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博商業董事長朱友軍
今年8月,北京漢博商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漢博商業;證券代碼:831576)完成最新一輪定增,國內本土投資機構深創投及其關聯機構領投1個億,天風證券等機構跟投,共募得資金2.06億元。公司對應估值超過20億元,相比初登新三板時的7億估值,翻了近3倍。
漢博商業是國內首家消費領域全產業鏈服務商,董事長朱友軍在面對挖貝網提及這次估值翻倍時,難掩自己內心的興奮,“這是資本市場對我們新模式的認可。”
朱友軍口中的新模式,指的是公司今年逐漸形成的“場所端+品牌端”服務模式。
挖貝網了解到,進入2016年的漢博商業,除了繼續深耕場所端即購物中心管理服務之外,還做起了新興品牌的伯樂,開始選擇優質品牌進行孵化。“正因此,資本市場更看好漢博商業的未來。”朱友軍對挖貝網說。
做新興品牌的伯樂
常言道,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千里馬的出現需要伯樂獨具慧眼,在新興品牌市場上,道理相同。
數據顯示,2015年,在國內品牌數量約有38萬家,其中活躍度較高且開店規模12家以上的約有8萬家。這其中,新興品牌約占20%,約有16000家。
然而,上萬新興品牌能被外界熟知的是少之又少,“這并非品牌不好”。而是由于新興品牌起步時資金不充裕,“小打小鬧還能維持,規模一大就出問題”,再加上既有知名品牌占據市場,用戶粘性高,使得新興品牌想要擴大影響難上加難。
在國內的購物中心,知名品牌能常駐,新興品牌又進不去,成了普遍現象。這進一步造成購物中心出現了空置率高、同質化嚴重的問題。正如幾乎走到每個購物中心都有空置的招商位,同時ZARA、優衣庫、H&M、GAP等知名品牌也總能出現在眼前。
面對此種情況,朱友軍覺得必須從品牌端下手,做品牌伯樂,發現品牌中的千里馬。“對于新興品牌關鍵需要有人發現它們,之后就是推廣孵化它們。”朱友軍說。
2016年初,漢博商業把自身業務逐漸延伸到商業產品孵化,相對于傳統商業管理機構僅為品牌提供選址的服務之外,漢博商業為品牌提供系統的全方面成長性服務。
無規矩不成方圓,朱友軍首先為品牌選擇劃出了三條標準。一是品牌的行業必須是未來消費趨勢,具體形成快時尚餐飲、體育品牌、兒童品牌、文化創意、娛樂休閑和醫療美容六大類。二是關注品牌的相關指標,比如開店后的市場表現,包括營業額、增長率;財務指標上看多長時間可以回本等等。三是看品牌的團隊是否穩定,是否有意愿做大做強。
依照這三條標準,朱友軍帶領團隊在國內上萬新興小品牌中不斷篩選,為選中的品牌進行形象和店面梳理,并選擇合適的城市推廣,幫助打開店鋪渠道,同時當品牌進駐購物中心之后漢博商業也會進一步規劃發展等等。
“漢博商業已經在商業服務行業干了10多年,積累了大量渠道資源,也有規劃運營品牌的經驗,所以才能夠很好布局。”朱友軍告訴挖貝網。
抓流量入口 做精準化推廣
韓愈在《馬說》中感嘆,許多食(si)馬者,面對千里馬,策之不以其道,使得千里馬就此被埋沒。而要當品牌伯樂的朱友軍覺得面對新興品牌,策之不以其道,就是沒讓品牌落地,最終導致孵化失敗 。“品牌不落地,它就沒有營收和凈利潤,前期規劃再好也是無用功。”朱友軍直言道。
要讓品牌落地,朱友軍認為必須攻下的高地就是購物中心。
國內購物中心發展至今,已經產生了強大的聚合效應,它一站式解決人們購物、娛樂和餐飲的需求,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喜歡到購物中心消遣;而當人流量變大后,品牌便開始扎堆,因為進駐則意味著有可能抬高店鋪營收天花板。
“購物中心已經成為流量入口,像西貝莜面村在購物中心的400平方米門店與在街邊開的3000平方米的門店相比,其營業額差不多,甚至購物中心的門店更高,這是因為翻臺率更高,消費時段也相應拉長。”朱友軍說道。
為了控制更多的“入口”,漢博商業正在全面梳理了國內1700個主要購物中心的數據,“和它們談合作,構建落地渠道”。與此同時,對于即將開業的購物中心,漢博商業也提前建立聯系,以便于將孵化的品牌推送給“缺乏內容的購物中心”。
解決了落地渠道,朱友軍開始思考品牌的推廣如何更加精準化。“由于國內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消費水平也大不相同,所以各個城市的購物中心難以一碗水端平,“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的購物中心,店鋪的位置規劃很可能就不同”。
挖貝網了解到,漢博商業在為品牌選擇購物中心時,就會考慮品牌自身定位、購物中心風格和定位、以及所在城市人均消費等等多個維度。
朱友軍進一步表示,漢博商業還會根據品牌的不同階段,度身定做不同的品牌成長方案。
所孵化品牌營收增長30% 漢博商業自身估值翻3倍
在朱友軍看來,孵化品牌是件利人利己的事情,不僅能使新興品牌快速成長,也能讓公司從中獲得巨大裨益。
挖貝網了解到,雖然啟動時間僅半年,但漢博商業在品牌孵化上已經取得了諸多成果。漢博商業已與愛樂游、貝凱雅、溫野菜等品牌完成簽約,目前共有10個左右的品牌項目已經孵化或正在孵化的過程中。
其中愛樂游是一家母嬰親子品牌,漢博商業在介入后,幫助其細分產品線,即依照兒童年齡及游樂產品功能,細化產品類別。與此同時,進行全國的推廣,“店鋪進行重新歸集,該關的就關,另一些則是把店鋪里面內容進行調整升級。”
據朱友軍透露,漢博商業孵化愛樂游品牌僅兩個月,其七月份的營業額已經比去年同期增加30%。
所孵化品牌營收快速增長的同時,漢博商業不僅提升了自身在品牌端的影響力,公司在資本市場也表現不俗。
8月11日,漢博商業發布公告,成功募集資金2.06億元,漢博商業的總股本由1.01億股增至1.13億股。值得注意的是,漢博商業此次募資所對應的公司估值超過20億元,是其在2015年1月登陸新三板之時7億估值的近3倍。
據朱友軍介紹,公司之所以能夠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歸功于漢博商業在切入品牌孵化之后形成的“場所端+品牌端”服務模式。
此外,就在成功募資一周之后,漢博商業也交出了做品牌伯樂后的首份答卷。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數據顯示,漢博商業2016年上半年營業收入7995.18萬元,同比增長38.95%;其中品牌服務收入1415.09萬元,占整體營業收入的17.7%。
對于品牌服務這一營收占比,朱友軍表示“超出預期”,他認為,隨著漢博商業品牌端服務模式的日臻成熟,將會為公司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朱友軍期望在未來5年他期望能夠孵化100個國內品牌進駐購物中心,使他們如NIKE在運動品牌中一樣,成為細分行業的主流。(文/挖貝網 韓廷賓)
欄目負責人:韓廷賓、閆淑鑫
電話:010—57269805
郵箱:news@wabei.com
相關閱讀