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市場正經歷二次創業

2016/08/31 11:55      蔣元銳 胡程平

日前,全國股轉系統副總經理兼新聞發言人隋強,在《新三板發展戰略高層研討會》上發表了重要演講。隋強指出,現在新三板市場到了再次思考、再次出發、二次創業的關鍵階段,是從以往量的成長變為質的提升的階段。

分層只是起點

新三板依舊很年輕,創新還是其非常重要的經驗和特色,新三板制度仍然是制度性創新,與現有的制度安排和傳統交易所的上市公司監管機制的安排是不一樣。

隋強談到市場在發展,企業在成長,所以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圍繞中小微企業特性的發展需求,構建一種持續的融資機制,希望把它建設成一個能夠服務中小微企業,能夠以機構投資人為主市場的時候我們發現,你博弈的對象可能是市場所有的產品。

對于目前市場的流動性滯后,隋強談到新三板是交易不足,對此要從交易的目的去思考問題,交易是為了有效引導投資、有效為資本退出提供支撐,二者缺一不可。

6月27日新三板正式實施了掛牌公司的分層管理,目前分為創新層和基礎層,新鼎資本董事長張馳認為新三板的分層目前僅僅是一個開始,這僅僅是第一步,目前分為是創新層和基礎層,953家創新層掛牌公司的平均股本為9894.82萬股,平均總資產是7.14億元,分別是全部掛牌公司均值的1.63倍和2.65倍,從經營業績來看平均掛牌公司平均營業收入3.65億元,分別是全市場平均水平的2.17倍、3.21倍,營收收入、凈利潤的增幅分別為36%和48.85%,比全市場的平均水平高出了18.68個和9.3個百分點,目前創新型掛牌公司的整體質量是全市場里面相當好的一個總體。

分層之后,市場給予分層太多的希望,然而希望越大,對新三板市場也就越看不清。

大眾對新三板的態度也從積極肯定轉而成為霧里看花,對市場下一步的走向多持冷眼旁觀。

從業人士紛紛提出,希望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推進差異化監管和服務。

一方面我們推動掛牌公司創新層掛牌公司進一步規范公司治理,切實加強信息披露發行融資和并購重組的監管,提升創新層掛牌公司整體規范化水平,那在這個基礎上探索優先在創新層引入公募基金,落實儲價發行和授權發行等制度;另一方面對于基礎層掛牌公司加強服務和引導,引導基礎層掛牌公司主動規范公司制度,優化基層掛牌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優化基礎層掛牌信息披露制度,加強基礎層掛牌公司的基本業務規則的培訓,提供有針對性的培育孵化融資對接并購服務等。

監管再次升級

在本次隋強演講中,他提到了“新三板的法制建設”這會讓監管再次升級,而圍繞新三板法制建設來思考問題,一切又都迎刃而解。

進入2016年以來,新三板監管進入零容忍,而且監管力度不斷升級。從最初的1月29日發布的“主辦券商執業質量評價辦法(試行)”。到4月29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自律監管措施和紀律處分實施辦法(試行)》。從要求“主辦券商工作底稿的電子化存儲”到各種窗口指導,提高掛牌門檻。

但是,監管的嚴格程度和力度,都只停留在規章制度層面,而上升到法律層面的案例雖然有,但僅是個案。

隋強首次提到《證券法》,并思考新三板需要什么樣的法制。這意味著新三板市場再發展,需要法律層面的支撐,而且新三板的監管不會停留在規章制度上,還要再次上升到另一層面,就是法制層面。

違法是違反國家法律,違規是違反各種規章、規定,行為的性質不同,而且所受的處罰不同。新三板法制建設,也是新三板發展到一個階段的必然產物。

對于新三板來說,法制建設不僅會明晰新三板的定位,還能解答現階段市場參與者的疑惑。對于新三板企業來說,更是一種威懾力。從另一方面理解,上升到法制層面后,監管才能告一段落,眾人期盼的政策紅利才能到來。

私人定制更穩妥

隋強指出,證券市場依據《證券法》,它對企業如何利用資本市場有一套公允的制度安排,但是這個安排在實踐中發現,它是針對成熟的企業設置的,不適用中小微企業,怎么辦?

從隋強的講話實錄中可以看出,新三板的法制建設,既不想效仿國外的OTC市場,也不想在證券法中進行補丁。而是從新三板自身特點出發,專門針對中小微企業進行定制,從業人士指出新三板作為獨立的市場,配套建立獨立的法制建設將助推新三板市場的發展。

在現有的法制框架下,新三板市場與A股市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投資者的預期,把A股創業板作為新三板對標的市場。從流動性、投資情況,融資規模等進行對比。而在隋強的眼中,必須將兩者拉開,用他的話說,這是“路徑依賴問題”。而且他還針對流動性問題含蓄地批評了交易所。

而從法制建設上看,針對中小微企業的小、弱、差特點時行重構,可以讓新三板回到交易所的本質上來,這也是為什么含蓄點出滬深交易問題的所在。而隋強指出,交易所市場中強化交易所的融資功能,這個提法有所偏頗,只強調融資不強調投資。

在隋強眼中,交易的目的是有效引導投資、有效為資本退出提供支撐,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層面,缺一不可。

配套服務將陸續落實

對于新三板下一步發展,隋強表示,第一,將繼續研究分層差異化制度安排;第二,為有效促進交易達成,除了改革現行的交易方式之外,私募基金試點做市商的前期工作已經完成,將于年內推出。

隋強指出,投資者門檻問題可以探討,但堅持機構市場不變。

另外,QFII和RQFII參與政策或很快推出,公募基金入市還需考慮“如何落地”。

市場人士紛紛指出,目前分層方案中對監管內容較多,而對服務內容所談甚少。如果只是監管,缺乏服務項目,對于行業而言也將陷入疲憊不堪。監管做好了服務自然跟上,監管跟不上只有服務是沒有意義的。

隋強談到中小微企業的特點小、弱、差,然而它也可能會帶來高成長性,新三板市場是一個高度包容的市場,隋強談到未來將圍繞著市場分層差異化制度安排。

圍繞著交易,如何有效地促進交易相關問題,除了改革現行的交易方式之外,年底之前將推出私募基金作為做市商。

在現在條件下大數據監管提供了一種可能性,從以人的監管方式轉向以技術支撐的監管方式,將來將從兩個角度實現全覆蓋,中介機構類型全覆蓋,所有的業務類型全覆蓋,而這都將是在大數據監管條件下完成的,其中包含中間機構,包括律師、會計師,業務流程包括所有業務流程,將來的一個方向,正在推主辦券商工作底稿的電子化存儲。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