遠不足承諾的標準,那么,面對未來,究竟是何支撐了天星資本的豪邁承諾?
新三板尚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從整體估值水平等因素看,處于最佳的投資時間窗口。天星資本此次披露了公司未來的發展戰略:致力于我國新三板擬掛牌及掛牌企業的股權投資業務,在為我國創新型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支持與服務的過程中,不斷發展與壯大自身,將公司打造成為全球知名的綜合財富管理機構。而伴隨著后續的分層管理制度、集合競價制度、投資門檻的降低、做市主體的擴容以及投資資金的放開等措施落地,新三板市場的活躍將給公司帶來極大利好。
而針對未來,公司也做出了具體的戰略規劃,從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天星資本的勃勃野心。
搶灘登陸,鞏固公司作為“新三板投資領軍機構”的優勢地位。公司定位于不斷保持自身新三板領軍投資機構的競爭地位。公司管理層認為,新三板必將成為中國的“納斯達克”。中國未來的偉大企業中,超過半數將產生于新三板,而新三板中優秀企業的一半以上由天星資本投資,未來經公司投資、幫助成為優秀企業的數量占到全國優秀企業數量的1/4至1/3。
每個PE的夢,打造大金控帝國。與同創偉業一樣,年輕的天星資本也計劃打造屬于自己的金控帝國。未來,公司將依托新三板投資業務,采取并購、控股、參股等形式,逐步取得銀行、保險、證券、基金、信托、期貨、租賃等金融牌照。從而為公司的資金和項目來源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公司(基金)投資的企業提供優質的綜合金融服務。
平臺才是硬道理,打造互聯網生態綜合金融服務系統。天星資本并不滿足于金控版圖的擴張,長期與新三板市場打交道中,培養出了獨特的商業嗅覺。根據公開轉讓說明書,天星資本正在努力打造互聯網生態綜合金融服務系統,將以互聯網為載體,將中小企業與金融服務機構導入生態系統,全方位滿足企業家融資、投資、并購整合、價值提升等訴求,實現企業與金融服務機構之間的業務銜接,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資源互補與共享。而公司的投資業務和金融布局為生態系統的良好運行提供了支撐,使其具有其獨特的生命力與不可復制性,并產生強大的協同效應。
未來,生態系統將成為公司最主要的業務支撐體系。公司將以出色的投資與管理能力為指引,扎實的“天星”品牌為背書,VC+實業為基礎,金融全牌照為工具,解決企業家融資、投資、掛牌上市、戰略咨詢、并購整合等訴求,全方位的服務中國的中小企業家。公司預計未來3-5年將有500萬家中小企業與上萬家金融服務機構加入公司的生態系統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