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創新層交易仍冷 企業寄望配套制度跟進

2016/07/26 13:51      朱虹 唐茗熙

自分層制度實施以來,新三板市場并未表現得更活躍,此前被業內給予厚望的創新層交易也略顯清冷。不過,企業對于市場前景及分層配套制度還是抱有較大希望,而且從已經披露的新三板年報來看,絕大多數新三板企業在2015年交出了不錯的答卷。業內專家表示,創新層推出僅是新三板改善的第一步,降低投資者門檻,加強新三板企業的監管,嚴格信息披露的公開透明是未來新三板需要堅持和不斷完善的方向。

流動性并未明顯改善

分層制度是流動性改善的重大政策實踐。不過,自6月27日分層政策正式落地,新三板市場并未表現出更活躍。業內人士指出,截至目前,市場整體的流動性卻沒有實質性改善甚至略有萎縮。據新三板在線統計數據顯示,7月第一周,新三板市場交易降至28.48億元,第二周這一數據再下滑至25.57億元。需要注意的是,7月15日新三板單日成交額僅為3.94億元,成為2016年第二個低單日成交額。上一個成交低值還是在春節剛結束后的2月17日,數值是3.77億元。

中國國際科促會新三板研究中心副主任兼首席研究員布娜新對記者表示,分層是新三板階段性成果,具有劃時代意義。分層也是解決目前流動性難題的先決條件,但僅僅分層對于流動性幫助不大。由于分層后相關配套制度沒有緊隨其后,所以市場流動性沒有較大提高。

“分層后的新三板流動性的確并未有明顯的改善。”大同證券高級投資顧問張誠表示,尤其是創新層的交易量和活躍度整體不如基礎層。由于新三板公司數量一直在增加,同時新三板本身依舊屬于主板市場的一個衍生性市場,在A股整體情緒和成交不足的大背景下,新三板依然是存量資金在博弈,市場交易依然不夠活躍。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市場預期的新三板分層所帶來的流動性紅利落空,這與當前新三板市場遭遇的監管不確定性,以及制度供給不明確有直接關系。雖然分層之后,新三板市場交易額出現了短暫微量上升,但由于配套措施成為新預期,市場資金進入新的博弈階段。分層制度兌現后,市場預期已經發生轉變,一方面掛牌企業不急于融資,期待更多的配套措施出臺之時待價而沽;另一方面二級市場的冷凍效應對一級市場融資的傳導影響,引發投資者的審慎態度。另外,分層落地,改善流動性的制度供給構成新不確定性預期,場內資金迫于資金回轉壓力,主動進入投資收縮期,而場外資金仍處于觀望期。

創新層交易清冷

在市場整體低迷的情況下,此前被業內寄予厚望的創新層交易也略顯清冷。

據新三板在線統計,2016年6月27日至7月19日,2022只新三板股票進行交易,除了長油5等主板退市股票外,712只創新層股票進行交易,1310只基礎層股票進行交易。也就是說,953只創新層股票中,有241只股票在分層后沒有任何交易表現。

不過,相關企業對市場前景及政策措施還是抱有較大希望。

“雖然目前市場交易還不是很活躍,但是我們對市場前景還是看好的。因為加入創新層已經較大地增加了企業知名度,提高了公司的融資能力。近期我們與資本市場也進行了較為頻繁的接觸,主辦或參加了多場路演活動。不過,市場的整體流動性改善還需要降低投資者門檻、引入公募基金等分層配套措施來進一步推動。”一家已跨入創新層的新三板企業內部人士表示。

對此,布娜新表示,根據新公布的年報,創新層企業大部分取得了良好成績,但決定企業股票估值的因素除了基本面,也受到市場供求的影響,如果市場低迷,企業估值勢必受到不良影響。

張誠表示,創新層的推出雖然符合新三板分層和公司分類的大方向,但是由于新三板公司眾多,一次性900多家公司成為創新層,使得創新層公司并未體現出其稀缺性和寶貴性。整體來說,對于創新層市場最為關心的是其整體的市場認可度、流動性改善和是否能帶來估值溢價,此外還有是否存在轉板的可能或預期以及一段時間觀察后創新層的實際業績含金量如何。目前看短時間內這些問題還無法證偽,仍需一段時間的觀察。

掛牌公司業績整體增長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市場整體流動性沒有得到明顯改善,但是從已經披露的新三板年報來看,絕大多數新三板企業在2015年交出了不錯的答卷。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日前官方發布了對于2015年新三板掛牌整體年報的評價,股轉系統官方給出了業績整體增長、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的評價。股轉系統表示,掛牌公司整體業績增長,研發與股權激勵力度普遍加大,可持續發展能力有所改善;但受經濟增長放緩影響,部分行業企業的經營風險上升、發展壓力較大。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數據顯示,2015年掛牌公司平均營業收入1.64億元,同比增長17.33%;平均凈利潤1293.65萬元,同比增長41.75%;平均凈利潤率7.87%,同比提高1.36個百分點。從盈利面看,5711家公司實現盈利,占比82.97%,同比基本持平;4532家公司實現了凈利潤增長,占比65.84%;3892家公司實現了營收和凈利潤雙增長,占比56.55%;1817家公司凈利潤翻番,占比26.40%。

其中,創新層企業業績更是較為亮眼。Wind資訊數據顯示,在提取的500余家新三板準創新層企業中,有357家企業營收規模在1億元以上,占比65.6%;37家企業營收規模在10億元以上,占比6.8%;有423家掛牌企業的營收較2014年上漲,漲幅超過1倍的有169家。

“目前大部分創新層企業不輸給創業板,從標準來看有些企業具有較高的財務標準和較好的經營業績,針對這類企業,市場呼聲是適當降低投資者行門檻以及引入公募基金。由于新三板是股權市場,而公募基金面對無門檻投資者,目前階段采取激進的措施可能風險較大,不利于新三板長遠發展??赏ㄟ^特別設計,比如調整指數體系,構建創新層指數,加快指數型公募基金入場步伐,滿足創新層企業的融資需求。”布娜新表示。

華安證券投資顧問屈放分析,新三板本來就是注冊制試點,更多是事后監管,只要退市機制完善,就應該正常上市、正常退市。新三板還需要加快退市,留下更多真正的優質企業,當然還需要健全投資者保護和賠償機制。

對于新三板目前面臨的困頓期,業內人士也指出,只有明確監管政策,逐一敲定制度供給,同時應適度降低投資者門檻,引入新資金,納入制度供給的考慮范圍,才能明確市場預期,兌現和放大分層制度紅利。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