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27日實施分層以后,新三板弱流動性在考驗著市場耐心的同時,也正在凝聚形成市場參與者的新期待。
“提高流動性的核心在于新增資金進入,而新增資金的進入直接關聯的是投資者門檻是否降低,目前新三板流動性和融資表現不理想,正在考驗著市場的耐心。”一位來自券商做市部門的負責人坦言。
根據全國股轉系統披露以及投中信息旗下數據產品CVSource統計顯示,成交額方面,今年第二季度新三板累計成交金額420.37億元,環比下降7.33%,成交量86.67億股,環比上漲4.43%,6月份總體成交金額為122.29億元,環比下降9.97%。
在融資方面,第二季度新三板累計完成定增721次,環比下降13.86%,定增募資總額284.38億元,環比下降22.79%,其中6月份完成定增195次,完成股票發行13.57億股,募集金額85.09億元,環比增長15%,依數據來看,從去年7月份開始,單月募資額度都在100億元以上,但今年3月份以來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目前來看5月份融資規模為年內最低,僅為73.99億元,6月份也并沒有明顯改善,連續兩月募資總額不足100億元,新三板融資遇冷跡象明顯。
從今年年初開始,單月意向發行次數節節攀高,實際完成定增情況卻不容樂觀,新三板單筆融資從預案到完成所耗費時間有所延長,整體融資市場出現收縮跡象,新三板融資總量的下降有部分原因可能是金融類企業掛牌新三板政策發生變化所致,另外相對于掛牌企業數量持續性快速增長,機構對新三板企業融資項目承受能力減弱不少。
專家認為,新三板正式對掛牌公司實施分層管理以后,目前似乎沒有發揮出多大的功效,從市場分層正式實施以來的市場表現來看,流動性問題尚未得到改善,定增融資價格與規模同樣需要通過流動性改善來帶動。
投中研究院的一位研究員則認為,企業進入創新層,對企業的知名度、估值均有所提升,相信現在新三板低迷的狀態也只是暫時,不會持續太久。
“目前,改善市場流動性,唯一比較明確并且可行的是擴容做市商。”上述券商做市部負責人判斷說。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