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參與新三板做市制度有望年內推出

2016/08/29 14:04      馬婧妤 李丹丹 胡程平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金融研究所聯合中國新三板研究中心8月28日在京舉辦“新三板發展戰略高層論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司(下稱“全國股轉系統”)副總經理隋強在會上表示,經過前期的快速發展,新三板市場到了“二次創業”的關鍵階段,需要對市場發展的理念及制度安排進行再思考,推動市場發展從量的增長走向質的提升。

他透露,新三板市場化、法治化的方向不會變,獨立市場的定位不會變,目前全國股轉公司正在推動的工作包括圍繞市場分層作出差異化制度安排、年內落實私募基金進入做市商隊伍、盡快推出QFII和RQFII參與新三板的政策、研究公募基金參與投資的產品設計、實現大數據監管等。

隋強認為,創新是新三板市場發展所具備的重要特點和重要經驗,掛牌、公開轉讓等一系列概念都是新的,市場制度及監管機制也區別于傳統交易所市場。證券市場發展的基本法《證券法》對企業如何運用資本市場服務作出了一整套體系化的安排,但實踐表明,這些安排對中小微企業發展不盡適用。

他說,新三板市場制定了全新的制度,從理念、概念上也作出了重大突破,這對市場快速起步發揮了重大作用。但市場發展到今天,有些概念也變得似是 而非,例如新三板市場屬于場外還是場內,公司是上市公司還是掛牌公司、是公眾公司還是非公眾公司等,都是新三板在后續發展中需要再思考的問題。

“這些問題的產生為市場下一步發展提供了著眼點,盡管新三板的發展仍面臨很多問題,但市場發展方略是不會變的。”隋強表示,具體而言,新三板市場化、法治化的方向不會變,獨立市場的定位不會變。

他提出,圍繞如何服務好創新型、創業型中小微企業這一主題作出制度設計,是當前必須要做的事,其中重點,在于針對中小微企業的特性和發展需求,構建持續的融資機制。

隋強透露,下一步新三板市場將在規范的基礎上發展,目前全國股轉系統正在推進的工作包括:研究如何圍繞市場分層作出差異化的制度安排;有效促進 市場交易,除完善現行交易方式外,允許私募基金承擔做市職能已完成前期論證,將于年內落地;研究探討市場準入、投資者管理等的評價指標;QFII、 RQFII參與新三板的政策已完成內部征求意見,可能很快推出;研究公募基金參與新三板市場投資的產品設計等問題。

就如何加強新三板市場監管,隋強表示,年內新三板市場掛牌企業數量可能突破1萬家,大數據為有效監管的實現提供了可能性。他表示,未來新三板將從以人為主的監管方式轉向以技術為支撐的監管方式,并將考慮兩個“全覆蓋”,即中介機構類型全覆蓋、所有的業務類型全覆蓋。

此外,在談到市場廣泛關注、討論的新三板市場流動性問題時,隋強坦言,社會各界在談論新三板流動性時,往往存在簡單對標滬深交易所市場的“路徑依賴”,對于新三板這一全新市場來說,其流動性水平應該保持在何種程度、投資機構人參與這個市場的目的是什么,都需要從傳統思維中“跳出來”去認真思考。

他認為,新三板市場交易的目的在于有效引導投資、有效為資本退出提供支撐,作為交易標的的掛牌中小微企業,又具有成長性高同時伴隨小、弱、較“差”的特點,因此無論從掛牌準入、交易制度設計,還是從分層管理、投資者準入都要進行綜合考量并作出有針對性的制度安排。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