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7月18日訊(記者 王穎)“現在的市場體量已經容不下這么多企業,八百多家在IPO排隊的三板企業可能將面臨縮減掉2/3的命運。”一位證券界資深人士向中國網財經記者透露。
近日不少三板掛牌企業重又排起IPO規劃日程,業內人士表示,這或與新三板分層至今仍未見交易低迷狀況有顯著改善相關。而另有知情人士向中國網財經透露,現下一批體量規模龐大的優質企業正在籌謀新三板掛牌事宜,預計明年下半年落定,彼時三板或將迎來眾所期待的“活躍春天”。
IPO監管縮緊愈嚴大勢所趨
新三板分層落定至今,市場交易的低迷狀況未見明顯改善,繼九鼎、新疆火炬、日懋園林等企業主動放棄創新層之后,更有不少企業干脆選擇停牌啟動IPO日程。
但前述證券界人士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盡管企業想逃離三板蜂擁IPO,但現實可能難如人意,除了前述市場體量容積不足的原因之外,現下監管正在全面收緊,IPO面臨嚴查,排隊的企業或也將面臨“長久地排隊最終也無法成功完成”的命運。
“很多上市的企業也存在操作風險,例如即將退市的欣泰電氣,鬧得轟轟烈烈也引起了監管重視,所以監管也擔心后續會有其他上市公司存在操作問題。”該人士向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
作為被證監會宣布啟動強制退市程序的欣泰電氣,也將是中國證券市場第一家因欺詐發行被退市的上市公司,事發后也引起了各類監管部門的廣泛重視。業內知情人士向中國網財經記者透露,各地監管局已展開轉巡嚴查,廣東、江蘇、湖北等地證監局已與本周開始嚴查活動,重點巡查A股IPO的投行保薦,包括融資業務、并購重組等方面,目的在于“殺一儆百”,讓企業“不敢輕易來IPO”。
此外中國網財經記者從多方了解到,券商方面也在勸導掛牌企業“主動撤退”,甚至有券商負責做市業務的人士跟中國網財經記者直言,有很多券商如今的想法是“一旦了解到企業表達有轉板或IPO的想法,就不太愿意對其進行投資”。
“除了排隊時間太久、監管環境越發嚴格的原因之外,掛牌企業轉板后做市商為了履行雙向報價業務,被動成為了國有股東,按照比例可能所持企業的所有股份都面臨被動轉持的局面,這樣就相當于白白損失了。”該人士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
大型企業回歸或將“攪活三板”
“在這個大環境下,已經在三板的企業,是賭三板的明天還是賭IPO的成功,哪一個更容易,是企業需要衡量的話題。”前述證券界資深人士對中國網財經記者如是說道。
該人士向記者透露,盡管現在新三板上不少企業正在“外逃”,但也有一部分體量規模十分可觀的企業正在“回靠”。
“已經有好幾家大型企業正在準備新三板掛牌事宜,體量在兩三百億的規模,不排除未來會有更大的公司。”該人士透露,這些企業大多是原本打算搭建VIE架構海外上市的企業,最終由于內外環境變化,選擇拆分VIE,回歸新三板。
“上半年人民幣相對美元升值,拿美元不容易,而人民幣估值相對更高;此外由于前幾年黑市做空,中國企業在美國市場信譽下降,股票被認可度逐年降低,得不到高估值不如回國。以及IPO與借殼上市出路被堵,新三板現下是最好的選擇。”該人士對中國網財經記者分析道。
據中國網財經記者向業內人士多方探析得知,至少五六家大體量、估值逾百億的企業已在拆分VIE架構準備回歸新三板,其中包括業內熟知的新東方在線,預計明年下半年將完成掛牌事宜。
“大型企業越來越多的影響跟整個三板市場之間的作用是相互的。”前述證券界資深人士對中國網財經記者分析道,“必須有大型企業進場,三板能承接,形成強烈的互相兌付,政策監管才會落地,也才能吸引投資者。好的企業一定會越來越多,而不是現在寥寥幾家。”
而目前傳言監管部門正在規劃出臺針對創新層的專項監管,也讓不少業內人士期待為“政策紅利發放前的清掃”,新鼎資本董事長、啃哥張馳更是在此前大膽對中國網財經記者預言:“下半年或將放開公募等保守資金進場。”
張馳稱:“企業主要需要解決融資難問題。從國家層面看,IPO現在縮緊,大量資金找尋出口便是問題。下一步可能是國家戰略方面激活市場、合理配置社會資金、解決融資難問題。從這方面看,新三板是一個很好的市場。”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