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企業IPO只收不審? 假消息但仍存難題

2016/04/08 09:35      谷楓 唐茗熙

記者從一位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處了解到,證監會并沒有區別對待新三板掛牌企業的IPO申請,證監會官方層面尚未有所回應。

距離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下稱“全國股轉系統”)正式實施分層制度的時間不足一個月的時間。而政策真空期內,市場上躁動不安的流傳著一些傳聞。

上周五,證監會就近期部分互聯網媒體報道全國股轉系統掛牌公司“達到股票上市條件的,可直接申請上市交易,無需證監會審核”一事進行了辟謠和回應。

除此之外,另一條傳言則讓很多新三板掛牌企業中擬IPO的企業捏了一把汗。傳言稱:證監會對于新三板遞交IPO申請的企業采取擱置態度,只收不審,其中,將重點關注股東中有新三板基金產品和資管產品的企業。

但記者從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處了解到,這條傳聞不實。

辟謠只收不審

證監會對新三板企業提交IPO材料只收不審的傳聞迅速在新三板市場傳播起來。

很多擬IPO企業的董秘都在四處打聽該消息的真實性。

其中北京地區的一位董秘對記者表示:“如果這個消息是真的話,會讓近期本就搖擺不定的很多新三板企業陷入尷尬境地。”

傳聞的起因是什么?北京地區一家大型券商場外市場部的人士對記者講道:“如果該消息是真的話,導致證監會這樣做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目前新三板掛牌企業中股東中有很多是新三板基金或是針對新三板成立的資管產品。這一類型的股東在公司股權穩定性和股東人數200人問題上都會存在一定的瑕疵。另外,數量方面,從去年底開始有超過100家的企業陸續進入IPO輔導期或是提交IPO材料。”

不過,記者從一位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處了解到,這條消息不實,證監會并沒有區別對待新三板掛牌企業的IPO申請,但證監會官方層面并未對該消息有所回應。

盡管可能不會被區別對待,但新三板企業的IPO申請仍面臨一些問題。

中泰證券一位分析師則對記者表示:“就新三板企業面臨200股東人數問題而言,在目前IPO操作實務中,如果投資基金是公開募集的、知名的、經過備案的,一看就知道是可能投多個項目,不是專門投一個項目的,一般是不需要穿透,基金和資管計劃都算一個人;如果是專門為某一個項目設立的股權投資基金,存在規避200人可能的,一般是要求穿透的。

該位券商分析師進一步表示:“對于新三板公司申請IPO,要點可能不僅僅是在于200人股東限制的考慮,還有對新三板基金、資管計劃的不確定性,如產品清盤等,可能影響股權的穩定性,從這個角度來說,部分新三板企業IPO是會有額外的難度。”

而上海一家大型律師事務所的一位合伙人也對記者表示:“新三板掛牌公司既不同于未掛牌公司,也不同于已IPO公司,針對公司如何核查,而公司層面又該如何披露都是問題。”

已有4家提交材料

“實際上在去年合眾科技(300477.SZ)、康斯特(300445.SZ)等公司成功IPO之后,目前尚未有很快就要接受審核IPO的新三板公司。因此目前來看,已經遞交材料的企業遠到不了審核的層面。”滬上一家大型投資機構的人士表示。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新三板掛牌企業有4家正式向證監會提交了IPO申請材料,并且在全國股轉系統停牌。

這4家企業分別是百華邦悅(831008)、海容冷鏈(830822)、森鷹窗業(430483)、龍磁科技(832388)。

記者梳理了目前這四家企業的股東架構,其中龍磁科技和森鷹窗業較為簡單。而海容冷鏈和百華邦悅的股東中則出現了上述提到的資管計劃股東,海容冷鏈第十大股東為國保新三板2號資產管理計劃。

實際上,這四家企業中涉及到機構投資者層面都是VC/PE這些產品期限較長,做股權投資的機構,類似資管計劃和二級市場基金的一些產品還是比較少見的。

“以目前新三板提交材料企業的情況來看,新三板基金和資管計劃并沒有出現扎堆的現象。如果說以這樣的理由來擱置新三板企業材料提交的話不太成立。”前述北京地區券商人士表示。

但實際上,該則傳聞并沒有影響一些想要通過政策排隊途徑IPO企業的情緒。尤其是如今戰新板推進預期不明,轉板政策尚在研究的情況下。

一家此前決定選擇戰新板的滬上新三板企業對記者表示:“現在戰新板還在研究,我們就不等了,但是近期的變化讓我們覺得新三板創新層在未來可能也不會兌現太多政策紅利,因此公司最終決定選擇創業板,盡管可能要排隊好幾年,但這是目前最穩妥的辦法。”

前述滬上大型投資機構人士對記者表示:“企業在經歷了這幾年資本市場改革后發現,排隊IPO仍舊是無法逃避的一條路。”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