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查處數量的倍增,還是辦案類型的豐富化,還是查辦周期的大幅壓縮,都佐證著一個高效、高壓、常態化的新稽查時代正在到來;而在當前IPO注冊制等資本市場改革推進的背景下,稽查工作的升級正在成為監管工作轉型的重要窗口。
根據業內人士反饋,一方面,資本市場愈加活躍下的亂象滋生,提高了強化證監稽查的必要性,而當前“輕事前、重事中事后”等監管思路的轉型要求,也讓稽查工作變得更加重要;據接近稽查系統人士介紹,保持高壓執法將成為稽查工作的“新常態”。
另一方面,市場模塊、違規類型和違規手段的增多,也給新形勢下的稽查工作帶來了各種考驗,這些問題也在具體的案件查處過程中被循序克服;同時,與辦案環節相關的論證、聽證、信息公開等措施,也在執行層面實現了稽查活動的統一與公正。
強化執法供給 助力監管轉型
去年4月下旬,證監會宣布實施“2015證監法網專項執法”行動,集中執法資源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分類、分批的高效查辦。
一時間,涉及上市公司、中介機構、新三板、信息傳播等領域的違規現象也因此得以治理,自時年4月起,“證監法網”專項行動進展信息開始密集釋放,而自時年8月起,證監會發布會也開始密集的對案件及查處情況進行公示,實現了讓“正義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
多位市場人士認為,2015年的稽查工作推動監管執法全鏈條形成類案遏制、快查嚴處、集中發布、公開聽證的新氣象、新格局,案件查處效率、處罰力度和打擊針對性明顯提高。
事實上,證監稽查的發力,與需求層面的市場亂象增多和制度層面的監管轉型要求都密不可分。
伴隨著2015年資本市場交投規模的高企,在市場更加活躍的同時,也讓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在暗中滋生,證監稽查的強勢執法的必要性,恰在此時得以體現和發揮。
從資本市場的發展階段來看,由于當前中小投資者在資本市場中的占比仍不少于80%,與之伴隨的頻繁交易、投機嚴重等現象,也讓市場更容易滋生內幕交易、市場操縱和虛假信息披露等欺詐類違規,而通過加強證監執法的“供給”,來維護市場公平、公正也顯得更加有意義。
此外,在治理各類違法違規亂象的同時,稽查工作的升級也在資本市場的監管改革過程中,扮演著愈加重要的角色。
“2016年注冊制改革仍將成為資本市場重要的改革目標,而這個大方向應該是寬入口、嚴過程,”一位接近監管層人士認為,“寬入口需要建立更市場化的機制來完成,而嚴過程則需要證監部門強化自身的執法能力。”
在注冊制等變化進一步深化市場改革,放寬準入門檻的同時,通過加強執法力度來提高監管部門的威懾力,顯得尤為重要。
稽查向縱深化覆蓋
辦案數量的增多,是最直接體現稽查工作得以強化的例證。
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2015年稽查系統新增立案案件共計345件(其中“證監法網”案件占比35%),同比大幅增長68%;辦結立案案件334件,同比增長54%;新增涉外案件139件,同比增長28%。
2015年,稽查力量除整治內幕交易、市場操縱等傳統案件外,還對非法經營證券業務、非法咨詢、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新三板違規開戶、私募基金違法違規等案件進行了查處,而其中部分違規現象的發現、處理甚至是資本市場的無先例事件。
例如針對新三板市場的各種違規亂象進行嚴格執法,起到了嚴格監管要求、規范新興市場、推動新三板健康發展的“里程碑”式意義;嚴打市場操縱,則抓住了前期異常波動期間市場的主要矛盾和風險隱患,對維護市場秩序、凈化市場環境、提振市場信心、穩定投資者預期、推動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并推動資本市場回歸常態。
無獨有偶,稽查力量還前所未有的向股市“謠言”重拳出擊,起到了杜絕“謠言零成本”、震懾造謠傳謠者、遏制惡意炒作者、規范資本市場信息傳播秩序的突出成效;而對場外配資中典型違法違規開展稽查執法行動,則有效推動了清理整頓違法從事證券業務,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而在縱深化的稽查執法下,一批被發現問題的公司和個人所受到的嚴肅處理,則成為監管層向市場交出的一份“過程式監管轉型”的答卷。
數據顯示,證監會2015年累計對288名涉嫌當事人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凍結涉案資金37.51億元,移送公安機關案件55件,通報犯罪線索50余起,提供大量交易數據查詢等協作,移交處罰審理案件273件。
高壓辦案將成新常態
據證監稽查有關人士披露,新形勢下的違法違規呈現出新型操縱手法層出不窮、查處難度加大;上市公司虛假陳述行為多樣,中介機構未勤勉盡責依舊多發;內幕交易、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案件愈加復雜隱蔽,涉案金額屢創新高等問題。
而面對挑戰,稽查系統也在對查案模式和執法思路進行轉型,例如在“證監法網”行動中,稽查行動便采取了新的指揮分工方式。
“(證監法網)行動和傳統查案不一樣,更加突出稽查系統‘統一指揮、科學分工、密切協同、快速反應’的作戰機制,提高了執法質量和效率。”一位接近監管層人士透露,“稽查局、稽查總隊、36家證監局、滬深專員辦近800名稽查力量全部參與了行動。”
同時,監管層也在對查案工作思路進行改進。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證監會稽查局在2015年對工作思路上提出了“四個轉變”。
即“從打擊個案轉變為重點遏制類案”、“從被動等待轉變為及時主動介入”、“從稽查單兵作戰模式轉變為聯合多部門協同作戰模式”和“從內部封閉式執法轉變為市場互動式開放執法”。
而據前述接近監管層人士透露,稽查模式的轉變也意味著,2015年的高壓式查案并非是一次運動式執法,而該類監管力度將成為資本市場建設“新常態”的核心構成。
“違規者不應抱有僥幸心理,這種執法強度并非臨時起意,也不是運動式執法,而是一次即將長期化、制度化的監管升級,而這也將成為資本市場建設的‘新常態’。”前述接近監管層人士強調。
據證監會有關人士介紹,在新的稽查強度下,監管層同樣重視對執法過程中的程序正義和公正辦案原則,例如在一些新型違規案件出現時,監管層也會對基于法律規范的具體執法標準進行封閉研究,明確裁量基準,再啟動案件調查。
“像第七批法網專項案件中,打擊的對象是新型市場操縱,這時候并不是盲目的進場查案,而是根據操縱市場的法定構成要件,針對ETF交易、融資融券交易、跨期現交易的業務流程和特點,先封閉細化、統一辦案標準,對這種新型案件,我們也組織了專家和司法機關進行論證、會商,”前述人士表示,“事實上,辦案過程中對‘程序正義’的看重,也是促進查案法治化、程序化,并促使稽查組織自身權力規范化的有效路徑。”
而除稽查執法步入高壓、法治的新常態后,處罰體制的長效改革也將胎動。據證監會有關人士透露,包括實施巡回審理處罰機制等內容將被逐一實施,也將成為證監執法體系新常態的重要組成。(挖貝網轉自21世紀經濟報道)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