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2015年稽查執法年報: 大、要案查辦細節公布

2016/02/22 09:26      安麗芬 唐茗熙

證監會

操縱市場、內幕交易、違規減持、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等四大類違法違規行為遭到重點嚴打。與此同時證監會稽查執法也呈現新氣象:案件查處周期大幅縮短、宣傳與聽證相結合、加大稽查執法信息發布、調動全系統稽查執法合力、繼續改革稽查與處罰機制等,造就2015年稽查執法各項成果超過以往年度。

2015年是資本市場不平凡的一年,也注定監管答卷必將不平凡。

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2015年證監會審理案件、罰單均同比翻番,尤其是罰沒金額及可能罰沒的金額超過54億元,超過此前10年罰沒款總和的1.5倍。

在高壓打擊違規行為的同時,監管層也鼓勵當事人 “自辯”。2015年,證監會全系統舉辦聽證會次數同比增長108.57%。

在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看來,2015年立案查處的數量和金額都有很大積極變化,在保持監管執法系力度和效果的同時需要進一步完善配套的“民事執法”,建議調動全方位、全市場的力量對違規行為進行監督,尤其是引導投資者的維權意識,讓他們學會主動索賠,與證監會的監管產生協同效應。

四大類違法違規行為遭嚴打

在監管轉型的大背景下,細心的股票投資者不難發現, 2015年以來,證監會開出的罰單十分密集,公開程度也有提升,傳導執法信號、有效震懾市場的監管意圖非常清晰。

“2015年上半年的牛市中,投資者、上市公司都那么忙。公司忙找能夠炒作股價的題材,重組、收購是絕佳的途徑;自認為是內幕的消息亂飛,甚至不惜編造虛假信息哄抬、打壓股價,一個牛市赤裸裸顯示出眾生相。”華南某大型券商一位分析師表示,市場一旦轉壞,那些大股東們就會不顧一切的減持、財務大洗澡,美化報表等待下一個牛市。

2015年,證監會開出的罰單和罰金“格外多”。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證監會全系統(處罰委及派出機構)共審理案件273件,對767個機構和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或予行政處罰事先告知,同比增長超過100%,涉及罰沒款金額54億余元,超過此前十年罰沒款總和的1.5倍。全系統共舉行案件聽證73次,比2014年全年增加108.57%。

董登新指出,2015年監管層立案查處案件數量和金額較以往年度有很大積極變化。其中一大亮點是在操縱市場案件上的重大突破,得益于大數據技術,一些取證難點也被攻破。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證監會開出的罰單主要集中在操縱市場、內幕交易、違規減持、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等四大類違法違規行為。

比較典型的案例是,原平安證券總裁、華林證券董事長薛榮年作為內幕信息知情人向其親屬朋友多次泄露內幕信息、從事內幕交易活動,并指示其親屬朋友進行內幕交易,同時通過親屬設立公司在其保薦的多個項目中PE入股實現利益輸送,交易總金額超過1億元,非法獲利總金額超過5億元,涉及包括巢東股份(600318.SH)、東源電器(002074.SZ,現國軒高科)、魚躍醫療(002223.SZ)等多家上市公司,案件性質惡劣,犯罪情節嚴重,屬于罕見的特大內幕交易、利益輸送窩案。目前公安部門正在對該案開展偵查工作。

另外,張春定操縱中國衛星(600118.SH)股票價格案、王之所編造并傳播虛假信息案、陳斌涉嫌編造傳播三一重工(600031.SH)虛假信息案、劉欽濤編造傳播“東莞證券清倉傳聞”、國興地產(000838.SZ,現財信發展)股東涉嫌違規減持案等均被一一告破,當事人難逃責任追究。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監管層打擊的范圍也較以往年份廣泛。新三板市場的監管也迎來多個“首次”,證監會首批對6個涉新三板違法案件已審理完畢,作出行政處罰4個。其中,中海陽(430065)實控人、董事長薛黎明控制8個賬戶拉高股價是查處的新三板首個違法違規案例,另外,柳忠違規減持澳美格案是證監會查處的涉及新三板掛牌公司違規減持第一案。

調查新難度

隨著網絡、計算程序、衍生品等的高速發展,違規作案手法不斷翻新。因此,部分案件呈現出調查取證的新難度。

比如在“劍南春借殼金宇車城”虛假信息案中,該案上市公司董事長、董秘和外部人員內外勾結,暗中做局,企圖干預和影響股票價格。另外,該案主要違法行為發生在股吧等網絡平臺上,行為人也隱蔽在網絡背后的虛擬世界中,辦案中從虛擬突破到現實的這一步很難跨越。最終調查組深入挖掘發帖人信息,利用有限信息層層推進,尋找案件突破口。

“稽查局在交辦案件時明確提出,辦理這類案件關鍵在一個‘快’字,要求調查組2周內有明確的調查結果,1個月內完成全部調查。因為這類案件行為人通過網絡編造傳播虛假信息,其通常使用的網絡虛擬身份信息,行為人很容易從網絡中銷聲匿跡。”證監會相關人士介紹。

上述人士進一步指出,現階段證券期貨市場編造傳播虛假信息呈現出途徑紛雜、內容繁多、速度超快、影響明顯、因果模糊、動機復雜等新特點,令查處的工作量和難度加大。

另外一些案件有非常大的專業性特征,也為調查取證帶來新難度。2015年7月、8月,2宗操縱期貨市場案進入行政審理階段。兩起案件涉案金額巨大、操控賬戶眾多、運用多種操縱手法。其中甲醇1501案涉案當事人集中資金優勢、持倉優勢和市場影響力,連續交易甲醇期貨,嚴重侵犯了期貨、現貨兩個市場投資者的合法利益;膠合板1502案中當事人利用資金優勢,通過連續買入、對倒等手段,造成不活躍合約價格偏離,影響了期貨品種價格發現功能的正常發揮。目前,兩案均已作出行政處罰。

“期貨類案件專業性較強,少有先例可循,案件審理過程中,處罰委充分利用業務部門兼職委員的專業優勢,多次召開案情研討會。”證監會相關人士介紹稱。

目前在資本市場上仍存在一個普遍現象:一個人可以控制不同賬戶進行交易,這些賬戶可以是親屬朋友的,可以是不認識的人的,甚至可以是從農村、山區收購的身份證辦理的“殼賬戶”,不斷加大調查取證的難度。比如牛散張春定控制共11個自然人賬戶、20個資金賬戶。從2013年12起,其控制的賬戶組開始逐步買入“中國衛星”股票,期間不斷交易,重倉持有。在短短三個交易日內通過連續高價申報拉抬股價、對倒交易等行為,獲利近億元,罰沒總計近4億元。

董登新指出,2014年、2015年以來,證監會對操縱市場案件的查處力度以及成功查獲的案例明顯增多,一方面應該歸功于稽查技術系統建設與分析水平的提高,像關聯賬戶、量價異動等較以往更加容易找出蛛絲馬跡。此外,更離不開證監會內外部的密切協作,尤其是公安、工信、銀行等單位的大力支持。

類型化高效處理

“以往不少違規案件存在拖拉現象,監管周期漫長,動輒兩三年甚至超過5年才有處罰結果。”上海一名券商投行人士表示,比較典型的是造假嚴重的南紡股份(600250.SH),等處罰下來主要責任人早已離職多年,法棒打空。

不過,上述現象正在改觀,2015年很多案件的處罰周期大幅縮短。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自證監會2015年4月啟動“證監法網”專項行動后,批次部署案件壓茬推進,直接帶動了各批案件的快速立案、調查、審理、處罰、聽證及信息公開。如第二批案件聚焦新三板違法違規,第三批案件集中打擊信息型操縱,第四批案件集中打擊嚴重擾亂資本市場信息傳播秩序的案件,第五批重拳出擊信息披露違規,第六批打擊非法配資,第七批、第八批打擊操縱市場,等等。證監會執法鏈條各部門對案件“合并同類項”,啟動快速程序。

2015年6月,A股急速斷崖式下跌,為了維護市場穩定,證監會于同年7月8日發出史上最嚴“減持禁令”——18號文,規定“從即日起6個月內,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持股5%以上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

出于資金、贖回等種種原因,不少私募、個人甚至實際控人不顧18號文限制違規減持,比如雛鷹農牧(002477.SZ)實控人侯建芳違規減持被罰1580萬元。數據顯示,從2015年7月24日開始,處罰委共收到該類案件41件。截至2015年12月31日,已經有38件案件結案。

據證監會有關人士介紹,“在此批案件審理中,采用了集中、批量、簡易獨任審理。處罰委首次采取統一聽證措施,安排聽證會法律釋明程序,將嚴格執法與宣傳教育工作有機結合,消除了多數當事人對于案件違法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的疑惑,節約執法資源。”

備受關注的是,2015年6月股市異常波動期間還出現了一批嚴重擾亂證券市場秩序的違法案件,“證監法網”開展針對非法配資及操縱市場的專項行動。據上述人士介紹,截至2015年12月31日,已完成上述兩大類重點案件的審理工作。

第一類案件為配資三環節的14個案件,暨第六批法網專項行動案件。處罰委先后審理了涉及廣發證券(000776.SZ)、海通證券(600837.SH)、華泰證券(601688.SH)、方正證券(601901.SH)和浙商期貨等5家為網絡公司提供系統接入的證券期貨公司涉嫌違法案,恒生網絡、同花順、銘創公司等3家為配資公司提供系統服務的網絡公司涉嫌違法案,以及福誠瀾海、杭州米云、南京致臻達、浙江豐范、臣乾金融及黃辰爽等6家配資公司(個人)涉嫌違法案,擬作出罰沒款金額超10億元。

第二類案件為股市異常波動期間的22個新型操縱案件,暨第七批法網專項行動案件。處罰委先后審理了ETF操縱、利用融券機制操縱、短線操縱、境外企業利用QFII操縱等案件。其中包括操縱ETF第一案,利用融券機制交易操縱證券市場第一案,以QFII名義操縱境內基金價格第一案。上述案件擬作出的罰沒款金額超30億。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最新了解,上述兩類案件已舉行聽證,正在復核。值得注意的是,第二類案件均具有典型的利用新技術,濫用交易規則進行市場操縱的特點。證監會處罰部門提前介入案件稽查環節,“案件從進入處罰審理環節到進入告知聽證程序均不超過5個工作日”。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證監會在全系統遴選了43名監管執法經驗較為豐富的干部作為兼職審理委員。目前已有多名兼職委員參與審理案件。

截至2015年12月31日,證監會通過會外網主動公開行政處罰決定書64件,市場禁入決定書8件。(挖貝網轉自21世紀經濟報道)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