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財新網報道,證監會已經叫停上市公司跨界定增,涉及互聯網金融、游戲、影視、VR四個行業。比如水泥企業不準通過定增收購或者募集資金投向上述四個行業。同時,這四個行業的并購重組和再融資也被叫停。
你們累不累??!是收了空頭的錢嗎?頻繁的在盆友圈刷屏,最終還不是證監會說了算,湊什么熱鬧?
第一路演記者從權威券商人士處得知,網絡有關“證監會叫停上市公司跨界定增”及“四個行業的并購重組和再融資被叫停”的消息并未得到監管部門證實,目前證監會上市部正常收取重組材料,上市部建議關注證監會新聞發布會口徑。
網紅經濟當道,影視行業春風繼續吹
據悉,早在今年3月,證監會就已經對上市公司跨界定增第二產業的項目進行收緊,對該類項目進行“專項核查”,這次證監會出臺上市公司跨界定增政策,無疑是全面禁止了這四種資產的上市之道,甚至已經上市了的收購相關標的,也會受到很嚴格的監控。
但是影視行業春風仍舊繼續吹,隨著網紅經濟的興起,網絡劇、網絡電影等影視制作公司們如同雨后春筍般迅速的冒出來,越來越多的中小微影視企業掛牌新三板。
據Wind資訊終端統計,截止今天(5月12日)新三板影視股已掛牌(78家)和擬掛牌企業(5家)一共達到83家,在新三板掛牌企業突破7000大關的當下,種種跡象顯示,一些優質的影視內容創作公司在市場、資本的保駕護航下都迎來了新的局面。
電影市場的火熱,資本動作的頻頻足以說明這一切:前有老牌影視股華誼兄弟收購李晨、Angelababy等明星持股的東陽浩瀚引發關注,近期是唐德影視以7億元的高溢價收購了范冰冰才注冊不久的愛美神公司51%股權。
嗯嗯,不錯,融資能力很強,希望融到的資金能用到刀刃上,或用于補充流動資金,或拓展公司業務,或增強主營業務能力,提升盈利能力。別像某些掛牌公司,增發資金到位后,卻未投入演藝或影視制作領域,而是購買了理財產品。更希望,購買理財產品某些定增企業,不要把投資人/機構的真金白銀不當回事,錢都是辛苦賺來的,都不容易!
再比方說去年底,華強文化拋出超過12億的融資計劃,基美傳媒和開心麻花則分別以6億元和3億元的融資額緊隨其后……今天,記者再一次登錄股轉系統網站發現,新三板又增加了一家“小鮮肉”團隊的影視股——上海盛視天橙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視天橙”)。
“小鮮肉”的創業之路,已至新三板門口
據媒體公開報道,早在2015年12月,盛視天橙就正式宣布已經完成掛牌新三板材料的提交。這也表明從白手起家,曾經拒絕一切投資者的創始人陳嵩,終于投入了資本的懷抱。
公開轉讓書顯示,這是一個全部由85后、90后年輕人組成的視頻制作公司,連續6年未接受過任何投資,卻從10平米的小陽臺發展成4000平米的大型影視制作企業,這在創業界簡直絕了!
筆者進一步梳理創始人傳奇經歷發現,2005年,陳嵩從山東淄博考入上海師范大學謝晉學院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在大部分童鞋還處在家長的溺愛懷抱中的時候,陳嵩同學就開始不安分了。
在上學期間,陳嵩利用業余時間編撰了一本藝考雜志“藝之路”,第一次嘗試著做生意賺錢;大二階段,陳嵩成為年級里最會拍片子的高材生,藝高人膽大,陳在一個10平方的小陽臺開始了創業之路,白天兼職上班,晚上在家利用互聯網混跡各大攝影論壇,通過網絡營銷承接個人MV的業務。
作為一名草根大學生創業者,陳嵩09年本科畢業后即開始創業,沒有華麗的從業履歷,沒有高大上的學歷背景,就是這樣一個白手起家的大學生,他找到了一個通過互聯網融合視頻制作行業的方法,并逐步優化了自己的商業模式,利用“互聯網+”的模式實現了企業的跨越式成長。
創業6年未融資,凈身持股100%掛牌新三板
據公開轉讓書披露,陳嵩及其直系親屬家人共同持有盛視天橙幾乎100%股份,這在新三板上市的掛牌企業中,是非常罕見的高持股比例,陳嵩也憑借著超高持股比例入市,身價估值逾3億。
很牛逼的感覺,有木有???
股轉系統的數據顯示,盛視天橙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1-9月營業收入分別為472.65萬元、500.70萬元、1065.68萬元;凈利潤分別為-10.41萬元、9.99萬元、266.20萬元。
據公開轉讓書披露,陳嵩童鞋直接持有盛視天橙86.83%的股份,6年創業并未接受過任何融資,也沒有聯合創始人,獨自一人創業,就像他自己調侃:“既沒有華麗的學歷背景,也沒有牛逼的過往從業經歷,更沒有富二代、官二代的背景,只能靠自己打拼。”
嗯,很理智,也很勵志!牛逼的背后,盛視天橙的商業模式也跟得上節奏才行。
記者查閱其公開轉讓說明書得知,該公司專注于企業視頻策劃、拍攝與制作,聚焦于宣傳片、廣告片、微電影的內容創作,將影視制作的各個流程環節進行細分,通過規范有效的環節分割,將視頻制作的流程標準化,制作工藝模塊化,從而提高視頻制作效率,同時,依托“互聯網+”營銷技術,通過網絡營銷渠道獲取客戶,降低視頻制作成本,實現模塊化、規?;б?。
愛在身邊,愛在微電影,愛在法國戛納電影節
微電影以其獨特的風格和魅力,自成一套體系,成為眾多企業以及影視藝術廣告等行業所追捧的新寵兒。
從2012年開始,微電影行業發展勢如破竹,始終在高速的軌道上釋放著無窮的能量。
現如今,新媒體影視行業呈現出了更為繁榮、多元的發展態勢,產業規模進一步放大,迎來了新一輪的爆發式增長,與2012年相比,其發展思路更趨明晰,產業鏈日漸完善。不過與此同時,行業監管呈現規范化、制度化。
記者在其公開轉讓說明書上獲悉,盛視天橙除專注于企業視頻策劃、拍攝與制作,宣傳片、廣告片之外,也擅長微電影的內容創作,其為客戶制作的《愛在身邊》微電影更是入圍了2015年第68屆法國戛納電影節微電影展映單元。
“富有不是你擁有多少,而是你給予多少。”《愛在身邊》講述了一位80后女性從對父親的怨恨、不理解到心疼、愧疚的故事。整部影片充滿了復雜的情感糾葛,從女主的姑姑和父親的摯友的描述中,利用插敘的方式,以詩電影的形式,將一個父親對女兒無怨無悔默默付出的愛,展現得淋漓盡致。
戛納國際電影節什么來頭?相信不用筆者多說了。乃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并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
哇塞,看來盛視天橙有點水準,能在這樣的國際大獎中獲獎,在這次掛牌新三板之后,不知盛世天橙能否知道“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再創佳績?抑或居高感“高處不勝寒”?相信時間會告訴我們一切。原因無它,因為新三板市場的價值靈魂就在于成長性,成長性意味著活力。
結語
新三板影視行業的春風伴著資本到處吹,筆者以為基于影視在新三板市場的良好發展前景,在網紅當道,IP流行、大量明星入股的影視企業的當下,大部分影視股都能有一個好的發展前景。
畢竟,明星們也在乎真金白銀吖,演戲的錢也是辛苦錢。如果不看好影視股,他們會舍得投資嗎?楊冪、胡歌、吳奇隆等影視明星現身新三板企業股東行列,足以說明新三板文化產業正在爆發出迅猛的潛力。
原因在于:文化傳媒業頻獲國家產業政策支持和娛樂產業越來越受到資本的青睞以及文化影視標的普遍具有輕資產、高估值的特點。但這些“星三板”能否在新三板玩的風生水起,需要市場的大浪淘沙和接受時間的檢閱。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