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2015年上半年的牛市瘋狂,新三板市場早于A股市場于當年4月上旬見頂回落,而后的行情就陷入了漫長的縮量橫盤震蕩之中。近一個月以來,三板做市指數重心節節下移。時隔一年多,三板做市指數跌破了去年股災時創下的階段最低點,并連續刷新階段新低,上周五盤中最低觸及1100.29點。盡管止步17連陰,但是交投熱情難以迅速提升,流動性困境和低迷態勢也就暫難改變。
做市指數連創階段新低
連續陰險下行的新三板市場近期獲得的關注度有所下降,不過上周的關注度再度提升。這是因為,時隔1年多之后,7月28日,三板做市指數走出了創歷史紀錄的17連陰,并擊穿了股災以來的最低點——2015年7月8日創下的1103.78點。
回顧行情走勢,今年以來,三板做市指數維系下行態勢,其中幾乎沒有像樣的反彈格局形成。指數由1438.8點跌至7月28日的1104.58點,并在7月28日擊穿股災以來的最低點,區間跌幅超過23%。而且在7月28日收盤,三板做市指數剛剛又完成了創歷史記錄的17連陰。
盡管7月29日受益于尾盤的拉升使得指數并未創出“18連陰”,但是指數仍然在盤中刷新了階段新低,最低觸及1100.29點。上周五收盤,三板做市字數微漲0.06%收于1105.28點;當日的成交額僅為1.68億元,處于極致縮量狀態。
個股成交方面,上周共有1381只個股發生交易。其中,安達科技、萬惠金科、聯訊證券和神州優車的成交額最高,分別為2.49億元、1.75億元、1.42億元和1.31億元;其余個股中,君實生物、康比特、永安期貨和克里愛的成交額也均超過5000萬元。
據統計,上周新增掛牌企業92家,累計掛牌達7917家。區間成交金額為28.97億元,其中做市15.95億元,協議13.02億元。三板做市指數區間跌幅為1.08%,其中創新層做市跌幅為1.38%,基礎層做市跌幅為0.28%。上周共有57家進行了增發,發行金額19.7億元。
分層促進做市
2016年6月27日,全國股份轉讓系統(以下簡稱新三板)首次分層實施了。截至上周,分層制度實施一個月,但新三板市場仍舊持續下跌。中泰證券指出,當前新三板做市指數長期處在陰跌狀態,即便創新層名單正式發布也只是短暫提振了一下市場,但是分層并不是沒有作用,創新層做市指數在創新層名單正式發布之后明顯企穩,并沒有隨著新三板做市指數一起下跌,說明新三板的行情已經開始出現分化。市值方面,創新層做市指數成分股總市值平均數為10.99億,中位數為7.48億,899002成分股總市值平均數為8.49億,中位數為5.81億。交易額方面,創新層做市指數成交額在分層之后占整體交易額的比例上升明顯。
不過新三板投資仍處于摸索之中。正如中信證券(600030)新三板研究團隊《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的研究報告所說,新三板市場沒有形成A股市場那樣的賣方研究員(券商研究所)研究股票和市場,公募基金購買研究結果的產業鏈模式,新三板研究始終未能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