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讓說明書》顯示,陽光眼科2015年度和2014年度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0302.75萬元和5247.66萬元,同比增長96.33%;毛利率分別為50.43%和34.94%。
“沒見過哪家公司在公開掛牌材料中這么大規模地照搬同行企業的公開報告內容。”近日,一位醫療行業分析師跟《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聊起一個“八卦”:一家正在申請新三板掛牌的公司,竟在其公開轉讓說明書中大量“復制”愛爾眼科幾年前的IPO招股說明書和相關年報內容。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查詢發現,在近期申請新三板掛牌轉讓的企業中,同屬眼科的有一家重慶愛瑞陽光眼科醫療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陽光眼科”)。記者查閱陽光眼科的《公開轉讓說明書》(下稱《轉讓說明書》)發現,其中有關“商業模式”、“品牌優勢”、“管理優勢”、“技術優勢”、“風險”等諸多方面的文字描述與愛爾眼科之前的招股說明書及年報的相關內容高度雷同。
一位曾擔任多家公司IPO保薦人代表的業內人士評價。如果一家申請掛牌公司說明書等公開材料中連“商業模式”等核心內容的描述都大量原封不動地從同行材料中照搬,會讓外界對公司的經營模式、盈利能力等方面,以及第三方機構的職業操守產生懷疑,這是一種對這個市場極大的不尊重行為。
另外,《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通過對比還發現,陽光眼科轉讓說明書中披露的部分數據與同行相比存在異常。
高度雷同
愛爾眼科是A股第一家眼科上市公司,于2009年在創業板掛牌,陽光眼科則是于2016年4月發布了《轉讓說明書》。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仔細查閱和比對了愛爾眼科IPO招股說明書、2014年年報,以及陽光眼科的《轉讓說明書》,發現至少在商業模式、品牌、管理、技術、風險等對企業和行業的描述內容存在大量的雷同,并且相當大部分從文字到標點符號都完全一樣。
比如:陽光眼科在《轉讓說明書》的“商業模式優勢”部分描述:“將眼科??漆t院開設在地級市和人口大縣……通過將省會及中心城市的眼科醫院醫療技術和眼科專家移植到地級市和人口大縣的方式使公司所屬醫院在當地確立了競爭優勢”,并強調,“特別是通過下屬各連鎖醫院的科學定位、相互促進、相互支撐,……核心競爭力逐步彰顯。”后面有意強調的部分占到了該章節篇幅的一半,但與愛爾眼科招股說明書中“商業模式優勢”部分的相關內容完全雷同。
兩家在“管理優勢”、“技術優勢”、風險提示等部分描述也存在極大的雷同。
另外,陽光眼科《轉讓說明書》中關于“合伙人計劃”、“醫療質量體系建設”、“臨床教育科研體系”、“資源整合”、“優化營銷模式”等內容,也可以從愛爾眼科2014年年報中找到幾乎完全對應的文字。
陽光眼科董秘宗時杰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他本人也注意到了這個情況。但他認為,主要是因為陽光眼科與愛爾眼科屬于同一行業,商業模式等方面都很相似,可能第三方機構“為了便于說明問題”,便直接采用了愛爾眼科的有關內容。
前述機構人士說,“這種大量照搬同行報告的行為,會讓外界覺得要么是這家公司(陽光眼科)沒有自身的模式和定位,或者說不清;要么就是第三方機構在偷懶,職業操守有問題。”
異于同行的數字
除了描述上的“復制”,陽光眼科披露的一系列異于同行的數字,則更值得關注。
陽光眼科成立于2008年6月24日,是一家從事眼科醫療服務的眼科??七B鎖醫院,主要向患者提供眼部的檢查和治療,包括白內障、青光眼、近視眼等等。李馬號與其妻子尚雅麗通過直接和間接合計持股77.90%,為陽光眼科共同實際控制人。
《轉讓說明書》顯示,陽光眼科2015年度和2014年度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0302.75萬元和5247.66萬元,同比增長96.33%;毛利率分別為50.43%和34.94%。陽光眼科解釋:萬州醫院遷入新址,營業面積、開放床位增加約50%,開縣醫院和瀘州醫院逐步進入成熟期,達州醫院和遂寧醫院業務發展等是這幾項指標增長的重要原因。
前述分析師認為,醫院行業需要時間積累,從行業普遍規律來看,即使具有較強的人才團隊和經營管理能力,一般新開的地市級醫院實現盈利需要2-3年左右,縣(區)級醫院也至少有1-2年的培育周期,在此期間,新醫院不僅不能盈利,還會拉低整體利潤率。
根據《轉讓說明書》信息,萬州醫院雖然于2011年4月即獲得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但其獲準成立時間為2015年1月;達州醫院和遂寧醫院分別由成立于2014年11月的達州愛瑞眼科和成立于2014年6月的遂寧愛瑞眼科并轉而來。截至2015年底,這幾家醫院中,成立時間最長的也不過一年,最短的不到10個月。
分析師也提醒,不排除公司信息披露的成立時間只是工商變更時間,有可能之前有一段較長的運營期被隱去了。宗時杰則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解釋稱,萬州醫院的成立時間已經有10年,《轉讓說明書》中提到的2011年、2015年可能是指公司化運營的時間。
另外,《轉讓說明書》還披露了前五大客戶,全部為地方醫保管理機構。其中,2014年前五大客戶總銷售合計為24174504.64元,占銷售總額的46.06%;2015年前五大客戶總銷售合計為38404211.74元,占銷售總額的37.28%。醫保業務占比明顯高于同行,已經上市多年的愛爾眼科醫保業務占比大約為25%。
前述分析師表示,醫保的基本方針是“低水平、廣覆蓋”,保本微利,不可能有很高的利潤。因此,如果醫保業務較高,則會拉低整體的盈利水平。對此,宗時杰表示,醫院新開時期肯定是以醫保業務為主,這是行業規律。不過同時,他也認可醫保業務毛利率低的事實。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