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新三板公司作大死 做市商不玩了直接跑路

2016/08/05 09:55      閆淑鑫

做市轉讓企業沒有具體的強制退出機制,但做市商可以自由進出,如果因為做市商退出導致做市商數量低于2家,則相關企業自動轉為協議轉讓。

目前還沒有企業“被動”退出做市轉讓的案例出現,但如果流動性持續低迷,未來做市商因企業經營問題而退出的案例可能越來越多,也意味著可能有做市轉讓企業被“淘汰”。

招商證券一口氣“拋棄”兩家做市企業

自從7月11日中信證券退出為中搜網絡(430339)提供做市報價服務之后,最近又有一家做市商一口氣退出兩家掛牌公司的做市商團隊。

招商證券7月27日宣布,退出為ST春秋(831051)和楓盛陽(430431)兩家公司提供做市報價服務。

雖然去年以來新三板出現了近百次做市商退出為某家公司提供做市服務的情況,但都是客觀原因導致的——因為掛牌企業要啟動IPO,具有國資背景的券商為了避免國有股轉持先溜了。

上面這三起做市商“跑路”事件,性質卻不一樣——這些是因為掛牌企業(或者企業實際控制人)自己作死,做市商不想陪著玩了,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這也是2014年8月新三板推出做市轉讓制度以來,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這三家公司到底都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讓做市商避之不及?

中搜網絡:被舉報后被剔出創新層

中搜網絡是新三板第一個因為“不明原因”被做市商拋棄的做市轉讓公司。7月11日,中信證券發布公告說,從7月25日起退出為中搜網絡提供做市報價服務。

對于為何退出,中信證券和中搜網絡均沒有給出解釋。尤其是中搜網絡在信息披露方面完全沒有提到這回事,好像根本沒發生過一樣。

中搜網絡主營業務是搜索及相關互聯網服務,2013年掛牌,2015年3月份轉為做市轉讓,中信證券是首批6家做市商之一。在中信證券退出之前,其做市商增加到了10家。

令人難以忽略的是,就在中信證券退出之前,本來已經進入創新層初始名單的中搜網絡,因為被人舉報涉嫌電話騷擾、欺詐銷售以及預收賬款畸高等問題,被股轉系統剔出了創新層。

中搜網絡掛牌以來的經營狀況也堪憂,2013年至2015年連續3年虧損過億元。

ST春秋:連續虧損資不抵債

ST春秋(春秋鴻)是一家影視投資制作公司。2014年8月掛牌,2015年7月啟動做市轉讓。除了招商證券,初始做市商還有東莞證券和萬聯證券。

2015年ST春秋投資拍攝《王朝的女人》,雖然有范冰冰和黎明擔綱主角,但票房慘敗給掛牌公司帶來1.16億元虧損,年報直接資不抵債,而實際控制人劉巖所持股份100%質押。

作為ST春秋的首批做市商(也是僅有的做市商),招商證券、萬聯證券和東莞證券都是通過協議轉讓獲取庫存股票,成本價為14元/股。其中,招商證券投資金額是420萬元。

做市第一天,ST春秋開盤25元/股,收盤22元/股。7月27日招商證券宣布退出時,ST春秋股價收盤報1.80元/股,較做市商的庫存成本都跌去了87%。

目前ST春秋還有兩家做市商,未來如果東莞證券和萬聯證券其中任何一家選擇退出,這將導致ST春秋做市商數量低于2家,那ST春秋就會自動從做市轉讓“打回”協議轉讓。

楓盛陽:實際控制人涉嫌非法集資被刑拘

楓盛陽主營醫療器械生產銷售,是三家公司中唯一一家非虧損企業。實際上楓盛陽去年營收和凈利潤都保持增長,它的問題出在實際控制人劉金玲身上。

楓盛陽2014年1月掛牌,2015年4月做市,初始做市商是上海證券、東海證券和光大證券,招商證券是5月份后續加入的,但庫存股成本與初始做市商一樣,都是7.2元/股。

做市之后楓盛陽股價持續下跌,考慮到A股去年的走勢,這并不奇怪。從去年年底開始,事情開始不對勁了,其實際控制人劉金玲陸續爆出股權質押爆倉、借貸訴訟、資產凍結等負面消息。今年6月,楓盛陽披露劉金玲因涉嫌非法集資被刑事拘留。

楓盛陽做市第一天收盤報20.05元/股,昨天收盤1.67元/股,跌去了91.67%。

做市轉讓的“適者生存”機制

新三板2014年8月份引入做市轉讓制度,截至8月4日,掛牌企業達8086家,做市轉讓企業1610家,做市商共85家。做市企業最多的是眾泰證券(304家)和廣州證券(303家)。

由于做市轉讓企業要經過做市商遴選,一般被認為相對于大部分協議轉讓企業更加“優質”,做市商確實對做市企業也有一定篩選標準,例如行業、規模、盈利能力以及股本結構等。

當然,做市商也不能預測一切,“踩雷”的事情并不鮮見。去年新三板做市轉讓企業中,142家虧損,53家公司2014年至2015年連續2年虧損。

做市商庫存股最低要求只有10萬股,也就是只要10萬股就能保持做市商資格。對券商來說10萬股所占用的資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會一直負有提供雙向報價的義務。

目前新三板市場成交低迷,即使是優秀的做市轉讓企業,做市商收入也有所萎縮,看淡企業前景、不想浪費時間和人力成本可能是做市商徹底退出的主要原因。

做市轉讓企業沒有具體的強制退出機制,但做市商可以自由進出,如果因為做市商退出導致做市商數量低于2家,則相關企業自動轉為協議轉讓。

目前新三板還沒有企業“被動”退出做市轉讓的案例出現,但如果流動性持續低迷,未來做市商因企業自身經營問題而退出的案例可能越來越多,這也意味著可能有做市轉讓企業被“淘汰”。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