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掛牌企業和執業中介機構迎來了最嚴年報季。
“這種嚴格滲透在各層面,與前幾年比較發生了很大變化。今年年報如果出錯,可能就不會像前幾年一則更正公告那么容易了。”北京一家大型上市券商成長企業融資部的人士說。
3月25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下稱“全國股轉系統”)公布了今年以來首批針對年報的問詢函,涉及恒業股份(834041)、同濟醫藥(430359)、九鼎集團(430719)等9家掛牌公司。
問詢函要求公司對相關問題予以說明,并在4月8日前報送全國股轉公司業務部。
一位華中地區場外市場部的券商人士分析:“距離年報披露工作的截止還有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這個時點找出典型公司和典型問題,監管層也希望能夠對其他券商和公司在編制年報的時候起到警示作用。”
問詢涉及30項問題“這9家公司既有大公司,也有小公司,既有擬報IPO項目,也有擬上創新層公司,很有代表性。”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長朱為繹表示。
問詢函中的問題也涵蓋了年報編制工作中常見的問題。
一家券商將這9家公司被詢問的問題整理了出來,共有30個不同的問題,涉及年報披露中“管理處討論與分析”,“重要事項”、“財務報告”等披露部分。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30項問題涉及一些近期股轉系統關注的問題。
“如其他應收款的問題。這是發現股東資金占用的主要科目,有4家公司的年報問詢函中提到這個問題。”一位瑞華所的會計師分析。
不過,30項問題中很大一部分反映的卻是一些低級錯誤。
如“遺漏披露注冊會計師、姓名、地址”這一問題,還有“管理層討論與分析中披露的信息與財務報告不一致,如”對客戶的銷售金額、現金流量信息、各類比例“,”披露的信息明顯與實際業務有沖突性的描述“等。
這一情況也常見于財務報告這一部分中,如“財務報表附注中期初數與上期年報期末數不一致”, “財務報表加總數不等于合計數,且部分項目填列錯誤”等。
朱為繹表示,“少數新三板掛牌公司和中介機構的信息披露水平堪憂,比如前后矛盾問題、把其他掛牌公司的內容復制粘貼、本年數據與上年數據不連貫等事宜,都是些低級錯誤。”
“企業和中介機構有些問題發生本質上均有著共通點。例如,對規則不了解,不熟悉,不尊重;事前審查不認真,事后報告不及時。在健全公司業務管理工作制度和業務流程方面不嚴謹等等。”一位接近全國股轉系統的內部人士指出。
最嚴年報季
問詢涉及的30個問題和9家公司并不能全面反映此次年報審查之嚴。據記者了解,今年監管層對年報披露要求的嚴格程度是全方位的。
華東地區一家區域性券商營業部承做新三板項目的人士告訴記者:“今年股轉系統非常嚴格,我們編制的年報中錯別字較多,竟然被約談,要去北京解釋有關情況。”
3月中旬,全國股轉系統召集所有主辦券商在金陽大廈就年報披露工作進行了培訓,會上全國股轉系統的態度也很明確,希望各家券商重視此次的年報披露工作。
記者還了解到,全國股轉系統指出主辦券商執業質量低下,主辦券商管理層合規意識薄弱、從業人員經驗不足、執業態度不嚴謹等問題。
除了培訓會之外,股轉系統還聯合地方證監局對券商進行了抽查,北京地區一家被抽查的券商人士告訴記者,抽查內容主要涉及兩項,第一項是投資者適當性問題,第二項就是年報披露工作。
除了審查嚴格,另一個緊箍咒便是馬上將要實行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主辦券商執業質量評價辦法(試行)》(下稱“《辦法》”),將對主辦券商進行執業質量評價。
該《辦法》將于4月1日正式實施,年報披露工作正是評價辦法實踐的第一項內容。
如果中介機構編制年報的過程中有過失,扣分自然不可避免的。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各家券商格外重視今年的年報披露工作。
很多券商人士均向記者透露,今年的工作量是往年的好幾倍,與公司溝通的時間成本相比之前也有所增加。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