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分層滿月 創新層準備IPO企業增至112家

2016/07/27 14:15      左永剛 李云琦

三板做市指數自6月27日至昨日,累計下跌39.14點,跌幅3.40%

7月27日,新三板實施分層滿一個月,市場流動性仍深陷低迷階段。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自6月27日分層以來至7月26日,全市場累計成交126.20億元,創新層953家股票累計成交66.78億元,占比52.92%。

雖然創新層股票成交金額占比超五成,但創新層股票日均交易金額僅為3.04億元,而全市場日均交易量也僅為5.74億元。同時,作為新三板市場主要指數,三板做市指數自6月27日至昨日,累計下跌39.14點,跌幅3.40%。

盡管分層主要目的是為提供差異化監管和服務做鋪墊,但日漸低迷的流動性正在影響著市場信心與未來發展預期。受流動性低迷影響,企業定增融資呈下降趨勢。從6月27日-7月1日一周定增募資36.07億元以后,連續三周定增規模跌至20億元以內。

目前新三板分層后,各市場參與主體對市場前景存在一定分歧,尤其是部分掛牌企業紛紛公告IPO輔導計劃。據廣證恒生統計,截至7月24日,新三板企業中宣布了上市輔導計劃的共有213家企業,其中僅6月份就有57家,7月份有11家企業宣布上市輔導計劃。在公布上市計劃的213家新三板企業中,有112家為創新層企業,占所有創新層企業的11.75%。

按照此前全國股轉系統的安排,新三板分層之后,將首先推動創新層掛牌公司規范公司治理以及切實加強信息披露、發行融資和并購重組的監管等工作,在此基礎上將為市場的后續制度創新和服務創新打開空間。

日前,在2016年中國新三板高峰論壇上,全國股轉系統副總經理隋強表示,近期將研究新三板流動性一攬子解決方案。具體包括改革協議轉讓方式;優化做市轉讓方式;建立健全統一的盤后大宗交易制度;建立非限定條件的非交易過戶制度;積極推動私募基金參與做市業務試點;研究解決機構投資者入市的難題,解決保險資金、企業年金、社保資金等長期資金入市的政策障礙。

目前,新三板企業尤其是創新層企業面臨市場低迷,同時,如果加入IPO排隊又將面臨排隊周期無法融資影響發展的局面。不過,不少創新層企業選擇繼續留守新三板,期待差異化的服務制度陸續出臺。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