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開戶門檻“絆倒”多家券商

2016/08/31 10:33      馬金順 胡程平

“新三板市場交易門檻較高,中小散戶為了能夠進場投資,不得不另辟蹊徑,由此催生了新三板墊資開戶的行為”

繼去年底長城證券、方正證券在內的5 家證券公司,因違反《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細則 ( 試行 ) 》 ( 以下簡稱股轉系統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 ) 而受到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 ( 以下簡稱股轉系統 ) 的自律監管后,最近又有券商因此而挨“板子”。

8 月 22 日,股轉系統公告稱,因存在違規開戶等未嚴格執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的違規行為,股轉系統對 10 家未執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的券商采取了自律監管措施。

這10 家券商分別為華泰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山西證券、中信證券、中航證券、恒泰證券、東莞證券、紅塔證券、湘財證券和川財證券。

據法治周末記者了解,所謂“違規開戶”,是指相關券商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過程中,為不符合要求的投資者賬戶開通全國股轉系統合格投資者權限的行為。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這種違規開戶行為其實就是行業內所說的墊資開戶,這也是監管層明確禁止的行為。

據法治周末記者統計,被自律監管的10 家券商總計為 4807 名投資者進行了違規開戶,其中,中信建投證券 3328 名、華泰證券 823 名、中信證券 506 名。

而對于墊資開戶泛濫的情況,北京市合達律師事務所,公司法務專業田穎律師如此解釋,新三板市場交易門檻較高,中小散戶為了能夠進場投資,不得不另辟蹊徑,由此催生了新三板墊資開戶的行為。

一夜越過新三板門檻

根據股轉系統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規定,滿足一定條件的機構投資者或自然人投資者方可申請參與掛牌公司股票公開轉讓。其中,機構投資者應為注冊資本500 萬元人民幣以上的法人機構,或實繳出資總額 500 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合伙企業。自然人投資者則要求,本人名下前一交易日日終,證券類資產市值 500 萬元人民幣以上,證券類資產包括客戶交易結算資金、股票、基金、債券、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等,信用證券賬戶資產除外,并具有兩年以上證券投資經驗,或具有會計、金融、投資、財經等相關專業背景或培訓經歷。

“開戶門檻偏高催生了不符合法律法規的開戶渠道,這些渠道為新三板市場的需求和供給之間搭建了‘橋梁’。”首創證券研發部總經理王劍輝對法治周末記者說。

據了解,去年年初新三板一度成為資本市場的“搖錢樹”。由于不設漲跌幅限制,有的股票漲幅達 30 倍以上。巨大的財富效應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目光,墊資開戶便流行起來,開戶的手續費也水漲船高,一度達到 3 萬元左右。

法治周末記者在網上找到一家位于北京的墊資開戶機構,并致電了解相關開戶情況和流程。

“墊資開戶手續費只需 1.5 萬元,保證辦好。”該機構的張峰 ( 化名 ) 自稱可向投資者提供墊資開戶業務。據張峰介紹,他已為兩百多名投資者辦理過墊資開戶,整個過程中,投資者只需要在銀行和券商面前出現兩次即可,其他事宜可完全交由開戶機構辦理。

當記者詢問開戶的流程時,張峰表示,首先需要投資者在指定的銀行辦理一張銀行卡,并存入墊資開戶的手續費。隨后投資者與墊資開戶機構簽署《借款協議》,并提供個人征信報告、半年工資卡或常用銀行卡流水和一年50 萬元以上的收入證明。

“另外,投資者還需要在墊資開戶機構指定的一家券商開設證券賬戶,在賬戶激活期間,還需將身份證、一寸免冠照片、銀行卡、 U 盾交由墊資開戶機構保管,等 2 至 3 個工作日后方可取回。”張峰補充說。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由于股轉系統在驗證資金時,要求資金存放必須持續到第二天,來證明資產的真實性,因此開戶機構通常將500 萬元以上的資金在下午 3 點股市收盤前打入新賬戶,到次日審核激活后,在開盤后迅速撤離。

一位曾在某券商工作過的業內人士也稱,只要開戶時,投資者滿足條件即可,開完戶之后,投資者賬戶里到底有多少錢就沒人管了。

據張峰介紹,除了墊資服務,對于沒有財經相關專業背景,及證券賬戶不足兩年的投資者,墊資機構還會為其代辦虛假金融行業從業資格證,幫助投資者通過合格投資者認定。張峰對法治周末記者說:“我們可以代為辦理保險行業的從業資格證,并且在相關從業資格官方網站還可查詢。”

“利誘”與“供需”助長墊資開戶

好景不長,墊資開戶之路越走越難。

法治周末記者了解到,2016 年 3 月,證監會非上市公眾公司部向各家證券公司下發了《關于對執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開展自查工作》的通知,聯合股轉公司對 90 家主辦券商展開專項核查。

今年6月,股轉系統向券商下發《關于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禁止主辦券商的墊資開戶行為,要求主辦券商做好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工作,規范履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職責,不得為投資者墊資開戶,不得默許為外部機構與個人為投資者墊資開戶提供便利。

在田穎律師看來,由于新三板掛牌公司多為中小微企業,經營不穩定,業績波動大,投資風險相對較高,投資者必須具備較高的風險識別和承受能力,故監管層對新三板實行了嚴格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實行較高的投資者準入門檻。

對此,曾在券商工作過的內部人士表示,之所以出現這么多墊資開戶情況,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受利益驅動;二是券商內部的營業人員都有開戶指標,每個人必須完成一定量的開戶指標,完不成可能拿不到獎金。

“券商很渴望拓展新三板業務。但從合規角度講,券商很少自行墊資,都是通過中介機構墊資。而且墊資機構資金也比較充裕,比如,從理財計劃和信托計劃中汲取閑散資金。當資金和利益兩者同時存在時,就促使了墊資行業的興起。”王劍輝說。

500 萬門檻的尷尬

記者了解到,一些券商內部會適時抽查投資者賬戶,一旦發現墊資開戶,資者賬戶可能上“黑名單”被限制交易,未來再次激活新三板業務時還有可能成為“重點關注對象”。

上述在某券商工作過的業內人士向法治周末記者分析說:“墊資開戶對券商來說是違規操作,一旦被查處,將會受到監管層的處罰。而對于投資者來說風險也不小,當初設定門檻,是因為新三板的風險比較大,所以只提供有一定經濟實力的投資者來投資。”

不過,懲罰的“板子”主要還是打在券商身上。自去年底以來,包括長城證券、方正證券在內的 5 家證券公司受到股轉公司的自律監管。今年 4 月 1 日起,《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主辦券商執業質量評價辦法 ( 試行 ) 》正式實施,受到自律監管的券商機構將會在業務開展方面受到約束。

據上述業內人士介紹,每一家券商內部都有一套對投資者的審核標準規定,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業務員可能為了完成目標,就不會按照這些規定去做。

“出現墊資開戶的情況也說明了相關券商內控制度不嚴格,或者風控合規制度不完善。”該業內人士補充說。

監管層對新三板實行嚴格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主要是為了保障市場平穩運行,控制市場風險,而中國法學會銀行法研究會秘書長潘修平在接受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時認為,500 萬元的門檻也應適時改變,因新三板市場門檻過高,致使交投不活躍,從而制約三板市場發展。

王劍輝也表示,隨著我國科技和創新企業的增加,新三板已變成基礎型交易場所。新三板的公司在未來3 年內,有可能突破 15000 家,融資者市場也由以前的“極少數”變為“大多數”。當融資者市場已經變成“大多數”時,投資者還被限制在小范圍內,二者就不匹配了,這個時候制度應適時調整。

“盡管制度有待改善,但券商還應該嚴守監管底線,否則只能是治標不治本。”王劍輝說。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