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分層落地,是否可破解流動性困境?

2016/05/31 09:50      奔跑吧新三板 邵在波

3.1

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重要一步,新三板分層方案終于落地。分層辦法實質是頒發給部分優質的掛牌企業一張入場券,同時也是新三板市場歷經數年發展所迎來的重要加冕時刻。 中國國際科促會新三板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布娜新認為,“讓一部分公司‘先富起來’,整體的盤子才能盤活,從而向著獲取更大面積財富的方向前行。”

分層標準一手松一手緊,近千企業有望入創新層

正式發布的《分層辦法》給出了三套并行標準,以篩選出市場關注的不同類型公司進入創新層。這三套標準分別為:

近兩年連續盈利,且年平均凈利潤不少于2000萬元;近兩年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0%。

近兩年營業收入連續增長,且年均復合增長率不低于50%;近兩年營業收入平均不低于4000萬元;股本不少于2000萬股。

最近有成交的60個做市轉讓日的平均市值不少于6億元;最近一年年末股東權益不少于5000萬元;做市商家數不少于6家;合格投資者不少于50人。

征求意見稿中的三套標準相比,標準一去掉了“最近3個月日均股東人數不少于200人”這一條指標,標準三增加了“合格投資者不少于50人”的指標。此外,將共同標準中的“最近3個月內實際成交天數占可成交天數的比例不低于50%”修改為“最近60個可轉讓日實際成交天數占比不低于50%”。標準一對股東人數限制的取消,標準三的多角度嚴格標準,防止“人造分層”。對于共同標準的調整是從市場活躍度上整體提高了創新層的門檻,成為削減創新層數量比例的主要手段之一。

全國股轉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標準一側重于掛牌公司的盈利要求,以滿足盈利能力較強、相對成熟掛牌公司的分層需求;標準二側重于掛牌公司的成長性要求,以滿足處于初創期、高速成長的中小企業分層需求;標準三側重于掛牌公司的做市市值要求,以滿足商業模式新穎、創新創業型企業的分層需求。”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5月27日,新三板的掛牌公司合計已經達到7394家。而根據聯訊新三板研究院統計,已有953家企業在嚴格的意義上符合了創新層征求意見稿的分層標準,入選率為12.9%。其中,符合三項標準及共同標準的掛牌企業有20家;符合兩項標準及共同標準的掛牌企業有162家;僅符合一項標準及共同標準的掛牌企業有771家。從三項分層標準的入選難易程度來看,符合標準一的有465家,符合標準二的有517家,符合標準三的只有188家。

3.2

進入創新層的好處顯而易見:企業知名度提升,成了投資者優選的對象,還可能在融資、交易等方面優先享受政策紅利,企業的流動性想必也會顯著的提升,估值也就隨之增高。而那些歸到基礎層的公司表現如何,就看各自的努力和“造化”了,具體情況還是要等到市場正式實施分層再靜觀其變。

挑戰”三重門,政策三紅利

 

33

 

新三板分層之后,創新層公司首先要面臨著三重挑戰。

市場早已用腳投票,分層不會在本質上改變投資人對股票長期投資價值的判斷,5月以來日均成交金額500萬以上僅66家;

加入創新層后企業的相關治理、人力、信息披露成本會相應提高;

每年需要面臨創新層考核,未來新三板創新層退出機制應該類似于納斯達克,退板風險如影隨形。

有挑戰自然會有相匹配的回報。分層之后的政策紅利也有較大的看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新三板需要打破現有做市商的壟斷地位,今日證監會和股轉系統的雙雙表態,令做市商擴圍顯露曙光;

二是公募基金入市可期,新三板需要培育堅持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的新型公募基金;

三是分層目標應該是三層,兩層到三層的漸進式過渡會提供競價交易制度改革基礎性條件。

分層就能解決流動性困境?新三板起飛之路任重道遠!

3.3

分層就能解決新三板的流動性不足嗎?顯然并不會如此簡單。這就好比是把原有的一盒積木重新堆積了一遍,積木還是那些積木呀。當前對于新三板分層效果不樂觀的觀點都多數是集中在了新三板依然存在的500萬投資準入門檻和交易制度上。

比如有人建議,新三板投資準入門檻如果降低到50萬,流動性立馬就會增加,因為市場已經出現了專門針對新三板開戶的墊資公司,如此一來,500萬門檻是形同虛設,還不如降低門檻,然后嚴守門檻。

另外,競價交易要比做市商制度更高效,新三板之所以采取做市商制度,而不是競價交易,是因為參與者太少,流動性低,以及在信息披露、股權分散度等方面的不成熟。如果降低門檻,流動性增加,再加上實現競價交易,市場就能愈加活躍起來。

當然,股轉公司也在加大研究措施改善流動性。根據分層結果,全國股轉公司將對不同層次的掛牌企業進行差異化制度安排。

一方面推動創新層掛牌公司進一步規范公司治理,切實加強信息披露、發行融資和并購重組的監管,提升創新層掛牌公司整體規范化水平,在此基礎上為市場的后續制度創新和服務創新打開空間。

另一方面對基礎層掛牌公司加強服務和引導,針對基礎層掛牌公司大部分處于初創期、股權集中、融資交易不活躍的特點,引導基礎層掛牌公司主動規范公司治理,優化基礎層掛牌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加強基礎層掛牌公司資本市場監管規則的培訓,提供針對性培育孵化和融資對接、并購服務。

新三板分層,給市場帶來更多的深層次思考,也有利于新三板在未來走得更遠,成為中國的納斯達克。新三板起飛之路雖然任重道遠,但未來依然光明可期。(挖貝網轉自奔跑吧新三板微信號:bpbxsb)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