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鑫秋農業(證券簡稱:ST鑫秋 證券代碼:832268)財務造假的報道在業內鬧得沸沸揚揚,這家原本名不見經傳的棉企也隨之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鑫秋農業聲明:相關報道不實
7月22日,鑫秋農業發布公告稱,關于部分媒體擅自發布的有關公司財務不實的報道,鑫秋農業不承認其真實性和準確性。
到底是什么樣的報道讓鑫秋農業如此著急地澄清?
挖貝網梳理有關鑫秋農業的新聞報道發現,7月21日,澎湃新聞發布了一篇名為《鑫秋農業陷財務造假漩渦:董秘自曝家丑稱董事長涉嫌虛增利潤》的文章,該文章直指鑫秋農業存在嚴重的財務造假問題。
上述文章顯示,鑫秋農業董秘宋洪勝接受了澎湃新聞的專訪,并向其透露了鑫秋農業“涉嫌嚴重的財務造假問題”、“董事長張友秋涉嫌虛增收入、虛增利潤”等消息。
此外,該文章還提到,“澎湃新聞記者獲得的一份據稱是鑫秋農業內部會議紀要的文件圖片顯示,包括宋洪勝、李愛國、賀杰、張勇四名董事,甚至董事長張友秋本人也簽字認可‘涉嫌虛構資金、利潤,并直接指揮財務工作人員編制財務報表、挪用公司募集資金,使公司賬面造成巨大漏洞,張友秋董事長負有首要責任’。”
在文章中,澎湃新聞還稱采訪到了“鑫秋農業一名不愿具名的股東”,證實了“張友秋最終承認自己存在虛增收入、虛增利潤的行為,并在上述會議紀要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該股東代表甚至還講到“張友秋稱虛增收入、利潤主要是因為來自機構的業績對賭壓力,不得已而為之。”
除此之外,澎湃新聞的這篇文章還提到鑫秋農業“審計機構‘臨陣脫逃’:已經沒法繼續審了”、“參與增發機構所持市值已縮水一半”、“銀行貸款”、“拖欠員工工資”等相關內容。
正在接受監管部門現場檢查
據挖貝網了解,證監會山東監管局的工作人員已經入駐鑫秋農業進行現場檢查。
鑫秋農業7月14日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16年7月13日接到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山東監管局《關于對山東鑫秋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的通知》,并于當日起對鑫秋農業規范運作、內部治理、經營情況及信息披露等情況進行現場檢查。
鑫秋農業7月22日公告也顯示,公司目前正在接受監管機構的現場檢查,將對檢查結果及時進行相關信息披露。
至今,相關檢查仍在繼續。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