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三板企業的信息披露主要以兩種方式為主,分別為定期公告和臨時公告,其中定期公告以半年報、年報為主,其他重大信息公告主要通過臨時公告發出,而據觀察,目前新三板的信息披露多以定期公告為主,其他信息幾乎為零。
隨著越來越多企業登陸新三板,信息披露缺乏,已成新三板企業的“通病”。“目前新三板市場規定只要求披露半年報、年報,沒有要求披露季報,市場自由度很高。”據業內人士透露,而信息的完善有助于投資者更好地了解企業情況,也能幫助企業找到志同道合的投資者。
新三板資本市場也從盲目追風趨于逐漸回歸理性,然而新三板市場信息披露的內容信息多以半年報、年報為主,與主板市場的信息披露相比,新三板市場信息披露仍是杯水車薪。
據了解,目前新三板企業的信息披露主要以兩種方式為主,分別為定期公告和臨時公告,其中定期公告以半年報、年報為主,其他重大信息公告主要通過臨時公告發出,而據觀察,目前新三板的信息披露多以定期公告為主,其他信息幾乎為零。
至于信息披露規范的問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副總經理隋強表示,他認為目前這是新三板市場的一個特點。由于中小微企業的規范發展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所以隋強建議投資者在看待新三板公司的發展和他的信息披露的規范程度的時候,也要求從企業的自身特性來看。目前企業的規模體量和財務承受能力是既定的,很多企業不愿意去改變,因此投資者指望成熟的規范的公司依舊很難。
當然,股轉系統對目前監管角度看并不意味著降低要求,股轉系統希望通過持續的培訓督導,從前端開始做,逐步地把企業引入規范,隋強認為目前分層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分層就不排除對企業的信息披露強度可能要求就更高。所以對這個問題,隋強提醒投資者本著對服務對象的角度去審視問題,改進的過程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認為,新三板市場在世界上沒有先例,并且發展不過數年,我們不應用“納斯達克的眼光”去對比看待。況且目前新三板市場正在結合國內的市場環境進行改革發展,得到了國家政策和國務院的支持,昨日發布的“十三五”規劃建議還明確提出了深化新三板改革的方向。因此,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和熱情去包容和期待新三板市場。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