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市場分行業信息披露體系建設“破冰”。受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監管,并持有監管部門頒發的《金融許可證》等證牌的新三板企業(下稱“一行三會”監管企業),自即日起須按所屬行業,遵照差異化的要求披露信息。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司(下稱“全國股轉公司”)昨日發布實施《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開轉讓說明書信息披露指引(試行)》1-6號(下稱《指引》),分別明確了證券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機構、期貨公司、保險公司及保險中介、商業銀行、非銀行支付機構等六類“一行三會”監管企業的信息披露規范。
綜合而言,此次發布實施的《指引》主要具有兩大特點:
第一,對信息披露要求作出了差異化安排。全國股轉公司結合“一行三會”監管企業的特點,對證券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機構、期貨公司、保險公司及保險中介、商業銀行以及非銀行支付機構等六類企業,分別提出了差異化的信息披露原則,以及具體的規范、要求。
第二,突出風險揭示和風險防控?!吨敢分攸c關注企業風險控制情況,對企業風險及風險控制措施的披露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要求。按照《指引》,接受“一行三會”監管的掛牌企業須結合相關財務指標分析及其內控措施等,充分揭示各類風險,并依據所屬行業不同,披露業務監管情況、業務開展情況、報告期內監管指標情況及其波動原因、是否符合監管標準等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六類金融類企業申請在新三板掛牌時,除須遵循《指引》要求外,還須同時遵循《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開轉讓說明書內容與格式指引(試行)》,以及法律法規及證監會、全國股轉公司有關信息披露的其他規定。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意味著新三板市場對六類金融類企業提出了更嚴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同時,隨著分行業信息披露體系的建設和逐步完善,新三板企業的信息披露質量、針對性也將逐步提升。
全國股轉公司公開發布的信息顯示,全國股轉公司自去年8月開始著手研究金融類企業的信息披露問題。今年5月末《關于金融類企業掛牌融資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發布后,分行業《指引》的起草工作基本完成。今年7月起,全國股轉公司通過座談會、發送征求意見函等方式,廣泛征求了市場和監管機構的意見建議,并在修改完善的基礎上正式發布實施《指引》。
5月《通知》發布時,全國股轉公司對私募基金管理機構新增了8個方面的掛牌條件,此次發布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開轉讓說明書信息披露指引第2號—私募基金管理機構(試行)》又分二十二條,進一步明確了對私募基金管理機構在信息披露方面的要求。
據了解,下一步全國股轉公司還將結合市場發展及申報情況,進一步研究、梳理相關行業的差異化信息披露規范,修訂、完善市場基本信息披露要求,形成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開轉讓說明書內容與格式指引(試行)》為全市場共性化的信息披露規范、以分行業指引作為個性化信息披露規范的多元披露格局,不斷完善新三板市場的差異化信息披露體系。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