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度提高三板流動性 盡快放開35人定增

2016/05/25 11:14      李茵林 李云琦

雖然新三板市場的規模、功能以及影響力持續攀升,但是流動性始終是其最受人詬病的問題。中科招商集團常務副總裁、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長朱為繹在接受廣東廣播電視臺財經節目中心專訪時建議,要提高新三板流動性應從放開35人定增股東著手,可使企業掛牌時兼具IPO的功能。此外,在公募基金沒有入市之前,發行5年期以上的長期新三板基金也是解決整體流動性的重要抓手。

盡快放開35人定增

股轉系統公司數據顯示,截止到2016年5月23日,新三板掛牌企業的數量已經突破7300家。雖然新三板市場的規模、功能以及影響力持續攀升,但是流動性始終是其最受人詬病的問題。

中科招商集團常務副總裁、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長朱為繹在接受廣東廣播電視臺財經節目中心專訪時建議,股轉系統可加快落實中國證監會2015年11月20日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推進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有關精神,修訂有關規則,放開新三板掛牌同時定增35人股東的限制,這樣新三板掛牌時將具有IPO的功能,為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奠定基礎。

目前越來越多的新三板企業正在采用“小IPO”的融資模式,最大限度地挖掘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據悉,自2014年7月份藍天環保成為新三板首家掛牌同時定增的企業,業界將掛牌同時定增模式稱之為“小IPO”,此后“小IPO”模式被擬掛牌企業所追捧。主板市場IPO“上市即融資”的便利性,在新三板市場中也得到充分展現。

此前,全國股轉公司副總經理隋強再次發聲,將在證監會修訂《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放開掛牌同時發行新增股東人數35人限制基礎上,配套制訂“掛牌同時股票發行業務規定”。

以目前情況來看,股票新增股東人數35人的限定對新三板企業的定向發行限制頗多,“掛牌同時定增”尤受關注。但如果放開35人的限制,會讓“掛牌同時定增”,這一被市場稱之為小“IPO”的形式,更加實至名歸。

鼓勵發行長期基金解決流動性的重要抓手

從成交量活躍度來說,新三板如同一個既有神跡也有“僵尸”的市場。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超過50%的股票無融資、無交易、無并購重組,這些“三無”股票被人們稱為“僵尸股”。神如九鼎集團(430719)、中科招商(832168),融資額已超百億;僵如另外的數千家企業,有的甚至掛牌一年之后都一分錢沒融到。

朱為繹認為,在公募基金沒有入市之前,發行5年期以上的長期新三板基金將是解決新三板市場整體流動性的重要抓手。

實際上,各路資金早已“嗅到”新三板的投資機會,相關資管產品應運而生。在信托之前,基金、私募、券商、PE的新三板資產管理產品起得更早。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投資于新三板的各種類型基金超過80只,其中約60只是在2015年前內成立的。

某證券研究團隊認為,目前投資者在新三板市場上面臨的最大壓力還是在流動性束縛所帶來的被動“鎖倉”上。這對于追求資本流通過程中價值增值的投資人而言,影響巨大。新三板目前的流動性,已經令資本的“運動屬性”受到束縛,不敢“輕舉妄動”成為當前機構投資者的真實寫照,這又進一步壓抑了潛在的市場流動性,形成惡性循環。

朱為繹表示,新三板市場將改變整個投資的生態和鏈條,新三板市場將成為PE機構的重要退出渠道,盡管收益沒有IPO高,但掛牌確定性和資金周轉率都比IPO高,“朱為繹表示,新三板市場類似于PE市場的D輪或者E輪投資,投資者分段進入、分段退出,投資者在各自優勢領域賺取自己的收益,而不是像IPO樣從頭吃到尾。”

此外,即將落地的分層也是解決新三板流動性痛點的方法。朱為繹認為,分層將會提高創新層的流動性,有利于防止優質企業逃離新三板上報IPO,把優質新三板企業引向創新層,這樣新三板至少有部分企業的流動性會比現在好(盡管與A股的流動性還有些距離)。只要新三板創新層企業流動性比現在好、市盈率比現在高,就能吸引基礎層不斷努力往創新層趕,就能吸引源源不斷的優質中小企業掛牌新三板,這是一種正向激勵。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