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股轉系統24日晚發布創新層企業正式名單,分層管理也于27日開始正式實施,意味著新三板分層時代的正式到來。
雖然目前并沒有與創新層企業相關的政策紅利出臺,但市場各方普遍認為,未來創新層各方面的配套政策會優于基礎層,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給基礎層企業帶來了壓力。
據了解,自創新層名單公布后,智信股份(830878)、木聯能(831346)等企業受到多方詢問公司分層事宜。為此,幾家企業先后發布未進創新層原因,意在安撫投資者。
業績好落選創新層 4家企業安撫投資者
27日,施美藥業(836706)、智信股份、木聯能3家企業發布公告對公司未能進入創新層的情況進行了說明。值得注意的是,它們并非首家披露類似公告的掛牌企業。在本月20日,即全國股轉系統發布創新層初選名單后的首個交易日,金達萊(830777)即已發布公告說明未進創新層的原因。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資料顯示,4家企業都分別滿足分層標準中的某一項或兩項差異化標準,但仍因未滿足共同標準而落選。其中,施美藥業、智信股份、木聯能未滿足融資標準,金達萊則是由于被采取監管談話措施。
分析人士稱,4家企業發布公告說明未進創新層原因是為了安撫投資者等。在公告中,4家企業紛紛表示,自分層以來,收到多方關于公司分層的詢問,因此向投資者等就相關情況進行說明。同時施美藥業、智信股份表示,未進入創新層并不會影響公司的業務發展,請廣大投資者和客戶繼續信任和支持公司發展。
基礎層企業擔憂被冷落
從整體市場來看,投資者對企業是否進入創新層的關切無可厚非。
全國股轉系統制定分層制度的初衷之一即是為了降低投資人信息收集成本,分層標準以營業收入、凈利潤、市值、融資等指標對掛牌企業進行劃分,目前來看,創新層企業在盈利能力、成長性等方面普遍優于基礎層。在時間、成本有限的情況下,一段時間內,出現投資人將目光聚焦在創新層企業上的情況是必然,相應的,基礎層企業的發展也會受到一定影響。
4家企業發布未進創新層情況說明公告,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當前基礎層企業及其投資者等相關方面對企業未來發展的擔憂。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數據顯示,截止6月28日,新三板掛牌企業總數已達7664家,基礎層企業就有6711家,占總數的88%左右;創新層953家企業占總數的12%左右。對一般投資者而言,從953家創新層企業中挑選投資對象和從6711家基礎層企業中挑選投資對象,誰更節約成本、誰的風險更可控一些,答案不言而喻。
一些基礎層企業的高管曾對挖貝網表達了對企業落選創新層的擔憂。
金居股份(836030)總經理蔡奇霖表示,雖然依照公司目前發展明年可以進入創新層,但是仍然擔心今年未進創新層,會不會給公司下一步的定增計劃帶來負面影響。
另外,分層后,市場各方對企業關注會不會減少也是基礎層企業擔憂的問題。
部分投資人和新三板研究者并不否認分層實施后,相較于創新層企業,市場各方對基礎層企業的關注度會降低。
聯訊證券新三板首席研究官付立春認為,在整體市場有限的情況下,創新層企業的虹吸效應會對基礎層企業產生不小負面影響,會使越來越多基礎層企業被冷落。
新鼎資本CEO張弛表示,分層后,基礎層企業不至于被徹底忽略,但受關注程度將與創新層企業相差甚遠。
新三板需進一步細分 企業發展看自身
多位新三板企業高管、投資人、研究者曾對挖貝網表示,目前實施的分層制度仍需進一步完善。
中國新三板研究中心首席經濟學家劉平安認為,要想真正提高風險投資人的識別能力,新三板目前僅分為兩個層級不夠豐富,需要進一步細化?,F有的分層標準對掛牌企業的財務指標要求占據了很大比例,不利于創新企業發展。因為只有成熟企業才會有很好的財務指標,而創新企業在初始階段很可能就沒有賺錢,但它們未來卻有著很好的增長潛力。
付立春和張弛也表示,新三板基礎層中不乏具有投資價值的好企業,未來新三板應該會進一步細分。
付立春甚至認為,基礎層企業比創新層企業更具投資價值。創新層企業的一些核心指標相對優質,但估值更高。大量基礎層企業中不乏被埋沒的珍珠,專業研究從各個角度深入分析調研出的好企業,投資價值提升的空間則相對更大一些。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綜合目前基礎層企業各項指標來看,基礎層企業中確實不乏優質企業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未能進入創新層。
企業暫時未能進入創新層可能的確會對企業造成一定影響,不過,“打鐵還需自身硬”。分層標準已經確定,且創新層每年調整一次,企業努力發展自身是根本。
至于融資方面,就如張弛所言,如果企業確實很優秀,那么即使在基礎層,也可以融到資金。能不能融到資金,和進不進入創新層,沒有必然聯系。核心還是企業質地本身。
(轉自挖貝網公眾號:wabeiwang)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