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蘋果、谷歌、軟銀、微軟、亞馬遜等科技公司往往能以很少的員工創造很高的營收,如蘋果公司平均每位員工每年貢獻營收186.53萬美元;在國內,騰訊、百度、網易等科技巨頭也不例外;那么,近幾年發展迅猛的新三板掛牌公司員工人均創收情況如何呢?挖貝新三板研究院對截至8月2日的8223家掛牌企業進行分析后發現,有25家企業的員工人均創收超過千萬,其中信息服務業(全稱: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數量最多。
(注:人均創收=營業總收入/員工總數,其中員工人數采用期末數據,數據來源于2015年年報。 由于批發和零售業的收入為商品的銷售收入,其賺取的往往是差價或傭金,因此在對人均創收進行分析時,剔除了342家批發和零售業企業的數據。)
12家企業人均創收在1000-1500萬元之間
數據顯示,在25家人均創收過千萬的新三板企業中,有4家在2000萬元以上,分別是世貿通(834896)3467.7萬元、鋼銀電商(835092)2629.9萬元、地礦股份(831380)2471.8萬元、中鋼網(831727)2272.4萬元;有9家在1500-2000萬元之間,分別是浙商企業(836418)1974.3萬元、天印科技(837740)1949.5萬元、招金勵福(835776)1887.1萬元、安科運達(838879)1807.3萬元、歐貝黎(836096)1777.4萬元、華新能源(834368)1745.4萬元、中道糖業(831780)1727.0萬元、慧博人力(837448)1720.1萬元、新安金融(834397)1558.0萬元;其他12家企業的人均創收在1000-1500萬元之間。
信息服務業企業數量最多
從行業分布來看,信息服務業企業數量最多,有7家;其次是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有6家;制造業和金融業各有4家,其他行業有4家。
北京地區企業數量最多
從地區分布來看,北京地區有5家企業人均創收超千萬,廣東地區有4家,上海、江蘇各有3家,浙江、安徽各有2家,天津、四川、陜西等其他省份共計6家。(數據來源:挖貝新三板研究院)
附:人均創收超千萬的新三板企業名單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