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名稱考之新三板的前世今生

2016/03/14 12:40      趙宏瑋

“新三板”是社會上對全國股份轉讓系統的俗稱。其實“新三板”這個名字早在2006年1月就已存在。“新三板”是相對“老三板”而言,所謂“老三板”指的是2001年7月為解決STAQ系統、NET系統(以下簡稱“兩網系統”)掛牌公司股份轉讓遺留問題,而由中國證監會授權中國證券業協會設立的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系統,該系統后來還承接了滬深交易所退市公司的股份轉讓職責。

該系統根據掛牌公司的財務狀況、信息披露合規性的不同,為這些股票提供每周一次、三次、五次的集合競價服務。2006年1月,為落實國家自主創新戰略、推動科技型企業借力資本市場發展,國務院決定在原有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內增設中關村科技園區股份報價轉讓試點,允許中關村科技園區內注冊企業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進入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實行協議方式股份轉讓。因為這兩個市場層次的服務對象、交易方式、信息披露、融資制度、投資者適當性等均存在根本性不同,為了將二者區分,包括媒體在內的社會各界將原來的以兩網公司和退市公司為主體的市場層次稱為“老三板”,而將2006年開始的以中關村科技園區企業為主體的市場層次稱為“新三板”。

2012年7月,國務院批準《關于擴大中關村試點逐步建立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的請示》,同意籌建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并將試點擴大到上海張江、天津濱海和武漢東湖高新區。2013年1月16日,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正式揭牌運營,對原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企業全部承接,市場運行平臺的運營管理工作由中國證券業協會轉為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因此,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是對“老三板”和試點期間“新三板”的法定延續,“新三板”作為社會各界對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系統的習慣性俗稱,伴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的正式運營,已用以專指全國股份轉讓系統。

但從掛牌性質、交易等關鍵制度、市場功能等維度看,全國股份轉讓系統相對于試點期間的“新三板”,已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譬如,全國股份轉讓系統作為經國務院批準,依據證券法設立的全國證券交易場所,全國范圍內符合掛牌條件的公司均可申請掛牌,之前小范圍、區域性的試點已面向全國正式運行;市場運行平臺轉為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公司,交易系統由依靠深交所開發運營轉為全國股份轉讓系統獨立開發運營;掛牌公司準入和持續監管由中國證券業協會的自律監管,轉為納入證監會非上市公眾公司統一監管;市場運行制度由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的試點辦法轉為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業務規則。自此掛牌公司作為公眾公司,可以采用協議、做市、競價等多種方式公開轉讓股份,面向合格投資者發行普通股票、優先股等融資工具,等等。這與試點期間的“新三板”僅面向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武漢東湖、天津濱海等少數高新區,掛牌公司股份僅能以協議方式非公開轉讓,股東人數不能超過200人等制度安排,具有根本區別。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已實現從小范圍、非公開性質的證券公司代辦市場,到全國性公開證券交易所的涅槃。進入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時代的“新三板”,內涵已發生質的變化。

對新三板公司以“涅槃”一詞描述非常準確,概括出了新三板發展的整個過程。

根據百度百科:鳳凰涅槃是天方國的傳說,鳳凰涅槃中的鳳凰不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鳳凰而是指火鳳凰,神話中的不死火鳥,相傳鳳凰每500年自焚為灰燼,再從灰燼中浴火重生,循環不已,成為永生。引申的寓意:鳳凰是人世間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負著積累于人世間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麗的終結換取人世的祥和與幸福。同樣在肉體經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磨煉后它們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軀體得以重生。

可以看出,新三板公司將自己喻為“鳳凰涅槃”,是何等的自信和有魄力!既然如此看好自己,當然必有其看好的理由。

此外,關于文中的STAQ系統、NET系統(以下簡稱“兩網系統”)的具體含義,為大家解釋如下(相關內容源自百度)。

■STAQ系統(STAQs= Securities Trading Automated Quotations System)

1990年12月5日,STAQ系統(全國證券交易自動報價系統)正式開始運行。STAQ系統是一個基于計算機網絡進行有價證券交易的綜合性場外交易市場。系統中心設在北京,連接國內證券交易比較活躍的大中城市,為會員公司提供有價證券的買賣價格信息以及結算等方面的服務,使分布在各地的證券機構能高效、安全地開展業務。

STAQ系統本身屬于非營利性的會員制組織,全體會員大會是系統的最高權力機構,由全體會員大會選舉理事會。STAQ系統的日常事務由執行委員會主持。在當時,STAQ系統的建立,推動了全國證券市場的發展,便于異地證券機構間的溝通。STAQ系統在交易機制上普遍采用了做市商制度,在市場組織上采取了嚴格自律性管理方法。

1999年9月9日,為整合中國證券市場多頭管理,以及防范亞洲金融危機,因“國慶彩排和設備檢修”,經上級電話通知,關閉了STAQ網。

■NET系統(NETs=National Exchange and Trading System)

NET系統是由中國證券交易系統有限公司(簡稱中證交)開發設計,并于1993年4月28日由當時主管金融的中國人民銀行批準投入試運行的。該系統中心設在北京,利用覆蓋全國100多個城市的衛星數據通信網絡連接起來的計算機網絡系統,為證券市場提供證券的集中交易及報價、清算、交割、登記、托管、咨詢等服務。NET系統由交易系統、清算交割系統和證券商業務系統這三個子系統組成。

當時,在NET系統進行交易的只有中興實業、東方實業、建北集團、廣州電力、湛江供銷、廣東廣建和南海發展等7只股票,市場規模較小。按有關規定,凡具備法人資格且能出具有效證明的境內企業、事業單位以及民政部門批準成立的社會團體,均可用其依法可支配的資金,通過一個NET系統證券商的代理,參與法人股交易。由此在全國形成了上海、深圳兩個證券交易所和STAQ、NET兩個計算機網絡構成的“兩所兩網”的證券交易市場格局。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STAQ和NET兩個交易系統日益萎縮,上市公司效益也不盡如人意。

1999年9月9日,為整合中國證券市場多頭管理,以及防范亞洲金融危機,因“國慶彩排和設備檢修”,經上級電話通知,關閉了NET系統。

2000年9月1日,證監會辦公廳下發《關于答復STAQ、NET系統股民詢問口徑的通知》(證監會辦發〔2000〕29號),主要內容為:“已經或正在采取符合上市條件的推薦上市、暫不符合上市條件但有重組基礎的在進行重組后推薦上市、不具備重組基礎的將其原流通法人股與已上市或擬上市公司的股份進行置換、組織有實力的企業收購等措施處理兩系統原掛牌股票。今后,中國證監會將一如既往,對兩系統原掛牌企業的上市申請,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優先考慮,抓緊審核。”

可以看出,STAQ和NET系統的公司,是歷史遺留的一些公司,從2000年至今已經超過14年,歷史實在太悠久了!這些公司在當年的這兩個特殊系統中實驗,基本宣告失敗,此次并入新三板中,理應與新三板的稅收政策一致,這里也確實是這樣規定的。

 

本文摘自《新三板前世今生之深度啃析》·啃哥張馳著,中國市場出版社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