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企業為什么選擇新三板掛牌?

2016/05/10 10:12      張海林 唐茗熙

據數據統計,2015年文化企業在新三板的掛牌數量高達114家,同比增長280%。到目前為止,全國共有156家文化企業登錄新三板,其中,“廣播、電視、電影和影視錄音制作業”44家,“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26家,“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20家,“文化藝術業”21家,“新聞和出版業”19家,“娛樂業”9家,“體育業”7家,“旅游業”10家。

文化企業普遍存在融資難

文化企業融資難已成為行業特性,文化原本就具有無實物、無抵押、無資產的特殊性,在版權未得到充分重視的市場環境下,文化企業普遍會遇到融資難題。我國目前文化企業大多數仍以中小企業為主,存在著規模小、經營能力不強、抗風險能力弱等特點,總體來說我國目前文化企業綜合實力較弱。加上大多數文化企業盈利能力、預期前景等難以預測,制度建設不健全,固定資產少、抵押擔保不足等特征,導致投資者度文化企業的投資慎之又慎。

另一方面,目前我國針對文化產業的法律法規仍不夠完善。相對其他產業而言,文化產業發展是最近幾年才興起的產業,產業發展在法律層面仍有許多不盡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對知識產權界定、知識產權評估、知識產權質押方面導致很多資金主體對中小文化企業持觀望態度。加上目前金融體系未建立完善的擔保體系、銀行信用評級標準單一等因素,導致文化企業投融資舉步艱難。

新三板為文化企業拓寬融資渠道

新三板,無疑是近兩年來金融市場最火熱的話題。2015年文化企業114家企業掛牌新三板,不僅為資本市場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同時也賦予了文化企業投融資的新渠道。

2013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政策措施。會議決定,將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試點,也就是業界所成的“新三板”,擴大至全國,鼓勵創新、創業型中小企業融資發展。新三板為文化企業提供良好的融資渠道和方式,促使文化企業又充足的資金去進行下一階段的擴大發展。相比主板,新三板減少了政府審批(尤其需要報備中宣部審批),加快了融資進程,為企業的快速成長提供了快速、靈活、低成本的方式。

就今年而言,文化企業在新三板的掛牌造就了許多可能,推動了文化產業的發展,如今年7月份在新三板掛牌的英雄互娛,其市值已突破百億;10月份天津北方網新媒體集團在新三板的掛牌,成為天津首家上市的國有文化企業;12月份,恒大文化掛牌新三板,打造集院線、音樂、影視、經紀、發行、動漫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文化產業集團。今年文化企業掛牌數量同比增長了280%,這個現象的背后是文化企業對投融資熱度的持續高漲,是對企業規模擴大,價值提高,快速發展的渴望,而新三板則為文化企業提供了更多可能。

新三板對文化企業投融資的作用

1.有望轉板IPO

對于在新三板上市的很多文化企業來說,掛牌新三板,只是企業融資發展的一個中間環節,而企業最終的落腳點,必然是主板IPO。而要討論文化企業掛牌新三板的好處,也就不得不提轉板IPO。這也是對文化企業掛牌新三板的一個巨大吸引力。在新三板上表現優異的中小企業,通過轉板機制,即綠色通道,可以實現IPO,在新三板的掛牌完全可以作為IPO的預演。

2.實現財富的增值

融資,這是企業上市最根本的需求。文化企業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必然需要不斷地引入投資,上市,是其最有效的融資方式。相比于主板上市的繁瑣手續,新三板掛牌成本低、效率高。先期在新三板上市,必然可以更快速有效地達到融資的目的。而同時,掛牌新三板之前,企業并沒有一個公允的價值數值,而在掛牌之后,企業將會被市場給出一個價值,并且也會有一個市盈率。這個價值是企業的投資價值,是對企業未來能創造的價值進行的估值,這就無形中放大了企業的資產價值,也給了企業更多的機會和空間去開拓市場,發展壯大。

3.更好地吸引優質投資

企業的投資價值是要被發現的,可在如此浩大的文化企業大軍中,怎樣脫穎而出,怎樣被優質投資者所關注,是文化企業必然要面臨的課題。而在新三板上市的過程中,文化企業就會開始處于一個被發現的過程。一家文化企業在掛牌新三板的過程中,是要經過券商、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和轉股公司等的聯合推介,并同時也享有了信譽保證。此外,企業的信息也會公開展示在全國性的平臺上,其企業的經營狀況、財務報表、年度報告、企業大事都將受到公眾輿論的監督,此時,企業的影響力同新三板掛牌以前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如此,企業吸引到優質的投資,被各種投資人所關注,也是必然的事情。

4.實現價值變現

新三板掛牌以后,無論是文化企業的所有人、合伙人還是企業員工,在過了限售期之后,都可以便利地實現退出機制。持有企業股份的股東,可以方便地在市場上出售自己的股權,獲得溢價收益。這樣也有利于提高股份的流動性,實現價值發現的功能,提高企業自身抗風險的能力。

5.增強企業的信貸資質及可進行股權質押

文化企業如果成功地掛牌了新三板,無疑是對外傳遞了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無論是企業資質、企業形象,還是發展前景,都有一定的提升,并受證監會統一監管。這樣,如果企業要進行銀行貸款或者股權質押,銀行在審核資質并進行授信的過程中,掛牌新三板的企業必然會受到授信和資金方面的青睞。

6.通過股權激勵機制,增強企業內部員工的凝聚力與工作熱情

文化企業掛牌新三板,對于員工來說,不僅僅是對未來有了更高的期望,而且通過股權激勵等獎勵具有了更現實的意義和價值。與此同時,員工在企業上市后,自信能力隨之提高,在公司凝聚力和工作熱情方面將會大幅提升。

文化企業選擇新三板的優勢

目前的資本市場上,文化企業,尤其是文化企業中的中小企業還沒有一個長期的、專門的、規范的融資市場,而新三板的出現,必然是填補了這一空白,也使其成為了這一需求的釋放口。相對于主板和創業板等市場,新三板的手續和審批程序則要簡單、快捷得多。文化企業由于其自身行業屬性的特殊性,比其他行業的企業所面臨的融資難的問題更為突出,所以新三板也成為了其最好的選擇。

1.可以拓寬融資渠道

文化企業在新三板成功掛牌之后,可通過前期的私募和掛牌的股份轉讓、 增發,幫助企業“小額、多次、快速、低成本”地實現直接融資,亦可通過定向發行股票、優先股、可轉債等多種金融工具進行融資。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實現企業融資的多樣化,為企業發展注入動力。同時,也可以優化企業的股權結構,通過合法轉讓企業股東的股份,實現價值發現的功能,提高公司股權的流動性,提高企業自身抗風險的能力,增強企業發展的后勁。

2.幫助公司完善規范治理

在新三板掛牌過程中,企業可以在中介服務機構的幫助下,完善自身的法律、財務、稅收狀況,對之前存在的不規范問題進行整改,完善公司內部治理結構,形成“三會一層”的現代企業管理結構,幫助企業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掃清治理不規范的障礙,使得公司運作更加規范、治理更加完善。因此,在新三板掛牌也意味著公司從此走上了規范運營的現代企業之路。

3.可以擴大企業知名度

文化企業掛牌新三板,成為非上市公眾公司,必然可以提升企業的知名度,使企業打出品牌,也使未來企業在商務往來、市場開拓、獲取客戶資源、獲得政府政策支持等方面都更為容易。而由品牌效應催生出的企業擴大發展、吸引人才等積極作用,都是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的。

文化企業在新三板投融資的未來展望

繼2015年,文化企業在新三板的上市已成為一股浪潮。此外,新三板審批流程將進一步簡化,同時,面對市場和投資者的熱捧關注,現有掛牌的企業大多都在營收、利潤方面有較大提升,加之國家政策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更新,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文化企業發力新三板,可以預見,2016年文化企業在新三板的掛牌將呈現爆發式增長。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