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生證券:分層重構新三板估值體系 面臨三層考驗
“分層制度將重構新三板估值體系。”該研究團隊指出,各個發展時期的企業將在所屬的層次上穩定下來,以往“一刀切”的估值體系將隨之改變。龍頭企業直接掛牌在較高的層級上,減少時間成本,更容易實現和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的對接;而發展初期的企業在門檻較低的層級上掛牌,待發展壯大起來再轉到上一層級。此外,分層將有助于緩解新三板信息不對稱的缺陷,對平衡投融資雙方的決策成本、因“層”制宜制定監管標準起到積極作用。
同時,創新層公司仍面臨三重考驗。第一,市場早已用腳投票,分層不會在本質上改變投資人對股票長期投資價值的判斷,5月以來日均成交金額500萬以上僅66家;第二,加入創新層后企業的相關治理、融資、人力、信息披露成本可能會相應提高。第三,每年需要面臨創新層考核,退板風險如影隨形。未來新三板退出機制應該類似于納斯達克。應對以上考驗,企業需要展現“英雄本色”。
2、中金王漢鋒:預計新三板創新層對中小創估值帶來負面影響
分層新氣象,有望活躍新三板交易。分層之后創新層與基礎層之間將存在制度上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服務和監管兩個方面。在服務上,創新層有更多的融資制度和交易制度試點的機會,如債券、優先股、 股票質押融資試點以及建立大宗交易和非交易過戶制度等。在投資者準入上也將逐步開放對于各類金融機構的限制;但相應的,在監管上,創新層將在定期信息披露、公司承諾、以及股東高管交易方面有更多的監管要求。我們認為隨著投資者的放開以及新的指數和投研體系在創新層設立后的逐步完善,將提升創新層公司的流動性和交易活躍度。
預計創新層將對“中小創”估值帶來一定負面影響,但影響程度還需要在后續繼續觀察。1)受A股新股發行的制約很多高成長潛力的公司只能選擇在新三板掛牌,板塊并不缺乏未來的明星公司;2)從業績上看,測算可進入創新層的公司2015年業績增速53%,也好于創業板(26%)和中小板(10%);3)測算創新層市盈率(2015)為26.0倍,顯著低于目前創業板市盈率(2015)65.7倍。預計在創新層設立后,投資者限制的放開以及交易和融資的便利可能帶來對A股市場尤其是中小市值股票的資金分流,但這一過程可能是逐漸的,要視創新層未來的制度建設和發展的進度。
3、聯訊證券曹衛東:新三板轉板試點及退市或將提上日程
市場期盼已久的分層制度終于落地,意義重大不言而喻。首先這是中國證券市場多層次資本建設的重要的制度完善,對新三板市場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釋放出積極的信號。這意味著新三板預期的政策紅利在按計劃有條不紊地推進著,彰顯出監管層堅定的變革決心和態度;對于掛牌企業而言,這將顯著改善潛在優質企業的融資和交易環境,掛牌公司成長分化將更加明顯;對于投資者而言,分層的到來有助于提振投資者的信心,點燃市場熱情,新三板交投的活躍升溫值得期待。
此次分層方案對創新層入選標準進行了局部調整,能夠比較有效地剔除掉那些想要突擊達標、打擦邊球進入創新層的企業,確保了入選創新層的企業質量。同時推出的維持標準也使得進入創新層的企業要更加努力誠實經營,形成優勝劣汰的良性循環機制。為了吸引更多的潛在優質企業進入新三板,申請掛牌的公司也有直接進入創新層的標準。這樣會吸引更多的,優質企業來新三板掛牌。暫時沒有進入創新層的企業也不用焦慮,不斷完善的創新層升降級機制是是今后制度建設的關鏈。分層方案已經得到落實,下一步,需要期待分層方案的后續配套細則出臺。待分層制度運轉成熟后,創新層內再分層、部分企業交易降低門檻,轉板試點、退市機制等政策的制定或將提上日程。
4、華龍證券任育超:新三板分層落定有七大利好
分層制度推出后,優秀企業脫穎而出,短時間內將受到熱捧,大量資金追逐,甚至短時間內在頂層形成上百倍市盈率。創新層的優秀企業得到更高的估值認可,摘牌排隊到A 股再上市的可能性進一步降低。
分層后基礎層企業的定向增發將變得困難,市場會進一步分化,產生馬太效應。優秀的企業融資順利業務發展更快,落后的企業融資困難業務發展緩慢,華龍證券認為,新三板分層后,基礎層與創新層的企業將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態勢。
5、致生聯發董事長:創新層企業流動性將明顯改觀
分層標準的正式公布意味著新三板發展進入了又一個新的歷史性階段。新三板7000家企業在準注冊制掛牌標準下,企業的價值發現成本較高,質量參差不齊,給投資人帶來較高風險。但分層將給投資人選擇投資標的帶來便利性,幫助投資人聚焦優質企業。創新層企業從經營穩定性和信息披露的規范性上均較為優異,降低了投資人的選擇性風險。我們認為市場流動性在資本風險厭惡的屬性下將自然而然的向創新層集中,從而將給創新層企業的二級市場流動性帶來明顯改觀,同時未來可期待的投資者門檻降低及公募基金入市以及開放35人定增數量等政策更有可能在創新層推出,從而使得創新層企業估值享有更加合理的定價。
6、金融街投資研究總監張寧:新三板創新層最新標準有所放松
公正地說,盡管最新標準較之前的征求意見版本條件有所放松,但是從數量占比上來說,新三板創新層公司占比仍然偏低。這其中既有市場發展階段的原因,即現有新三板公司中具有發展潛力公司數量還不夠多,但無疑創新層的標準還是偏高,特別是沒有很好地照顧到成長性企業的特征?;谶@一點,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分層標準有可能將會繼續逐步放寬,進而打造為具有全球吸引力的資本市場。
7、華夏時報水皮:奇葩混搭僵尸成常態 新三板分層能否點石成金?
熱鬧歸熱鬧,就像剛才說的,新三板各種各樣的公司都有,奇葩公司頻出,其實也表明新三板的活力,至少想象力是不缺乏的,也表明這個市場非常寬容,對于 “萬眾創新 大眾創業”也是有一定幫助的。當然另一方面,僵尸遍地存在,也說明了這些公司起點相對較低。如何在活躍度跟風險控制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這是我們對證監會 的期望,畢竟這個市場如果長期僵尸化缺少投資者的參與,就很難說得上成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